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水稻新裂颖突变体sg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中籼3037辐射突变体库中获得一个颖花开裂突变体(split glume1,sg1),表型分析发现该突变体不仅颖壳异常,且伴随着生育期提前,植株变矮,颖花退化等现象,结实率也显著降低。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并最终将其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分子标记M1-z21与M1-z27之间,物理距离约为47kb,这是一种控制颖花发育的新基因,通过预测发现该区段内存在6个开放阅读框。

关键词: 水稻 花器官 颖花开裂突变体 精细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应答饥饿的甲基化特征分析

水产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脊尾白虾应答饥饿的线粒体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特征,本研究在筛选适宜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位点分析的BSP引物基础上,对不同饥饿期该虾线粒体基因组的甲基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共设计覆盖脊尾白虾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BSP引物51对,经验证其中10对引物可用于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的甲基化特征分析,选用其中具有稳定扩增产物的5对引物分别对饥饿10、20和30 d的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的甲基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脊尾白虾耐受饥饿的平均死亡时间为19.8 d,最长耐受时间为48 d,在不同饥饿阶段线粒体基因组均可发生甲基化现象,且在第10天时甲基化比例最高,而第20和30天时甲基化比例反而降低;甲基化主要发生在ND基因位点上,据此推测这种甲基化可能用来调节能量代谢相关的电子传递链过程。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存在甲基化现象,为展开虾类线粒体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线粒体基因组 甲基化 饥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酶促进香肠发酵成熟及其感官品质的研究

食品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传统自然发酵香肠作对照,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确定香肠发酵过程中添加外源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最佳配比及发酵条件,通过色差分析(CDA)、质构剖面分析(TPA)测定和综合感官评价研究外源酶对发酵香肠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酶的最佳配比及发酵条件为:酯酶0.15%,酸性蛋白酶0.03%,风味蛋白酶0.01%,发酵时间32 h;添加外源酶发酵成熟香肠的非蛋白氮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是自然发酵成熟香肠的2.1倍和1.4倍,对营养风味物质的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添加外源酶对发酵香肠的形态、色泽和质构特性没有明显影响,且硬度降低,质地柔韧,弹性和黏聚性有所改善,口感风味和总的感官评价优于自然发酵干燥成熟香肠。

关键词: 发酵香肠 外源酶 非蛋白氮 色差分析 质构剖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设置对照(只栽桃树不种草)、生草栽培(栽桃树种植百喜草)和常规耕作(油菜-棉花轮作)3种不同处理,测定土壤硬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地表径流量和干土流失量等项目,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果园生草处理使土壤硬度降低19.69%,土壤有机质增加23.44%,高出对照40个百分点;生草处理土壤流失量分别是对照、常规耕作处理的1/60、1/88;生草处理土壤的保水能力是对照和常规耕作处理的2~5倍;果园生草栽培对改良果园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果园 生草栽培 土壤生态环境 土壤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薄皮甜瓜种质白粉病抗性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7个薄皮甜瓜种质对白粉病的抗性,并分析了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鉴定的白粉病抗性结果一致,共鉴定出5个抗病种质,2个感病种质,四倍体的抗病性优于二倍体;气孔大小和叶绿素含量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气孔密度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除气孔大小与离体鉴定病情指数呈显著性相关外,其它指标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抗病种质和感病种质在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上差异均不显著,因此,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与薄皮甜瓜白粉病抗性不相关。

关键词: 白粉病 薄皮甜瓜 气孔 叶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品种镇油6号的指纹图谱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构建镇油6号等15个油菜品种(系)的指纹图谱,分析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并通过聚类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SSR标记分析5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SNP标记与SSR标记的遗传相似系数间的相关系数为0.82,达显著水平,表明2种方法所得的指纹图谱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SNP标记指纹图谱所含差异位点信息较多,比SSR标记图谱更好。

关键词: 油菜 品种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S-SPME-GC/MS测定不同温度真空干燥对荠菜香气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不同温度(50、60、70、80、90℃)、真空度为0.1 MPa条件下真空干燥荠菜,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检测真空干燥对荠菜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式-2-壬烯-1-醇等醇类新增,叶醇和1-戊烯-3-醇相对含量明显升高;异戊醛等醛类和甲基壬基甲酮等酮类消失,二正戊醛等醛类和3-甲基-2-庚酮等酮类新增;真空干燥丰富了荠菜中酸类化合物成分,2-溴代环庚烷等烷烃类化合物消失;荠菜干制产品二甲硫醚和二甲基二硫的相对含量大幅提高;与其他处理相比,80℃真空干燥提高了醇类化合物的含量,较好地保留了醛类和脂类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的种类增加,合成了具有焙烤香气的吡嗪类化合物。样品载样量为50 g、真空度为0.1 MPa、80℃干燥140 min,获得的荠菜干制品具有较好的香气。

关键词: 真空干燥 野生荠菜 香气物质 HS-SPME-GC/MS 干制产品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干燥对野生荠菜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野生荠菜为材料,研究不同真空干燥温度对野生荠菜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50、60、70、80、90℃真空干燥荠菜,对不同真空温度干燥的荠菜进行干燥特性和品质分析表明,真空干燥温度是影响真空干燥过程的主要因素,50~60℃干制产品由于干燥时间长,荠菜表面开始褐变,并卷曲皱缩,营养价值和感官特性都随之下降。70℃和80℃真空干燥效率较高,干燥时间少于其他组,对荠菜破坏作用最小,均能较好地保持产品的感官品质,各感官指标与荠菜鲜样差异最小,叶绿素和维生素C保留率较高,但是80℃真空干制品的复水比高于其他组,水分原地蒸发形成的多孔通道也使产品的复水性和咀嚼性明显优于其他温度干燥的产品。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样品载样量50 g,真空度为0.1 MPa,干燥温度为80℃,干燥140 min获得的荠菜干制品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这为后期荠菜干制工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真空干燥 野生荠菜 品质 失水 干制工艺 复水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多抗、适合机械化作业油菜新品种苏油7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苏油7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苏8518为母本、870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自交分离,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常规双低油菜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为高产、优质、抗倒、抗菌核病,抗(耐)渍性强,成熟期一致性好,较耐裂角,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株高162.7 cm,一次分枝8~9个,二次分枝6~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81个,每角粒数21~22粒,千粒质量4.08 g,芥酸含量0.18%,硫苷含量21.41μmol/g,含油量43.28%。适合在江苏省及相邻省(市、区)油菜主产区种植。

关键词: 高产 多抗 适合机械化 油菜 新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积雪草酸通过改变自噬作用促进胶质瘤细胞T98G凋亡的实验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积雪草酸对T98G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MTT法分析积雪草酸对T98G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和自噬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积雪草酸对T98G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46.3μmol·L-1。Annexin-V/7-AAD双染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积雪草酸可引起Akt表达下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Caspase-3激活,进而诱导T98G细胞凋亡。同时,AA可抑制T98G细胞自噬,表现为降低MDC荧光强度,抑制Beclin-1、LC3-Ⅱ、Atg表达。通过氯喹上调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积雪草酸抑制自噬作用被阻断,同时促凋亡作用也明显降低。结论积雪草酸可同时诱导T98G细胞凋亡和抑制自噬,并且抑制自噬作用能够促进细胞凋亡,进而抑制T98G细胞增殖。

关键词: 积雪草酸 T98G细胞 凋亡 自噬 机制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