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Tn5介导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溶血能力差异突变株表型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突变体库,分析溶血能力差异突变株表型特征,为深入挖掘和认识tdh的调控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双亲本接合法,将Mini-Tn5-Km2片段随机插入致病性Vp(ATCC 33846)基因组,并以含有卡那霉素(Km)和氨苄青霉素(Amp)的TCBS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突变株(KmRAmpS)筛选;结合PCR方法对突变菌株进行Km基因筛查,构建在不同基因位点随机插入突变的Vp突变体库。以我妻氏血平板筛选溶血表型变化菌株,并对其生长曲线、菌膜形成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测定。【结果】采用双亲本接合法,成功建立包含490株Vp突变株的突变体库,并获得5株溶血表型变化稳定的菌株(2株为溶血能力上调,3株为下调)。5株突变株在生长速率、菌膜形成能力及运动能力方面与亲本株有显著性差异。其中,2株溶血能力上调菌株及1株溶血能力下调菌株在运动能力、生长速率和菌膜形成能力方面较亲本株显著降低(P<0.05);另2株溶血能力下调菌株菌膜形成能力较亲本株显著提高(P<0.05)。【结论】Tn5转座子可用于建立Vp突变体库;Vp溶血能力与其表型特征具有相关性;研究所获得的5株溶血表型突变株为进一步探讨Vp tdh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点叉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随机挑选100日龄的初孵斑点叉尾仔鱼524尾,测定其全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长、头宽和体质量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斑点叉尾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斑点叉尾全长、体长等7个形态性状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为r2=0.916,这表明主要自变量都已被纳入。通过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分析,确定全长和体高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关键词: 斑点叉尾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回归模型 全长 体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培育蝉花虫草的抗肿瘤活性
《食品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天然蝉花虫草生药为对照,以中国仓鼠卵巢肿瘤(Chinese?hamster?ovary,CHO)细胞株为模型,采用刃天青染色法检测人工培育蝉花虫草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人工培育蝉花虫草和天然蝉花虫草生药都具有抗肿瘤活性,且活性成分均为中等极性化合物。对人工培育蝉花虫草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制备,得到两种化合物,命名为化合物1和化合物2。化合物1经鉴定为虫草素,化合物2经纯度验证为纯品,活性验证结果发现当其质量浓度为50?μg/m L时,对CHO细胞抑制率高达(94.55±2.3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