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四倍体西瓜抗枯萎病生理小种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研究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已获得的二倍体西瓜与抗枯萎病基因Fon-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一步完成了Fon-1基因的精细定位。利用两个四倍体西瓜材料(易感病的NF3为受体,抗病的JH为供体),构建以NF3为轮回亲本的回交群体,使用新开发出的SNP标记对各世代群体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苗期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发现,在分离世代群体中通过接种鉴定获得抗病株比例较分子标记检测值低12.64%~15.34%,这可能是由于基因剂量效应造成的。抗病基因杂合位点对枯萎病抗性依次为:三显体(AAAa)>二显体(AAaa)>单显体(Aaaa)。目前分子标记尚无法检测杂合基因型的剂量效应,容易将感病的单显体(Aaaa)误判为抗病株。在构建的673株BC1F2代自交群体中检测到29株纯合基因型(AAAA)抗病单株,占总检测株数的4.31%,与苗期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符合度达到100%。
关键词: 西瓜 四倍体 枯萎病生理小种1 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通道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农业信息服务示范基地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中面临的问题,面向农业生产决策与管理对科技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多通道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和知识化组织、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对接和精准化推送、远程教育移动系统开发和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及农业生产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实现科技推广、决策辅助、病害诊断、生产管理、信息交流共享等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在资源整合、需求对接、人才培养、院区合作等方面实现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农业创意的类型及经验
《新农村 》 2015
摘要:创意农业就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国外农业创意有很多类型和经验,现简单介绍如下。1.农业创意常见的几种类型(1)农田景观农田景观创意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这种农业创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利用花卉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繁育寄主对三种赤眼蜂个体大小及抱卵量的影响
《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繁育寄主及成蜂日龄均会影响赤眼蜂体内的抱卵量,为了解繁育寄主及育出赤眼蜂个体大小与赤眼蜂抱卵量的关系,我们在室内研究了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Stainton)卵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üenée)卵作为繁育寄主对3种赤眼蜂雌蜂大小、抱卵量的影响。【方法】在光周期14L∶10D、温度25±1℃的室内条件下,以米蛾卵、亚洲玉米螟卵作为繁育寄主,解剖不同日龄(羽化后12-72 h)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以及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观察雌蜂抱卵量,测量成蜂的大小,分析雌蜂抱卵量与其日龄、个体大小以及繁育寄主的关系。【结果】在羽化后48 h以内,3种蜂的抱卵量随雌蜂日龄的增长而增加。羽化后72 h,除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及玉米螟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的抱卵量比羽化后48 h时略高外,其他组合均出现下降。以亚洲玉米螟卵为繁育寄主时的玉米螟赤眼蜂的抱卵量显著高于对应日龄的以米蛾卵为繁育寄主时的抱卵量,而松毛虫赤眼蜂(除羽化后12和24 h外)和稻螟赤眼蜂则相反;以米蛾卵为繁育寄主时,相同日龄的赤眼蜂中,松毛虫赤眼蜂抱卵量最高,稻螟赤眼蜂的抱卵量最低;以亚洲玉米螟卵为繁育寄主时,玉米螟赤眼蜂抱卵量最高,稻螟赤眼蜂抱卵量最低。雌蜂抱卵量与雌蜂个体大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程度随雌蜂日龄增加而更加明显。【结论】后足胫节长度可以作为评价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质量的指标。赤眼蜂抱卵量受繁育寄主、赤眼蜂蜂种及雌蜂日龄的显著影响,寄主的适合性也会影响育出赤眼蜂的大小,筛选合适的繁育寄主有助于提高赤眼蜂的质量。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稻螟赤眼蜂 繁殖力 寄主适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新外来害虫——洋白蜡卷叶绵蚜
《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北京的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上发现了一种卷叶绵蚜,小枝端部卷叶里的蚜群在植物生长季节均有发生,绵蚜的寄生造成卷叶,部分卷叶会枯黄,影响美观。这是一种我国新记录的外来种,为原产于北美的洋白蜡卷叶绵蚜Prociphilus fraxinifolii(Riley,1879)。本文描述了该种绵蚜的鉴别特征,记录了其5种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食虫齿爪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和斑楔齿爪盲蝽Deraeocoris ater)和3种访问的蚂蚁(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丝光褐林蚁Formica fusca和黑褐草蚁Lasius niger)。
关键词: 洋白蜡卷叶绵蚜 洋白蜡 外来种 形态学 捕食性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主要绿化树种叶片吸滞重金属及硫的能力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天津市主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和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吸滞As含量最多的是白蜡(143.48mg/kg),最小是杨树(121.80mg/kg);吸滞Cd含量最多是桧柏(1.05mg/kg),最小的是槐树(0.27mg/kg);吸滞Cr含量最多的是杨树(15.98mg/kg),最小的是龙柏(11.65mg/kg);吸滞Cu含量最多的是白蜡(41.85mg/kg),最小的是龙柏(20.20mg/kg);吸滞Pb含量最多的是白蜡(47.01mg/kg),最小的是杨树(35.39mg/kg);吸滞S含量最多的是柳树(7.96g/kg),最小的是龙柏(1.44g/kg);元素含量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在1~6倍之间,排序基本为:S>Cu>Cd>Cr>Pb>As;不同季节叶片中Pb和Cr含量差异性较高,龙柏中冬季Cr含量为秋季的8.90倍,冬季Pb含量为夏季的13.72倍,相差最大。结合四个季节的平均数据,不同绿化树种对重金属元素和S元素吸滞能力总排序为:白蜡>槐树>雪松>柳树>龙柏>杨树>桧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纹草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提高白纹草(Chorophytum bichetii)种苗质量和繁殖效率,以其顶芽或茎段为外植体材料,比较不同实验时间外植体的灭菌效果,筛选诱导丛生芽和继代繁殖的最佳激素配比,建立白纹草离体快繁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3月取材,外植体的灭菌效果最好,顶芽和嫩茎段的灭菌率分别为74.7%和82.7%;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2 mg/L+IBA 0.2 mg/L为最佳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以6-BA 2 mg/L+KT 0.2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5.1;使用较高浓度6-BA时会发生较严重的玻璃化现象。以1/2MS+NAA 0.1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100%;根长0.5 cm左右时最适宜移栽。用泥炭和珍珠岩按2:1混合的基质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9%以上,并且种苗健壮。在保证繁殖系数前提下尽量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并在继代中不断进行筛选剔除变异株。该技术体系能够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