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SXG百粒重超亲分离的遗传解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析大豆重组自交系中百粒重的QTL及其等位变异效应,探究重组自交系中百粒重存在超亲分离的原因,为进一步培育不同类型百粒重大豆提供遗传依据。【方法】利用以先进2号和赶泰2-2为亲本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SXG为材料,在2009—2011年共5种环境下测定百粒重表型数据,建立具有400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选用QTLNetwork V2.1软件中混合模型区间作图方法(mixed model bas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对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进行大豆百粒重QTL定位研究。在定位结果基础上,分析每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每个家系百粒重QTL等位变异类型,建立百粒重QTL-allele矩阵。【结果】5种环境试验的平均结果,亲本先进2号和赶泰2-2的百粒重分别为16.92和14.14g,重组自交系百粒重变幅为12.09—25.01 g,存在超亲分离,多环境下遗传变异系数(genotyp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CV)为16.06%,遗传率为96.17%。利用MCIM方法联合5环境原始数据,总共检测到10个加性QTL和9对上位性QTL,10个加性QTL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变幅为0.69%—14.93%,其中Sw-05-2、Sw-08-1、Sw-12-1和Sw-17-1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较高,分别为6.91%、14.93%、7.80%和5.01%,Sw-13-3为以往未见报道并兼具加性和上位性效应的位点。上位性QTL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小,变幅为0.31%—3.44%,其中Sw-e4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联合多环境方差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解析大豆百粒重的遗传结构,发现加性QTL累积贡献了47.91%表型变异,上位性QTL累积贡献13.06%表型变异,未检测出的微效QTL累计解释了35.20%的表型变异。在定位的同时,获得了QTL等位变异的效应,分析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中百粒重QTL等位变异的组成,建立了NJRSXG的百粒重QTL-allele矩阵;两亲本分别具有7对和3对加性增效等位变异,属互补型组合;矩阵中没有一个重组自交家系包含所有减效等位变异或增效等位变异,表明重组自交家系具有进一步改良的潜力;大粒型家系具有较多增效等位变异,小粒型家系具有较多减效等位变异;说明百粒重位点间的重组是产生超亲家系的重要原因。【结论】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能够产生超亲分离家系;联合多环境数据检测到10个加性QTL和9对上位性QTL;百粒重QTL位点间的重组是超亲分离的原因;重组自交家系间具有进一步重组的潜力。

关键词: 大豆 重组自交系 百粒重 连锁定位 QTL-allele矩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安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采取农业部门数据统计结合问卷抽样调查法,对江苏省淮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阐述了淮安市农作物秸秆种类、数量和分布,提出了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认为解决该市秸秆的方法应采用多种渠道、合理比例、科学利用,重点发展畜牧业饲料、生物技术生产生物有机肥和食用菌基料。其中合理比例即保持当前30%秸秆还田,10%用于食用菌基料,10%采用直接生物发酵发展生物有机肥,15%通过过腹发展有机肥,30%作为能源(含家庭燃料),5%用于开发多种工业用途。

关键词: 淮安市 农作物秸秆 现状 合理利用 秸秆还田 食用菌基料 发酵有机肥 过腹有机肥 工业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经低温锻炼后荷花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品种‘太湖红莲’(‘Taihu Honglian’)和‘荷塘情深’(‘Hetang Qingshen’)为实验材料,以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为指标,对经过5℃低温锻炼10 h后2个品种地下茎对0℃低温胁迫(0、2、4、6、8和10 h)的生理响应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低温锻炼对2个荷花品种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0~10 h),经低温锻炼的荷花品种‘太湖红莲’和‘荷塘情深’地下茎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总体上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基本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微幅波动的变化趋势;二者的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其中,前者的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而后者的脯氨酸含量则先升后降。经低温锻炼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2个荷花品种的6项生理指标均与对照组(未进行低温锻炼)有一定差异;其中,品种‘太湖红莲’地下茎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低温胁迫的4~10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品种‘荷塘情深’地下茎的相对电导率在低温胁迫的2~8 h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其MDA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个品种地下茎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二者的SOD活性和POD活性也总体上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锻炼有助于减轻低温胁迫对荷花地下茎膜系统的伤害、增加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荷花的抗寒性;经低温锻炼后品种‘太湖红莲’抗寒性的增幅大于品种‘荷塘情深’。

关键词: 荷花 低温锻炼 抗寒性 膜系统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菜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3份不同来源的菠菜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3份菠菜种质材料间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9.07%~78.97%,单株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33份菠菜种质分为2大类群,进一步分为6个组群,各组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中,第Ⅲ组群小尖叶、武平菠菜、汝阳大圆叶和第Ⅵ组群大尖叶、黑叶菠菜形态学优势明显,可分别作为选育高产植株和小型植株的优良材料加以利用。

关键词: 菠菜 种质资源 形态特征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迟熟中粳新品种扬粳805的选育与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扬粳805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优质中间材料香粳49/盐187//香粳111为母本、抗病材料镇稻99/9363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米香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扬粳805全生育期152 d左右,株高95~102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浅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较好;一般产量9 200 kg/hm2,有效穗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10~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7~28 g。中抗穗颈瘟,抗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关键词: 优质 迟熟中粳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共享视角的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分类研究

甘肃社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公共财政投入形成的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易保护过度而共享不力,进而限制转基因生物产业快速发展。从促进共享视角,分析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特征,提出以适用性与替代性为核心的"二元分类标准",并引入"四象限法则",建立了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分类模型。在分类解析基础上,提出按类别推进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共享实施的政策工具选择。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知识产权 共享 四象限法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2014年省级农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中国科学基金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省级农业(农牧、农林、农垦)科学院(以下简称"省级农科院")作为各省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2011年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推进了省级农科院的转型[1]。同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11〕8号),强调了省部级农业科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省级农科院 基金项目 基础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代谢组学在果蔬采后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代谢组学在果蔬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发育与成熟中品质形成及采后品质变化与控制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果蔬品质 应用 采后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花嫁接繁殖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桃花嫁接繁殖的具体操作方法,即圃地选择、整地做床、砧木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砧木苗管理、接穗采集与贮存、嫁接、嫁接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 桃花 砧木 接穗 病虫害 嫁接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结球白菜抗根肿病渐渗系的分子辅助选育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基于与大白菜抗根肿病连锁的分子标记,设计特异引物,获得简便实用的SCAR标记,并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不结球白菜抗根肿病新材料。结果发现,在设计的8对特异引物中,有1对特异引物在抗、感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F2群体验证发现,该标记与已有SSR标记及根肿病抗性共分离,能够用于抗根肿病鉴定,定名为CRb-R-25。通过亚种间杂交并回交,利用标记CRb-R-25辅助选择将大白菜根肿病抗性转入不结球白菜中,获得抗根肿病不结球白菜渐渗系材料TQ14-1-15。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根肿病 SCAR标记 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