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山西省芮城县棕色田鼠的发生危害与药剂防治研究初报

中国植保导刊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切洞堵洞法分别对山西省芮城县果园间作麦田和普通麦田不同月份的棕色田鼠密度进行调查,开展了0.005%溴敌隆毒饵和溴鼠灵毒饵防治棕色田鼠大田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每年3~4月是该区棕色田鼠的发生盛期。果园间作麦田鼠密度极显著地高于普通麦田。3—4月以溴鼠灵、澳敌隆两种杀鼠剂对棕色田鼠进行防治均有较高防效,两者灭鼠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因药剂成本不同,溴敌隆用于大面积药剂防治棕色田鼠更为适宜。

关键词: 棕色田鼠 鼠密度变化 溴敌隆 溴鼠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小麦主栽品种光能转化特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山西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了解该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的光能转化特点,对进一步推广高光合特性的小麦品种具有指导作用。对山西16个冬小麦主栽品种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光能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长6878和晋太170的光能利用率高,就光合特性来说是首选的推广品种。

关键词: 小麦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碱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试验选取3个高粱杂交种,分别采取0(CK)、10、15、20、25、30、40、50、75 mmol/L混合碱(Na HCO3和Na2CO3的摩尔比例为9∶1)溶液培养高粱种子,研究碱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晋杂34号在不同浓度混合碱的胁迫下,耐碱性表现最好。

关键词: 高粱 混合碱 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和密度对杂交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条件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硝酸还原酶的影响,以期为杂交谷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1年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硝酸还原酶的影响,每个因素5个水平,共32个试验处理组合。2012年选用2011年最优组合及零水平组合进行验证试验。采用SAS9.0软件对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Lingo软件采用迭代逐次逼近的方法研究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并求极值。【结果】施氮量、施磷量、行距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行距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以及行距的缩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个因子中,施钾量与株距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结论】综合考察三个生理指标,杂交谷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高的施肥量和栽培方案为施氮N 187198 kg/hm2,P2O590 97 kg/hm2,K2O 55 59 kg/hm2,行距23 24 cm,株距9 10 cm。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窄行中密度结合增施氮、磷肥的栽培方式,以提高谷子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

关键词: 杂交谷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施肥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疫增强剂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查明免疫增强剂是否能够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采用猪用转移因子、黄芪多糖注射液和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的方法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试验,并比较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猪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综合评价3种不同猪瘟疫苗稀释液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用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能不同程度地提高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IL-4细胞因子的含量,且猪用转移因子作用较强。因此,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均可以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且猪用转移因子有较强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猪瘟疫苗 细胞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密型新选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试验对新选的14个玉米杂交种和郑单958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种1号、2号、5号、8号、9号、11号、14号和15号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抗病性上均优于对照,方差分析呈极显著水平,可以申报山西省或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杂交种7号、10号和12号产量比对照极显著增加,但其他性状表现一般,建议继续进行试验;杂交种6号产量虽高于对照,但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建议淘汰;杂交种4号和13号无论产量还是其他性状均不及对照,也建议淘汰。

关键词: 玉米 耐密型 杂交种 生育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早疫病药剂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用4种新型杀菌剂对同薯28号马铃薯进行了叶面喷施药效试验,以期找到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经济有效药剂。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对马铃薯早疫病病斑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90.1%,产量增长12.6%,与空白对照间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 防治效果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新品种蜜龙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蜜龙是以印度南瓜自交系DP1-121为母本,中国南瓜自交系XT-2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南瓜一代杂种。早熟,第1雌花节位为第6节左右,果实发育期49 d(天)左右。老熟瓜皮色墨绿色,果实扁圆形有浅沟。果肉厚、色泽金黄,口感甜、面,肉质细腻,风味好,耐贮运。单果质量3.0 kg左右,一般每667 m2产量4 500 kg左右。适宜山西省及周边省份春播露地栽培。

关键词: 南瓜 蜜龙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具体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农业经济信息管理化水平的策略,希望对农业经济信息管理化的发展进程有所助益。

关键词: 农业 经济管理 信息化 水平提升 问题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褐土及玉米籽粒中Hg含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土壤中重金属Hg污染的现状,为研究北方半湿润偏旱区褐土农田Hg元素的长期变化规律,对连续进行22年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试验0~40 cm农田土壤及2013年玉米籽粒中的H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长期施肥条件下褐土Hg元素的盈亏状况、年际变化和剖面特征及对玉米籽粒中H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的土壤Hg含量有所亏缺,其他施肥处理Hg含量均有盈余;随着施肥年限的增长,土壤Hg呈下降趋势,比基础土样降低了29.3%~74.2%;高量施肥均可能会引起表层Hg含量的向下迁移,导致20~40 cm土壤Hg含量升高。2013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Hg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处理间土壤Hg含量差异影响不显著;2013年玉米籽粒中Hg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未造成土壤Hg污染。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褐土 重金属 春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