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基于冰点测定的3种福建主栽蔬菜贮藏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基于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的冰点确定,研究分析近冰温贮藏对其贮期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分别以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为材料,采用高精度电子温度设备建立块状组织和浆体组织的冰温曲线,确定冰点;以感官评价及营养成分为评判指标,研究5℃冷藏、近冰温贮藏及结合臭氧杀菌的近冰温贮藏3种处理对蔬菜贮期及其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蔬菜品种的块体组织和浆体组织冰点基本相同,冰点与其含水量呈正相关,西芹、花椰菜和结球甘蓝的冰点分别为-0.6℃、-0.9℃、-0.7℃。贮藏期内,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采用臭氧杀菌结合近冰温贮藏的感官品质最佳;而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近冰温贮藏的Vc含量分别是5℃贮藏的1.77~1.84、1.42~1.45倍及1.65~1.68倍。货架期内,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的冰温贮藏比5℃贮藏延长货架期2~3、6、4d,Vc含量分别是5℃贮藏的1.82~1.86、1.44~1.45、2.17~2.19倍,且前者货架期失重率均低于后者;臭氧杀菌对货架期品质影响不显著。臭氧杀菌结合近冰温有利于提高西芹、花椰菜、结球甘蓝的贮藏期感官品质;近冰温贮藏有利于延长货架期、提高货架期感官品质,减少贮藏期及货架期的失重率并保持Vc含量。

关键词: 冰点 贮藏 冰温曲线 蔬菜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2015

摘要:利用1980—2013年福建省的粮食生产数据,从时间与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福建省的粮食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自1980年以来福建粮食生产可以分为4个阶段:波动变化期、持续增长期、急速下滑期和稳步回升期,当前福建粮食生产状况向好,处于回升后的稳定阶段;在空间尺度上,福建省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性,生产方面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闽西北为高产低变型、闽东南为中产高变型和厦门、莆田的低产高变型;消费方面,可将福州、莆田、泉州和厦门划为严重缺粮区,漳州、宁德为一般缺粮区以及三明、南平和龙岩为一般余粮区;影响福建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工业化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物价上涨、经营模式小等。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稳定福建省粮食生产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毒素编码基因aflp的黄曲霉菌nested-PCR检测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毒性极强的物质,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灵敏的黄曲霉检测方法就显得极为迫切。通过以aflP(GenBank:FN398191)为分子靶标,比较黄曲霉菌近缘种aflp的基因序列,以特异性序列为靶标设计2对PCR引物aflP-1-F/aflP-1-R和aflP-2-F/aflP-1-R,由此建立的PCR检测体系对7种黄曲霉菌、5种其他的曲霉菌、21种其他真菌cDNA进行扩增,结果只有在7种黄曲霉菌株中扩增出211bp的特异性条带,而其余参试菌株均无扩增产物。巢式PCR能使其检测灵敏度达到10fg,检测灵敏度提高100倍。该检测体系能从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花生和玉米样品中扩增到211bp的特异片段,实现对黄曲霉菌的快速可靠检测。

关键词: 黄曲霉菌 alfP 特异性 灵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抗氧化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摘要:肉制品含有丰富脂肪和水分,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氧化会导致肉品劣变,从而失去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如何提高肉制品的货架期成为肉品工业的挑战。防止肉制品氧化可以通过向肉制品中添加抗氧化剂实现。本文综述了天然抗氧化剂及其抗氧化作用机理,并简要介绍抗氧化剂活性测定及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发展,因天然抗氧化剂高效安全、强抗氧化力以及防腐保鲜等特点,在肉制品应用中将具有广阔前景。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肉制品 应用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杂交水稻闽标优1095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选育适合南方稻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选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早熟恢复系明恢82分别与抗稻瘟病粳稻云引、晚恢HK01杂交,杂种F1采用复合杂交的选育方法,同时连续多年在稻瘟病重发区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及人工接菌鉴定,成功选育出早熟恢复系福恢1095,配制了杂交水稻新品种闽标优1095。该品种具有早熟、粗杆、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01),适合在福建省作早稻种植。

关键词: 水稻 早熟杂交水稻 闽标优1095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与提升对策——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是探索与实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示范区既是农业新技术开发、转化、推广的重要基地,也是新型产业培育和农村科技服务的主要平台。本文阐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义与引领作用,分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重点与机制创新,并结合福建省建瓯市的实际,提出了建瓯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与提升策略:一是建设山区绿色农业的开发区;二是建设高效优质农业的展示区;三是建设丘陵生态果茶业示范区;四是建设特色笋竹产业的先行区;五是建设现代循环农业的引领区;六是建设多样功能的乡村休闲区。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转型升级 示范区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生态系统可溶性有机氮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是作物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可溶性有机氮(SON)作为土壤氮素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氮素形式一样,在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农业生态系统SON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土壤中SON的来源、组分、提取方式、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季节性动态变化和生态功能等,并对农业生态系统SON日后研究重点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可溶性有机氮 土壤 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西南黑兔繁殖、生长、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闽西南黑兔的种质特性,对闽西南黑兔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闽西南黑兔产仔数为7.21只,产活仔数为6.91只,3周龄窝重为1 471.0 g,4周龄窝重为2 645.1 g,0~4周龄成活率为91.45%。公兔10和13周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 388.6和1 607.7 g,母兔10和13周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 353.6和1 576.0 g,成年公、母兔平均体重分别为2 638.0和2 590.3 g,公母兔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闽西南黑兔90和120日龄平均全净膛率分别为52.55%和53.83%,半净膛率分别为58.47%和60.42%,公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肌肉平均p H值、失水率、剪切力、滴水损失和后腿肌熟肉率分别为6.43、38.52%、11.63 N、1.22%和65.87%,其中背最长肌肌肉滴水损失和后腿肌熟肉率公、母兔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公、母兔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闽西南黑兔 繁殖性能 生长发育 屠宰性能 肉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酶法提取大杯蕈菇柄多糖及流变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大杯蕈菇柄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杯蕈菇柄多糖的超声波-复合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和酶解时间的五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并研究了浓度、温度、盐离子浓度、p H值、热处理、剪切作用等对大杯蕈菇柄多糖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杯蕈菇柄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50W、超声时间15min、酶解温度45℃、酶解p H值4.5、酶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大杯蕈菇柄多糖得率可达5.59%;大杯蕈菇柄多糖溶液的黏度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不同程度降低,对剪切作用、热处理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可为大杯蕈菇柄多糖的提取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杯蕈菇柄 多糖 提取 超声波 复合酶解法 流变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穗留果量对枝梢二次短截修剪后枇杷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早钟6号’枇杷二次短截修剪提高结果母枝质量、果实品质及效益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穗留果量对果实品质、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留果3个与穗留果4个、5个相比,可显著增加单果重、提高特级果比例和商品率;穗留果5个的可食率极显著高于穗留果4个的处理,而3个穗留果处理的果皮色泽、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厚度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间的果穗重、株产和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且随着穗留果量的增加有增大趋势,但单位面积产值差异不显著。认为穗留果3个较适宜,可提高优质果比率和商品率,实现丰产、稳产、高效种植目的。

关键词: 早钟6号枇杷 二次短截修剪 留果量 品质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