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叶面施硅对西芹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形态硅对日光温室西芹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硅能显著促进西芹生长发育,调节不同生育时期西芹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对照相比,采收期施硅植株株高、茎粗、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6.33%~9.22%,10.93%~14.50%,6.64%~9.26%和10.36%~13.12%;叶片氮含量减少2.90%~6.35%;有机硅处理叶片磷含量增加41.39%;钾含量增加18.23%~77.65%;显著提高西芹单株重和产量,分别增加11.36%~17.64%和12.61%~17.52%;植株Vc含量增加24.82%~61.19%,硝酸盐含量降低3.60%~15.62%。结果说明硅肥施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西芹的品质。
光周期对北京油鸡雏鸡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光照周期对北京油鸡雏鸡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日龄北京油鸡162只,随机分为三个处理(1、2、3),每处理54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1~3日龄均采用23L∶1D的光周期,4日龄起三个处理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8L∶16D、12L∶12D、16L∶8D,自雏鸡2周龄开始试验,6~7周龄观察记录各处理目标鸡的采食行为,并记录2~7周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频次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2、3比处理1呈增加趋势;采食行为的最大、最小与平均持续时间处理3显著大于处理1(P<0.05),处理1和处理2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食在所有观测行为中所占时间比例均表现为处理3显著大于处理1(P<0.05),3个处理分别为18.41%、21.5%和24.74%。5周龄后采食量均为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1、2(P<0.05),7周龄日增重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1、2(P<0.05),而料肉比则在第6~7周龄时处理1显著低于处理3(P<0.05),其它各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北京油鸡雏鸡(7周龄前)在16L∶8D光周期下比12L∶12D、8L∶16D的采食时间长,利于雏鸡的采食量和体重的增加,但8L∶16D时的饲料利用效率比16L∶8D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猫不会引起弓形虫感染和脑肿瘤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7月份法国有研究人员报告称,通过分析37个国家的调查数据发现,弓形虫(Toxoplamsa gondii)感染率与脑肿瘤的发生频率存在正相关,同时他们发表了另外一篇报道说在法国。在一些地区,由脑肿瘤导致的死亡率与当地的弓形虫感染也是成正相关的。但是他们没有解释具体的原因,只是提出建议,应该把弓形虫作为人类脑肿瘤病原菌来进行进一步研究。近期,有研究报道他们调查了一组中年妇女,其中这些女性中,有18%的人拥有至少一只猫。通过对比养猫和不养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蟠桃新品种‘瑞蟠19号’
《园艺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蟠19号’系‘幻想’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花蔷薇形,有花粉。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质量161g,大果233g;果面近全红;果肉白色,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粘核。果实发育期为119d。丰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
《玉米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迅猛,多项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品种、种植方式、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生长调控等方面系统总结近30多年来我国玉米生产中应用和发展的20项主要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彩色马蹄莲引进品种的核型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普通压片法对3个引进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品种的染色体数与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试验品种染色体数均为2n=32。染色体形态比较一致,多是由中部(m)以及近中部(sm)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中,‘Allure’为2n=2x=32=14m(2SAT)+2sm,‘Cupdio’的核型公式为2n=2x=32=14m+2sm,Odessa的核型公式为2x=32=1M+15m(1SAT)。3个品种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6.72%,56.25%和56.38%,核型分类显示其均为1A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Agaricus属野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一株大型野生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该野生菌的菌丝纯培养物,分别提取子实体及菌丝体的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菌丝体和子实体中菌扩增获得了750 bp左右的ITS片段,经序列测定表明,菌丝纯培养物来源于该子实体,比对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Agaricus属,GenBank登录号为JN907015。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了该菌在属内的遗传地位。建立了野生大型真菌的鉴定方法,为该野生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