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阔叶红松林不同大小林隙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及微生物动态变化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大小林隙主要土壤性质和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对其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林隙表层(0-10cm)土壤含水量比郁闭林分高。不同大小林隙土壤月平均温度呈现单峰变化。中林隙有机质平均含量(194.34g/kg)>大林隙(169.47g/kg)>小林隙(143.49g/kg)>郁闭林分(128.61g/kg)。各林隙土壤表层NH4+-N含量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林隙中,土壤各月平均总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林隙的有效磷含量呈现多峰变化。8月份是速效钾吸收和淋失的高峰期。林隙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秋季最多,生长季和雨季较少。不同大小林隙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和速效钾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蓝色链霉菌中新型双组分系统DraR-K对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差异调控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 TCS)是原核生物中最主要的信号转导系统,通常由组氨酸激酶和效应调节蛋白两类在结构上相对保守的蛋白组成。双组分调控系统在链霉菌抗生素合成复杂的代谢网络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中存在一个新型双组分调控系统由 DraR 和 DraK 两个蛋白组成,被命名为 DraR-K。他们的研究发现 DraR 和 DraK 任何一个基因缺失都能导致分别添加不同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天蓝色链霉菌中放线紫红素的合成显著降低,但是十一烷基灵菌红素能够显著增加。同时发现这些突变体在添加谷氨酸盐的基础培养基上能够过量表达 I 型聚酮类黄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一来源玉米DH系的性状分离分析
《作物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遗传背景相近的玉米自交系MC1和MC2所组配的F1进行杂交诱导获得单倍体,经过自然加倍得181份纯系(DH系),分析DH系农艺性状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81个DH系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等数量性状的次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所得DH系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在产量性状上存在优于两亲本的分离;两亲本的21对SSR核心引物分子标记带谱在DH系中的分布都近似于1∶1比率,未出现偏分离。因此,通过遗传诱导的方法所得DH系类型多样,可以满足育种上的需要。单倍体育种是一种选育优良玉米纯系的有效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油鸡杂交效果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培育优质北京油鸡配套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北京油鸡纯系(Y系)与北京油鸡合成品系(G系)进行正反杂交,观测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体尺、外貌性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并比较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Y系与G系的正反交组合不仅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相应的肉质性能上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而且杂交后代能够很好地保持北京油鸡的外貌特征;在正反交组合中,以Y系为父系、G系为母系的正交组合(YG)表现的更为优秀。说明北京油鸡在优质鸡育种和杂交利用上更适合做父系,以充分利用其优良的遗传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食品中农药残留安全监管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研究了中国、国际组织和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农药残留控制和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在农药管理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农药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农药管理法规、加快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加大宣传和技术指导力度等农药残留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分离蛋白-脂质涂层对冷却牛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脂质(硬脂酸、棕榈酸、巴西棕榈蜡和三乙酸甘油脂)与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可食性涂层对冷却牛肉品质的影响。考察冷却牛肉在4℃下贮藏108h过程中失重率、颜色、pH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感官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却牛肉在4℃贮藏时的货架期小于108h,而且在4℃贮藏84h后,不同大豆分离蛋白-脂质涂层的优点不同。其中,三乙酸甘油酯蛋白涂层不仅延缓冷却牛肉的氧化,而且有效维持其感官特性,对维持冷却牛肉品质和延长期货架期效果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