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玉米ZmCIPK2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IPK(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是近年来鉴定出的植物中特有的一类Ca2+传感器,与其互作的蛋白一起在植物特定的生长发育和应答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玉米中克隆到1个1338bp的ZmCIPK21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ZmCIPK21与盐、ABA、高温等逆境胁迫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ZmCIPK21基因组含有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蛋白结构上具有CIPK所共有的N端激酶结构域和C端NAF保守结构域。与拟南芥CIPK家族进化分析结果显示ZmCIPK21与AtCIPK21具有较高同源性。

关键词: 玉米 CBL CIP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一管6行布局是新疆滴灌冬小麦主要模式之一,研究其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制定滴灌小麦优化灌溉制度。【方法】通过大田和小区试验结合,在冬前滴灌450 m3/hm2的基础上,设春后3 750、3 150和2 475 m3/hm2三个滴水量处理;采用烘干法测定毛管管下、毛管管间(离毛管45 cm)位置0~1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结果】1管6行模式下,管下和管间位置土壤水分分布有一定差距,春后滴水量为3 150和2 475m3/hm2处理管间位置在水分胁迫情况下,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波动变化,消耗利用了更深层土壤水分;3 750 m3/hm2处理管下及管间位置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稳定。【结论】在同等条件下,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大田灌水定额应确定在750 m3/(hm2.次)范围为宜。

关键词: 滴灌 冬小麦 土壤水分 变化特征 灌水定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枣麦间作小麦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施氮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枣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施氮量。【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在枣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分配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施氮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收获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在枣麦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增施氮肥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通过主攻收获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产量,是实现枣麦间作小麦高产的有效技术模式。

关键词: 枣麦间作 施氮量 小麦 光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估一定时期内施人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重金属及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供试作物,施用化学肥料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生活垃圾堆肥和化肥配合,研究连续两年施入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通过连续两年试验,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肥力明显提高;而Cd、Pb、As、Hg等4种重金属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Cr含量基本不变;玉米籽粒中Cr、Cd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土壤5种重金属Hg、Cd、Cr、As、Pb含量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玉米籽粒中Hg、Cd、Cr、As、Pb含量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标准值。当施肥量为30 000 kg/hm~2时,玉米产量较对照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一定时期内,适量垃圾堆肥农用短期内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影响玉米籽粒的食用,使用多年后应及时监测。

关键词: 生活垃圾堆肥 重金属 玉米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耕地变化的时间特征及耕地保护的SWOT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疆的后备耕地资源面积为1 425.60×104hm2,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的21.69%。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各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等问题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新疆在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研究在通过对新疆耕地保护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为耕地保护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SWOT分析方法。【结果】(1)1997~2007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呈减少的态势,而新疆则反之,耕地面积净变化率为3.23%。新疆的耕地面积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97~2001年为耕地的快速增长期;2001~2004年为耕地的快速下滑期;2004~2007年为耕地面积的缓慢恢复期。(2)新疆耕地保护的优势在于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农产品品质好,比较优势明显;劣势在于资源性缺水较为严重,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盐渍化问题严重。面临的机遇为周边区域和国家对新疆农产品的需求增大,耕地经济效益连续多年提高。国家和新疆加大了对耕地的资金投入,面临的挑战为新疆绿洲外围生态环境趋于不利化,生态需水向农业用水的保障提出了挑战,耕地可持续利用面临考验。【结论】通过SWOT分析可以得出,通过适当的方法能够使新疆耕地得到保护,农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新疆耕地保护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新疆的耕地保护战略应该为在保持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控制土地开发,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时间变化特征 SWOT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繁棉花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中国棉花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海南三亚市是我国棉花南繁主要集中地区,属于岛屿生态系统,又是热带地区。南繁期间处于其旱季,当地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非常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但是,与新疆棉区比较,南繁棉田害虫种类多,发生规律复杂,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传播蔓延快,防治难度大。加上棉花栽培管理的人员流动性大、更换频繁,尤其首次南繁者在海南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药材刺山柑种子形态特征与发芽条件研究

种子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刺山柑是分布于新疆干旱荒漠地区的传统维吾尔药材。本实验以刺山柑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形态及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发芽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刺山柑种子为肾形,其表面粗糙,有网格状纹路,无特殊附属物,属于有胚乳类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 cC,在20℃/30℃变温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快且整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可达到25.56%,25.56%和7.1,与其它变温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光照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刺山柑 种子形态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植株水提取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棉花植株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种子萌发参数,以茎粗、子叶节高度和根、茎叶的湿重作为幼苗参数,分析棉花根系、茎叶不同浓度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有"低促高抑"的影响,对茎、根和叶的生物质合成量有着不同程度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抑制幼苗生长。【结论】高浓度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自毒作用在多年棉花连作产生连作障碍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自毒作用 棉花提取物 种子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农村科技 2012

摘要:一、症状类型核桃腐烂病可危害核桃树木中任何部位树皮,包括主干、主枝,还危害枝剪口、根茎部和裸露根部的树皮;越冬时易产生冻害部位有基部树皮和主枝树皮,日灼伤现象易发生在主枝树皮上,其中大枝发病是由于树皮较厚,含水量较多,常表现为溃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新品种新桑塔6号特性及栽培要点

中国棉花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新桑塔6号是由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03年以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选育审定的品种新陆棉1号(GK62)的优选系中经过鉴定筛选的品系B23为母本,以高品质棉花品种渝棉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材料经过多年定向选择、纯化培育而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