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育肥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东北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选取出生日期相近的4月龄断奶公羔F1代12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6只,A组和B组分别饲喂精粗比6∶4和8∶2饲粮,研究不同饲粮对杂交一代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和板油重显著提高(P<0.05);A组的失水率显著高于B组(P<0.05);在羊肉的营养成分中,羊肉的干物质含量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粗蛋白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粗脂肪A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脂肪酸含量方面,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的含量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的含量B组极显著低于A组(P<0.01),从食品营养学的角度来讲,B组羊肉对人体有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分析评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3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可利用资源量为3 113.37万t,秸秆总量表现为"一高两低",即玉米比重大,水稻和大豆比重小;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东部低。依据吉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将吉林省秸秆资源划分为富集区、相对富集区、一般区、贫乏区,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虫玉米MON89034转化体特异性PCR检测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抗虫玉米MON89034外源插入片段5’端与植物基因组连接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预期产物大小为455 bp。以zSSIIb基因作为内标准基因,建立了转基因玉米MON89034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重现性、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出MON89034转化体,以100 ngDNA为模板,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约为40个起始模板拷贝。复合PCR检测结果还表明,在同一PCR反应管中可实现对zSSIIb基因和MON89034的同时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龙井保护区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利用28对SSR引物对吉林省龙井保护区一个居群的32份野生大豆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20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为4.29个。32份野生大豆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1.0,平均相似系数为0.6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此居群野生大豆的生长趋势与地理位置有明显的相关性,呈遗传斑块生长。28对SSR引物得到的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119 1~0.673 8,平均值为0.454 4;Shannon-weaver指数分布范围为0.277 1~1.478 3,平均值为0.8865。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吉林省龙井保护区此居群的野生大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