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霉菌对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豌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f.sp.pisi)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哈茨木霉、黄绿木霉、康氏木霉、绿色木霉、拟康氏木霉和待鉴定种T.sp2)对3种病原菌的竞争作用及抑菌作用均很显著,其生长速度比病原菌平均快1.5~12.8倍;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系数达Ⅰ~Ⅲ,抑菌率高达84.8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木霉菌丝缠绕病原菌菌丝生长,致使其菌丝发生断裂、消解等现象。
关键词: 木霉菌 小麦全蚀病菌 豌豆根腐病菌 小麦根腐病菌 拮抗作用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人工柠条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水土保持通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时空互代方法,以柠条林为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利用年限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空间变异及其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人工林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人工林表层土壤养分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各环境因子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海拔、坡度和坡向等环境因子与人工林地土壤养分间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和地形与人工林地土壤养分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人工林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均增加,与利用年限有显著的相关性。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速效磷的增加量不明显,全磷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速效钾经过多年积累有明显的增加。从土壤养分指数模型可以算出该区的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约需35a能达到中上等养分水平,速效钾则约需27a才能达到中上等养分水平。


宁夏菌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菌物物种的多样性,为植物病害防治及合理利用菌物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6年,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菌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有菌物6门、15纲和亚纲、38目、92科、241属、862种,其中中国新记录属4个,中国新纪录种19个,宁夏新纪录种74个,中国寄主新纪录种18个,种类最多的门、纲、目、科、属依次是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淡色孢科、柄锈菌属,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银川市。
关键词: 菌物多样性 担子菌门 担子菌纲 伞菌目 淡色孢科 柄锈菌属


动物微量元素锌营养研究进展
《宁夏农林科技 》 2007
摘要:综述了微量元素锌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生化作用及其缺乏和过量所引起的疾病。揭示了锌作为必需微量元素与基因调控表达的关系,是动物营养素与基因表达研究的新热点,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新营养机制,为进一步丰富动物营养学理论,制定合理的利用微量元素新标准提供重要的依据。


绵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
《甘肃畜牧兽医 》 2007
摘要: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宁夏地区部分羊场进行口蹄疫(FMD)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羊群总体免疫水平合格率为80.27%,其中羔羊为59.09%,育成羊为83.33%,成年羊为91.94%。


沙蒿金叶甲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沙蒿金叶甲是危害宁夏荒漠草原重要牧草——沙蒿的一种重大害虫,为进一步了解该虫暴发成灾的机理,掌握该虫生态学特性以及确定有效的田间抽样设计方案,对沙蒿金叶甲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沙蒿上部的沙蒿金叶甲数量显著高于中部和下部,而中部和下部间差异不显著;空间分布型适合度x2检验结果表明,沙蒿金叶甲在田间最接近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结果表明,沙蒿金叶甲在田间沙蒿上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异质性引起的;应用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和Toylar幂法则进一步得到证实,表明沙蒿金叶甲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个体成分是个体群,且与密度有关,有密度依赖性,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拟合该虫在一定精确度水平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方程为N=[3.937 79/m+2.880 30]/D2,序贯抽样方程为Tn=3.937 79/[D2-2.880 3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