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不断推动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管理 2007

摘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文章全面总结了宁夏农林科学院近年来围绕自治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经验及成效,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构建 科技 创新体系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菌对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豌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f.sp.pisi)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哈茨木霉、黄绿木霉、康氏木霉、绿色木霉、拟康氏木霉和待鉴定种T.sp2)对3种病原菌的竞争作用及抑菌作用均很显著,其生长速度比病原菌平均快1.5~12.8倍;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系数达Ⅰ~Ⅲ,抑菌率高达84.8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木霉菌丝缠绕病原菌菌丝生长,致使其菌丝发生断裂、消解等现象。

关键词: 木霉菌 小麦全蚀病菌 豌豆根腐病菌 小麦根腐病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铁结合蛋白基因及在水稻中的转化研究进展

中国稻米 2007

摘要:植物铁蛋白是一种铁储藏结合蛋白,在植物体内起储存铁原子和作为胁迫反应蛋白的作用。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铁结合蛋白基因转入水稻,提高稻米的铁含量,对满足人体对铁的需求和预防铁缺乏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铁结合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铁结合蛋白基因在水稻中的转化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铁蛋白 转基因 缺铁性贫血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群粳型水稻品质性状分析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1个不同地理生态类型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日本粳在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上具有优势基因,西北粳在糙米率上具有优势基因,美国粳在垩白度上和长粒形上具有优势基因,欧洲粳在粒长上具有优势基因,台湾粳在粒宽上具有优势基因,非洲ITA粳在透明度上具有优势基因。通过品质性状的聚类,将韩国粳、华北粳、西北粳、东北粳四个生态类群聚为一类,日本粳和台湾粳聚为一类,巴西粳和非洲IRAT粳聚为一类,非洲ITA粳和欧洲粳聚为一类,美国粳被单独归为一类。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群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六盘山区肉牛微生态养殖模式构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人工柠条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时空互代方法,以柠条林为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利用年限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空间变异及其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人工林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人工林表层土壤养分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各环境因子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海拔、坡度和坡向等环境因子与人工林地土壤养分间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和地形与人工林地土壤养分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人工林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均增加,与利用年限有显著的相关性。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速效磷的增加量不明显,全磷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速效钾经过多年积累有明显的增加。从土壤养分指数模型可以算出该区的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约需35a能达到中上等养分水平,速效钾则约需27a才能达到中上等养分水平。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人工林 空间变异 黄土丘陵沟壑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菌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菌物物种的多样性,为植物病害防治及合理利用菌物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6年,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菌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有菌物6门、15纲和亚纲、38目、92科、241属、862种,其中中国新记录属4个,中国新纪录种19个,宁夏新纪录种74个,中国寄主新纪录种18个,种类最多的门、纲、目、科、属依次是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淡色孢科、柄锈菌属,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银川市。

关键词: 菌物多样性 担子菌门 担子菌纲 伞菌目 淡色孢科 柄锈菌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微量元素锌营养研究进展

宁夏农林科技 2007

摘要:综述了微量元素锌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生化作用及其缺乏和过量所引起的疾病。揭示了锌作为必需微量元素与基因调控表达的关系,是动物营养素与基因表达研究的新热点,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新营养机制,为进一步丰富动物营养学理论,制定合理的利用微量元素新标准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动物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

甘肃畜牧兽医 2007

摘要: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宁夏地区部分羊场进行口蹄疫(FMD)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羊群总体免疫水平合格率为80.27%,其中羔羊为59.09%,育成羊为83.33%,成年羊为91.94%。

关键词: 绵羊 口蹄疫 免疫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蒿金叶甲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沙蒿金叶甲是危害宁夏荒漠草原重要牧草——沙蒿的一种重大害虫,为进一步了解该虫暴发成灾的机理,掌握该虫生态学特性以及确定有效的田间抽样设计方案,对沙蒿金叶甲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沙蒿上部的沙蒿金叶甲数量显著高于中部和下部,而中部和下部间差异不显著;空间分布型适合度x2检验结果表明,沙蒿金叶甲在田间最接近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结果表明,沙蒿金叶甲在田间沙蒿上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异质性引起的;应用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和Toylar幂法则进一步得到证实,表明沙蒿金叶甲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个体成分是个体群,且与密度有关,有密度依赖性,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拟合该虫在一定精确度水平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方程为N=[3.937 79/m+2.880 30]/D2,序贯抽样方程为Tn=3.937 79/[D2-2.880 30/n]。

关键词: 沙蒿金叶甲 空间分布 聚集度指标 抽样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