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论四种大豆的虫害防治
《农民致富之友 》 2017
摘要:1红蜘蛛俗称火蜘蛛、火龙。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在东北大豆产区和黄、淮流域,大豆受红蜘蛛危害较重。1.1症状识别与发生规律红蜘蛛以成虫、幼虫若虫在叶背面吐丝结网吸食汁液,受害豆叶初期呈黄白色白斑,逐渐变成灰白斑和红斑。受害叶片卷缩、枯焦脱落,来重地块如火烧状,叶片脱落至光杆。受害豆株生长矮小,结荚少,豆粒变小。在北纬380以南的浙江省、湖北省,一年可发生20代以上,在华北、东北一年发生十


寒地保护地薄皮甜瓜吊蔓立体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2017
摘要:针对棚室栽培方式从育苗到采收的各个环节处理方法不当,导致甜瓜减产或者品质下降。优化寒地薄皮甜瓜棚室立体栽培技术,从育苗到采收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体系,结合水肥、温度管理和药剂防治,全面提高薄皮甜瓜栽培水平,提高产量及品质。


快速检测试剂盒在粮谷转基因检测中应用
《食品安全导刊 》 2017
摘要: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产品已迅速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很多国家都要求转基因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能够有效被检测出来,进一步对检测机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完善检验标准十分迫切。本文表明,不同品牌的转基因快速检测试剂盒能够对转基因产品准确定性,检测时间短,工作效率高,能够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生物熏蒸对大棚连作茄子产量和黄萎病发病率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年茄子连作种植方式可致病害日益严重,其中茄子黄萎病为常见严重土传病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选取多年茄子连作大棚,采用四种芸薹属蔬菜作为土壤生物熏蒸材料,研究其对茄子产量和黄萎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BFN2处理产量最高,较CN处理增产35.4%,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控效果分别为30.8%、10.4和65.8%,显著优于CN处理。BFN1和BFN2处理大丽花轮枝菌数量在熏蒸后较CN处理显著降低。生物熏蒸后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生物熏蒸可显著提高茄子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抑制茄子黄萎病发生。
关键词: 生物熏蒸 茄子 产量 大丽轮枝菌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新品种区域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以甘葵1号为对照,对7家单位提供的11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鉴定不同向日葵品种在各主要产区的生育表现、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有10个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好,其中SH1082、LSK14、安0610、LS3968和SH0152已完成两年区试,建议晋升生产试验;CH9148、龙食杂4号、三瑞6号、NB8618和WZ9188是第一年区试,建议继续试验;NB003比对照减产极显著,菌核发病率高,综合性状表现不好,建议停试。


芸豆新品种龙芸豆14
《中国种业 》 2017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缺乏早熟、稳产芸豆品种等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出早熟、高产的小黑芸豆新品种龙芸豆14。该品种早熟、稳产特性有效地缓解了高寒地区缺乏早熟品种的问题。


不同栽培基料对双孢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提高闲置育秧大棚栽培双孢菇的收入,分析了不同栽培基料组成对双孢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它处理相比,处理F3(稻秸21kg·m~(-2),玉米芯6kg·m~(-2),牛粪12kg·m~(-2),鸡粪6kg·m~(-2),尿素0.08kg·m~(-2),过磷酸钙0.90kg·m~(-2),石灰1.00kg·m~(-2),石膏粉1.35kg·m~(-2))的基料配方可以显著提高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其平均单产达到6.09kg·m~(-2)、粗蛋白含量达到42.49%、粗脂肪含量达到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