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小麦播种过程板结疏松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有效解除"旋耕播种镇压一体机"组件镇压辊在滚动过程中与表层土壤挤压形成的"鱼鳞状"板结,提升小麦抗逆节本播种保苗关键技术。通过制定技术方案,在重粘、轻粘及中壤土质的田间试验与示范,研制开发出了由支架、调节构件和疏松构件三部分组成的"小麦播种过程板结疏松装置",经播种期降雨较多年份的试用,可有效破除播种过程板结,为苗全、苗齐、苗壮提供了良好的表土微生境,符合农艺技术要求;该装置具有与"旋耕播种镇压一体机"安装拆卸简捷,生产成本低、作业效率高及机手易操作等特点。该项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旋耕播种镇压一体机"的结构与功能,拓宽了土壤适种期,为小麦抗逆节本播种保苗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小麦播种 表土板结 疏松装置 农业机械 保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年来我国冬油菜区试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我国油菜育种的发展趋势,应用2008—2014年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黄淮及早熟5个区组油菜新品种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质量在不同气候影响和不同年度间存在波动;芥酸含量黄淮区组控制的最好,长江上游区组浮动最大;硫苷含量在各区组间差异不明显,各年度间逐步降低,达到国家低硫苷标准;参试品种的含油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长江下游区组,最高含油量达到46.1%;受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各区组间油菜新品种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今后应该运用各种技术提高油菜品种含油量和抗逆性,并应用新技术保护油菜品种所有权。

关键词: 冬油菜 国家区试 主要性状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玉米杂交种在贝宁引种试验表现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中农发集团国际公司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承担的科技部玉米育种技术援助贝宁项目,于2014年引入贝宁50个中国玉米杂交种,在贝宁大雨季玉米生产季节进行试种观察。结果表明,有47个中国杂交种较贝宁对照种Missina增产,其中,洛玉2号、京科968、伟科702、百农5号这4个品种抗当地主要病害叶锈病、矮花叶病,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籽粒折合公顷产量分别为7 545,7 470,6 624,6 277 kg,分别较对照(5 132 kg/hm2)增产47%,45%,29%,22%,这4个品种可在大雨季贝宁南部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以期提高贝宁玉米产量水平。

关键词: 玉米 引种试验 中国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冷凉区春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探讨

园艺与种苗 2015

摘要:针对山西冷凉区积温低、降雨少、无霜期短的特点,介绍了春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包括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为当地春玉米生产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春玉米 育苗移栽 冷凉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特征及水胁迫条件下高粱生长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生物炭对土壤水分有效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比例(0,0.5%,1%,3%和6%(w/w))对土壤水分特征和水胁迫(相对含水量45%)条件下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物炭添加比例增加,土壤吸湿系数、凋萎湿度、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呈增加趋势,而容重降低;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的EC值,0,0.5%,1%,3%和6%处理分别为0.16,0.33,0.47,0.89,1.58mS/cm。添加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土壤的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土壤的有效水含量,但在相同含水量下土壤水的有效性降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6%处理提高了高粱叶片相对含水量,但其植株水势最低,同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净光合速率最低;0.5%处理叶水势最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较高,同时干物质累积最大,表明施用0.5%的生物炭能够改善土壤水分环境,促进水胁迫条件下高粱生长。

关键词: 生物炭 水分常数 土壤水分有效性 水胁迫 高粱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树不同树龄整形修剪

山西果树 2015

摘要:对桃树不同树龄期的整形修剪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为果农在今后的桃树栽培中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 树龄 整形修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钾对玉米生长及水、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水分和钾素是作物生长必需的2个重要因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钾及其相互作用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范围(土壤田间持水量60%~80%,K2O含量0~0.20 g/kg)内,水分和钾素均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随着灌水量、施钾量的增加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表明在水、钾管理过程中,当水分不足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增施钾肥来促进植物的生长,收到以肥促水的效果,而在钾肥供应不足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灌溉量促进植物的生长,收到以水促肥的效果。从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看,在一定条件范围内,随着灌水量、施钾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也呈增加的趋势。而就钾肥的农学效率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钾的农学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的农学效率呈下降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及钾肥的农学效率,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70%左右和施钾(K2O)0.10 g/kg是植株生长的最佳水、钾管理模式。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玉米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叶突变新基因的克隆和亚细胞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叶片表皮毛突变体是研究单子叶植物细胞分化和水稻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T-DNA标签技术获得的水稻光叶突变体(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稳定遗传)进行田间观测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分析突变体叶片毛状体类型和分布特征;并采用DNA-Walking和RT-PCR方法定位并克隆该突变体基因,通过对该基因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体叶缘无毛,叶面毛状体缺失,缺失的毛状体类型主要为宏毛(即钩毛),但种子颖壳表面毛状体正常生长,是国内外尚未报道的一种新型的光叶突变体;对T-DNA标签插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确定插入位点,表明突变体候选基因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通过基因克隆获得了c DNA序列,暂命名为GLL;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LL基因含有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有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对GLL蛋白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该蛋白有一个PEX11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表明,GLL与预测的水稻中PEX11-5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表明该基因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本研究为解析水稻及单子叶植物中毛状体发育分子机制和进行水稻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光叶突变体 GLL基因 亚细胞定位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莜麦新品种晋燕16号的选育与推广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晋燕16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农业试验站于2001年以永849为母本、晋燕6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采用大群体多代连续选择方法培育而成。2010年出圃以来,在各类试验、示范过程中,表现出抗旱耐瘠、抗病、抗倒伏、稳产、高产性能。2 a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17.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燕8号平均增产10.0%,增产点率87.5%。在山西省莜麦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5万hm2。

关键词: 莜麦 新品种 晋燕16号 选育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食用向日葵复播简约化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总结出:选用良种,机械化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优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的技术措施。关键抓住:播前水、蕾后催、放蜂促、及时收,大力推广机播,努力实现机收。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复播 简约化 栽培技术 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