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药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通过进行不同药剂拌种和包衣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结果显示,36.8%阿多福(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SC,18%福克SC和40%卫福SC对大豆根腐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种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相对防效分别为83.55%,81.48%,80.2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和对照。在大同市东王庄重病田进行的防治试验中,3种药剂的控害效果均较理想;采用36.8%阿多福(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SC大豆田根腐病发病率为2.8%,防效为95.3%;18%福克SC大豆田根腐病发病率为3.5%,防效为93.7%;40%卫福SC大豆田根腐病发病率为4.5%,防效为90.5%。表明36.8%阿多福(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SC,18%福克SC和40%卫福SC是当地大豆根腐病防治中值得推荐的3种药剂。


优质高梁种质资源的鉴选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发掘、鉴选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的优质高粱种质资源,该研究对102份高粱基础材料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及部分种质赖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参试高粱材料中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39%,含量在11.00%以上的材料有23份;赖氨酸含量最高为0.69%,含量在0.30%以上的材料有13份,占总数的12.75%.


棉花分子标记冗余性检测与评价的方法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网上数据库公布的棉花分子标记引物序列存在冗余性,至今也鲜见合适的软件同时分析一对引物的冗余性。为减少不同研究者的重复开发,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对网上序列信息的利用率,借助自主开发的能同时分析一对引物和已释放的引物间是否存在冗余性的软件SSRD1.0,利用90对前人已开发的并用该软件预测过相互间存在冗余性的SSR引物,以TM-1、海7124基因组为模板分别进行扩增、电泳、测序。结果表明软件预测和基因型水平检测有88.8%的吻合度;在Identity阈值设为50%、70%时,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水平和软件预测分别有75.0%、53.8%的吻合度。分别从软件预测、基因型、序列3个水平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这一冗余软件和冗余性预测方法是较为有效、可行的。
大型煤炭企业征地安置研究——以平朔矿区2008年征地搬迁为例
《资源与产业 》 2015
摘要:以平朔露天煤矿2008年征地农民的安置措施和农民安置后的生活状态为例,揭示大型煤炭企业安置搬迁村民的规律性。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访谈研究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搬迁安置村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征地搬迁安置总体满意;2)平朔矿在对搬迁农民依法实行土地补偿、安置补偿、住房补偿的基础上,附加提供了18~35岁的村民就业安置、外包剥离工程,以及全面、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研究结论认为:平朔矿征地搬迁安置实现了安置农民的富裕化,实现了安置农民的城市化,其原因在于大型煤炭企业征地安置机制与地方政府征地机制不同,有利于农民安置。但是,大型煤炭企业就业安置能力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与QTL检测
《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以山西农家品种大豆灰布支黑豆为父本杂交衍生的447个RIL作为供试群体构建遗传图谱,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样品中的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和Win 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进行混合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大豆苷、黄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异黄酮总含量分别受4、4、2、3、2和2对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修饰。检测到44个与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相关的QTL,与大豆苷、染料木素、黄豆苷元、大豆苷元、染料木苷和异黄酮总含量相关的QTL分别有10、9、4、7、8和6个。连续2年分别检测到与大豆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和异黄酮关联,分别位于标记区间satt430~satt359、satt038~satt570、satt197~sat_128和satt249~satt285的稳定表达QTL,可尝试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抗菌肽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养猪 》 2015
摘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类疾病,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迄今为止,传统的抗生素药物是对付这些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病原微生物对传统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而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和开发越来越困难。因此寻找新型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已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抗菌肽就成为其中最有前途的选择之一[1]。1抗菌肽的发现抗菌肽最初是从昆虫免疫后的血淋巴细胞中


2,4-滴丁酯对谷子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探明谷子生产中应用除草剂2,4-滴丁酯防除双子叶杂草的同时对谷子生长的影响程度,选择几个当地主栽品种,在喷施除草剂2,4-滴丁酯之后,对谷子的生长发育动态、生物学产量,形态指标等进行研究。结果得出:3~5叶期喷施开始至生长70天止,除草剂2,4-滴丁酯对谷子不同品种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一直存在,对根数、穗长和叶片数的影响略小,对其他指标影响较大。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调查,对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也不同,幼苗期受影响大的是根数和株高,抽穗前期受影响大的依次是风干重、侧根长、鲜重和株高,成熟期受影响大的依次是鲜重、风干重、侧根长和株高。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对2,4-滴丁酯的耐药性表现各不相同,在一定的施用浓度下水地品种表现敏感,旱地品种比较迟钝。2个处理浓度(750 m L/hm2,450 m L/hm2)在收获期对生长指标的影响无差异。以上说明谷子受2,4-滴丁酯的药害,推迟了生长,但数没有变化,量化指标受影响较大,表现为生物学产量轻、植株低。因此在使用此除草剂时,应该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建议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