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夏玉米灌浆期倒伏对产量的影响模拟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评估风雨灾害造成玉米倒伏的产量损失,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田间人工模拟倒伏试验方法,在夏玉米灌浆期,以茎秆与地面的夹角设置不倒伏(CK)、轻度倒伏、中度倒伏、重度倒伏、严重倒伏5个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倒伏后显著降低Fv/Fm,倒伏程度越重,Fv/Fm降低越大,灌浆后期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倒伏处理Fv/Fm比对照分别降低13.9%,32.8%,57.0%,78.6%;由轻到重倒伏处理的生物产量比对照减少20.6%~42.8%,产量减少33.8%~62.2%;玉米单价以当地市场价2.1元/kg计算,严重倒伏处理的纯收益为-982.4元/hm2,其余倒伏处理的纯收益为正,比对照收益减少58.3%~85.4%。说明倒伏影响了玉米籽粒发育,造成产量下降。


不同加工工艺对大豆中非淀粉多糖降解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经过不同物理法加工处理后,用黑曲霉、米曲霉和芽孢杆菌进行固态发酵,分析发酵前后大豆中戊聚糖含量和大豆相对黏度变化。结果表明,湿膨化大豆戊聚糖含量比生大豆降低了10.12%,干膨化大豆戊聚糖含量比生大豆降低了4.05%,熟大豆戊聚糖含量比生大豆降低了10.12%,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黑曲霉发酵不同工艺处理后的大豆,戊聚糖含量降低幅度最大,黑曲霉发酵湿膨化大豆后戊聚糖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36.06%,黑曲霉发酵熟大豆后戊聚糖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27.34%;黑曲霉发酵干膨化大豆后戊聚糖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33.50%;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黑曲霉发酵大豆后相对黏度降低了78.93%(P<0.01),其他菌株发酵大豆后相对黏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改变谷子常规栽培模式、试验研究集化学控制与机械化生产于一体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山西省节约劳动力投入,提高谷子品质与产量,扩大谷子种植面积,发展以谷子为龙头的小杂粮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为验证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在山西省春谷区的可行性,2012—2014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和沁县册村镇西北村,以常规种植技术为对照,对轻简化栽培技术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简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谷子的株高、穗长等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变化;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显著;但可减少用工投入84.05%,节本增效效果显著,适宜在山西省春谷区推广应用。


山西主栽小麦品种对世玛和阔世玛的耐药性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采用温室盆栽茎叶喷雾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对世玛(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30 g/L+280 g/L烷基乙基磺酸盐)和阔世玛(1.2%二磺·甲碘隆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对世玛和阔世玛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10个供试小麦品种中,对世玛耐药性最好的是良星99,最敏感的是临丰3号,其余品种位于二者之间;对阔世玛耐药性最好的是尧麦16,最敏感的是临丰3号。在对除草剂敏感的麦田选用世玛、阔世玛防除节节麦杂草时,一定要先小面积试验确定无危害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是一种不能产生有活力或可育花粉的母性遗传现象,是农作物杂交育种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花粉发育、细胞质遗传、核质互作以及时序性表达的理想材料。所以,对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从细胞学角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樱桃番茄新品种红玉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红玉是北京樱桃番茄自交系与从英国引进后分离的樱桃番茄自交系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分离,常规系选而成的优良中晚熟樱桃番茄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株高160~180 cm,植株生长势强,主茎第7~8节上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隔3片叶,每花序坐果16~20个,6~7层果;果实近圆形,果面光滑,均匀整齐;果脐小,成熟果实鲜红色;不易裂果,口感甜脆,风味浓郁;单果质量18~20 g;抗病性强、耐贮存、品质好、产量高,适宜山西省各地春露地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