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州蜜柑“僵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深入调查了温州蜜柑"僵果"病害症状和发生情况,同时从细胞结构上观察了"僵果"果皮的显微结构特征,通过进一步对试验园土壤、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僵果"病为生理性病害,是由柑橘树体缺硼引起的。通过连续两年在通山柑橘产区开展施硼肥试验和示范,实践证明,在萌芽期、花蕾期和幼果期分3次叶面喷施硼肥或在早春萌芽前土施硼肥,对温州蜜柑"僵果"病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园土壤及柑橘树体的硼元素含量均达到了正常水平,且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温州蜜柑"僵果"病的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预蛹粉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试验
《蚕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变态发育至预蛹期的家蚕制备预蛹粉及脱脂预蛹粉,并添加至饲料中饲喂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观测小鼠血糖值及基本生理状况和主要脏器指数的改变。试验组糖尿病模型小鼠饲喂添加5%家蚕预蛹粉的饲料后,其"三多一少"症状有显著改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血糖浓度均极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极显著提高,其中空腹血糖(FBG)比对照模型组小鼠下降20.38%,餐后血糖(PBG)下降39.07%;饲喂添加5%脱脂预蛹粉饲料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其控制血糖效果明显低于预蛹粉添加组。试验组糖尿病模型小鼠饲喂添加1%、5%和10%预蛹粉的饲料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模型组小鼠,分别降低了31.39%、45.89%和54.42%;5%和10%预蛹粉添加组模型小鼠的血清C肽极显著高于对照模型组小鼠,分别增加了18.97%和29.31%。试验结果显示,家蚕预蛹粉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并改善小鼠的基本生理状况和脏器指数,但总体效果略低于拜糖平添加组;脱脂后的家蚕预蛹粉的降血糖效果显著降低,提示其降血糖活性分子可能存在于脂溶性物质中。
关键词: 家蚕预蛹粉 糖尿病模型小鼠 四氧嘧啶诱导 血糖值 基本生理状况 脏器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品种鸡蛋黄中脂肪酸营养成分分析
《营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1],可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等行业[2]。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均对鸡蛋中的脂肪酸进行了系统研究[3]。我国是产蛋大国,养禽业发展迅猛。但是,目前国内不同品种鸡蛋黄中各种脂质成分的含量尚无可以查询的数据。本试验旨在比较6个品种鸡蛋黄中脂肪酸组成,为营养推荐及品种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鸡蛋黄 气相色谱 脂肪酸组成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总磷时砷的干扰消除研究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 2011
摘要:采用单一影响因素和正交因素水平研究相结合,试验不同形态砷对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磷过程的干扰、干扰的主要因素、硫代硫酸钠最佳加入量及最佳显色时间.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砷的干扰强度依次是,五价砷[As(V)]大于三价砷[As(Ⅲ)],而三价砷[As(Ⅲ)]又远远大于二甲基砷[DMAA].当As(V)浓度小于2.0 mg/L时,显色时间为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当As(V)的浓度为0.1~5.0 mg/L时,考虑到操作以及实际水样中As(V)的含量等因素,选择硫代硫酸钠0.5 mL(40 mg/mL)为最佳量1,5 min为最佳显色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年变化动态与果实品的关系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确立生产优质猕猴桃的叶片营养诊断时期,指导猕猴桃的科学施肥,试验以猕猴桃品种金农(A 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cv.Golden dragon)为试材,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猕猴桃园内猕猴桃植株的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年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中,叶片的N、K元素含量在8月前呈下降趋势,8月初逐渐回升,Ca元素含量的变化与之相反,Cu和Fe元素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B和Mn元素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Zn元素含量是升降交替性变化.K和Mn元素与果实的单果重正相关性显著,P、K、Zn元素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负相关性显著,Mg、Ca、B元素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正相关性显著.叶片N元素的适宜诊断时期为7~9月,P、Ca和Cu元素的适宜诊断时期为10月,K、Mg和Zn元素的适宜诊断时期为7~8月,Mn元素的适宜诊断时期为9~10月,Cl元素的适宜诊断时期为7~10月,B元素的适宜诊断时期为8月,Fe元素的诊断在全年均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1
摘要:对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25g/hm2肟菌酯.戊唑醇75%WG药后2d和3d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2.3%和89.4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430g/L SC、苯醚甲环唑10%WP和代森锰锌80%WP;推荐剂量为10~15g/667m2。
关键词: 肟菌酯·戊唑醇75%WG 辣椒炭疽病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绵羊mtDNA D-loop区的长度异质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用PCR技术扩增藏绵羊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时,发现藏绵羊群体中存在个体间和个体内的mtDNA长度变异现象。DNA测序表明,长度变异发生在mtDNA D-loop区靠近tRNApro220~520 bp的位置,由该区域75 bp的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数目的差异造成。在检测的27个个体组成的藏绵羊群体中,四个串联重复的个体有23个,占总群体数的85.2%;三个串联重复的个体有3个,占11.1%;既有三串联重复又有四串联重复的异质性个体有1个,占3.7%。线粒体DNA异质性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