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对棉花应用增效缩节胺封顶效果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棉花施N对DPC~+(1,1-二甲基哌啶鎓氯化物;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化学封顶效应的影响,以新陆早53号为材料,于2013—2014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N量对棉花株高和果枝数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棉花的产量。中N(300kg/hm2)处理子棉产量最高,较低N(150kg/hm~2)和高N(450kg/hm~2)分别增加23.5%和6.6%。棉花株高和果枝台数随DPC~+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剂量DPC~+的株高较CK增加4.8~11.6cm,果枝数增加3.8~4.6台。中剂量(750mL/hm2)DPC~+处理的平均产量与CK基本持平,高剂量(1 050mL/hm~2)略有降低,低剂量(450mL/hm~2)的较CK降低6%~9%。中N中剂量DPC~+的产量是所有处理中(包括CK)最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干物质向经济器官的分配较多。低N和高N量下,分别以低剂量DPC~+和高剂量DPC~+的产量相对较高。施N量和DPC~+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棉花生产中需要根据N肥用量确定适宜的DPC~+剂量进行化学封顶。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增效DPC(DPC+) 化学封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河子地区寄生性杂草菟丝子的种类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石河子市及周边植物地区上寄生性杂草菟丝子的种类,为其科学防除、有效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在石河子市内及其周边不同寄主上采集菟丝子茎、花和成熟、饱满的种子,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及ITS、rbc L、trn L-F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ITS、rbc L、trn L-F序列分析结果将37份菟丝子样品鉴定为2个种,分别为单柱菟丝子(Cuscuta monogyna)和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结论】单柱菟丝子和田野菟丝子是新疆石河子地区的主要危害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层膜日光温室设计及其热性能测试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设计建造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冬季生产的现代双层膜日光温室,其特点是有内外两层支撑骨架和覆盖系统,测试了该温室在冬季无保温被覆盖、通风口关闭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并与普通单层膜日光温室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层膜日光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土壤平均温度、最低气温和最低土壤温度的最低值较单层膜日光温室分别提高了2.1℃、1.7℃、3.7℃和1.8℃,较室外分别提高了12.4℃、0.9℃、18.5℃和0.9℃。在雪天、晴天、阴天和雾霾天等典型天气,双层膜日光温室较单层膜日光温室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0.4℃和1.4℃,较室外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提高了3.0℃和9.7℃。研究表明,与单层膜日光温室相比,双层膜日光温室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有明显提高,室内温度较稳定。该研究为双层膜日光温室建造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基因GhWRKY40-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棉花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WRKY转录因子通过激活下游一系列抗逆应答基因的表达而提高植株的综合抗性。本研究旨在研究WRKY转录因子在陆地棉中的功能。【方法】通过基因芯片筛选鉴定出1个逆境诱导的陆地棉WRKY转录因子基因,由于此基因编码蛋白含有1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且与拟南芥At WRKY40具有较高相似性,故命名为GhWRKY40-1。采用电子克隆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获得GhWRKY40-1基因c DNA全长,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及结构与功能预测。【结果】GhWRKY40-1的开放阅读框为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5.78×103,等电点为8.39。GhWRKY40-1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RT-PCR结果表明,GhWRKY40-1受甘露醇诱导上调表达。【结论】推测GhWYKY40-1可能参与干旱胁迫应答反应,并且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分析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验证其抗逆生物学功能以及揭示棉花非生物胁迫抗逆机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研究复混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选用4年生密植骏枣为对象,以5-氨基乙酰丙酸、赤霉素和脲型细胞分裂素为材料进行复配7个配方,调查分析其在盛花初期喷施后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果实形态特征、产量以及品质特征。【结果】(1)5-ALA与GA_3混合使用时,GA3浓度越高,IAA和CTK的含量越高;相同浓度的5-ALA、GA_3与不同浓度的CPPU组合使用时,幼果初期的IAA含量逐渐升高,且CPPU浓度越高,IAA的含量越大,越有利于坐果。(2)较高浓度5-ALA显著降低了红枣果实内源激素IAA和CTK的含量,但提高了IAA/ABA的比值,促进果实内部激素水平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减少红枣生理落果。(3)果实单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0.24%和20.89%;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3.85%和38.00%;降低了总糖和总酸的含量,但糖酸比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9.35%和19.07%。【结论】故在枣树盛花初期间隔7d喷施2次20μl/L 5-ALA或5μl/L 5-ALA+5μl/L GA_3+15μl/L CPPU均有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对新疆部分向日葵自交系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划分及聚类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序列位置标签(Sequence Tagged Site,STS)为一段短的DNA序列,在其生物染色体上只出现一次,适宜于作为作物基因组的一种地标。【方法】研究随机选取向日葵500对序列标签位点SSR引物,利用其中62对具有多态SSR标记对136份新疆食葵和油葵自交系进行PCR多态扩增和筛选。【结果】62对序列标签位点SSR标记在136份向日葵中扩增表现稳定多态,占所选引物数量的12.4%,扩增产物条带清晰、稳定和易读。136份向日葵群体基因型依据△K的变化,可以分为2大类群。其中73份油葵自交系材料中,70%自交系材料被分配到第1大群,油葵资源材料主要归类在第1大群。30份油葵保持系中只有4份保持系被分配到第2大群,其余保持系均在第1大群。而在43份油葵恢复系中有25份分配到第1大群,其余分配到其它群中,表明油葵恢复系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在55份食葵自交系中,仅有21%食葵被分到第1大群,食葵资源材料主要属于第2大群。【结论】食葵的遗传多样性较油葵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食葵和油葵资源材料间有部分基因相互交叉渗透,为新疆向日葵核心种质的构建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产香酵母菌的分离及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疆伊犁传统发酵乳品中筛选出8株具有优良产香能力的酵母菌,通过对其产醇能力、产酸能力、生长曲线的测定,最终得到2株产香酵母。经26S r DNA鉴定,Yt1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b5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这2株酵母麦芽汁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这2株酵母菌的麦芽汁发酵液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类和酯类,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最终筛选出2株产生挥发性成分较多的酵母菌Yt1和Yb5,对这2株酵母进行耐盐性、耐酸性发酵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不同属的酵母具有良好耐酸性、Yb5的耐盐性较好。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品 产香 酵母菌 26S rDNA 发酵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wnt基因家族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成虫的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wingless-type 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MMTV)integration site family,wnt]成员wnt1、wnt2、wnt4、wnt5、wnt11A和wnt11B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原头节和成虫的m RNA差异转录及组织分布。方法用SYBR GreenⅠq RT-PCR方法检测wnt1、wnt2、wnt4、wnt5、wnt11A和wnt11B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成虫的m RNA相对转录情况。用RNA荧光探针以全量组织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个基因在原头节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wnt1和wnt2基因m RNA在原头节和成虫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0、1.49和1.00、2.53,在成虫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原头节的1.49倍(P>0.05)、2.53倍(P<0.05)。wnt4、wnt5、wnt11A和wnt11B m RNA在原头节和成虫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0、0.04,1.00、0.03,1.00、0.07和1.00、0.97,在原头节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成虫的25.00倍(P<0.01)、33.33倍(P<0.01)、14.29倍(P<0.01)和1.03倍(P>0.05),原头节和成虫间wnt4、wnt5、wnt11A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wnt11B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全量组织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原头节中,wnt1主要分布于表皮组织,wnt2主要分布于吸盘部位,wnt4主要分布于吸盘和顶突部位,wnt5、wnt11B主要分布于吸盘和表皮,wnt11A主要分布于顶突和小刺。结论 wnt2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m RNA相对转录水平高于原头节,wnt4、wnt5、wnt11A在原头节的m RNA相对转录水平高于成虫,6个wnt基因均分布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前端区域。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wnt基因家族 原头节 成虫 差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盘式开沟机作业功耗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土壤条件和工作参数对圆盘式开沟机作业功耗的影响规律,该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土壤-开沟刀盘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中的显示动力模块LS-DYNA对开沟刀盘土壤切削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开沟刀盘在土壤切削过程中功率消耗的变化规律。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土壤坚实度、刀盘转速和开沟深度对圆盘式开沟机作业功耗的影响规律,得出影响作业功耗的因素主次顺序是土壤坚实度>开沟深度>刀盘转速。采用多变量单目标优化方法,建立关于土壤坚实度、刀盘转速和开沟深度的作业功耗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功耗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当土壤坚实度为120 N/cm~2,刀盘转速为225 r/min,开沟深度为405 mm时,作业功耗最小为32.4 k W。通过土槽试验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5.68%,作业功耗模型和优化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圆盘式开沟机选择节省功耗的参数组合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文冠果阶段性耗水规律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文冠果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规律,以2年生盆栽文冠果为研究对象,用称重法研究了文冠果在2015年7-9月的耗水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文冠果的日耗水量和月耗水量总体表现的趋势是T1(适宜水分)>T2(轻度干旱)>T3(中度干旱)>T4(重度干旱),耗水量在各月的分配规律为:7月>8月>9月。日耗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文冠果日耗水量与日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但与平均风速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水分含量对文冠果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较大,T2(轻度干旱)处理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P<0.05),如与T1相比,可提高55.8%,而T3和T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4处理下文冠果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