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苦荞中黄酮微波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利用微波提取法研究苦荞中黄酮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270 s+60%乙醇+1∶20(W∶V)固液比+振荡提取温度80℃,提取效果好。并对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种的苦荞中黄酮含量进行分析,证明3~4叶期黄酮含量明显高于5~7叶期,始花期高于盛花期;九江苦荞的黄酮含量高于会宁苦荞和凉荞1号,是提取黄酮的理想材料,适宜做苦荞茶。

关键词: 不同生长期 苦荞麦 黄酮 微波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梨新品种—甘梨早6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梨早6以四百目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果实宽圆锥形,平均单果质量238g,果皮细薄、绿黄色,果肉细嫩酥脆,汁液多,石细胞少,果心极小,味甜,具清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2.0%~13.7%。兰州地区果实7月下旬成熟,比早酥早25d左右。经多年区试表明,该品种具有结果早、丰产性强、适应性广、树体矮化、极早熟等特点,是优良的极早熟梨新品种。

关键词: 杂交种 甘梨早6 极早熟 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夏菜洋葱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河西走廊自然资源优越,特别适合发展高原夏菜。近年来随着当地脱水蔬菜等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兴起,以及西菜东调蔬菜基地的建立,洋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东南亚等国,产品供不应求,种植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生产中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病虫害普遍发生,产量不高,影响了该产业的持续发展。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洋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高原夏菜 洋葱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光合色素的变化及与品种耐性的关系

中国蔬菜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12个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为试材,模拟日光温室低温弱光逆境,研究了12个辣椒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与品种耐低温弱光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15℃/5℃(昼/夜)、光照强度100μmol·m-2·s-1处理使辣椒叶片的Chla、Chlb、ChlT含量降低,但降低值与辣椒品种耐低温弱光性强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低温弱光处理5d的Chla/b相对于处理前的相对增加值与辣椒品种耐低温弱光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的Car含量降低,Car/ChlT显著减小,Car含量越低、Car/ChlT越小或其相对于处理前的降低值越大,则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越强。

关键词: 辣椒 低温弱光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耐低温弱光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加工太阳能脱水干燥设施研究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08

摘要:本文对太阳能资源在农产品加工脱水干燥中的应用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就该课题对苹果加工中集成研究的太阳能脱水设施结构设计、太阳能加热干燥原理等做了阐述。

关键词: 太阳能 脱水 苹果加工 干燥设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蝶类新记录

甘肃林业科技 2008

摘要:记述甘肃省蝶类新记录23种,隶属于5科22属,其中:蛱蝶科16种,眼蝶科2种,弄蝶科1种,灰蝶科和粉蝶科各2种。

关键词: 种类 新记录 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砂田瓜菜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08

摘要:旱砂田也叫"压砂地",是地表铺盖了一层厚6~15cm卵石夹粗砂(石砂田)或全部是细沙(绵砂田)的田地,多见于我国西北无灌溉水源的干旱地区。采用砂田栽培,可在年降水量200~300mm的干旱条件下仍然获得作物的丰收。近年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4号”

农村百事通 2008

摘要:"甘啤4号"是甘肃省农科院选育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一、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市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08

摘要:文章针对兰州市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战略对策,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高新农业科技创新,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和完善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融资模式。

关键词: 高新农业技术 产业化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抑芽剂基料的筛选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分别用PLT、HXPLT、HMT、GZT、GLT等5种基料配制马铃薯抑芽剂,观察研究了其对马铃薯休眠后发芽的抑制效果和贮藏期的失重情况,结果表明,各制剂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抑制发芽的作用,芽长≥1 mm的芽率占总出芽率的比率均在10%左右,而对照高达75.9%。其中以HXPLT为基料的抑芽剂抑芽效果最好;以HXPLT和HMT为基料的抑芽剂处理的马铃薯的失重率较低。综合权衡抑芽率、失重率等因素,以选用HXPLT作为马铃薯抑芽剂基料比较理想。

关键词: 马铃薯 抑芽剂基料 抑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