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9个木薯品种酒精加工特性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是非洲和部分南美洲国家居民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也是酒精加工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由于不同木薯品种其加工利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酒精加工过程的酒精产率。对9个木薯品种块根的淀粉和酒精加工特性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6个检测指标可以分为5个评价因子,根据F1和F22个因子将9个品种进行分类,且SC6、SC8和SC93个品种自成一类,并获得5个因子的评价得分,其中SC8在F2因子即淀粉加工特性因子中的得分最高,达到2.49,说明SC8的酒精加工特性主要受到块根淀粉加工特性影响,这为选育不同加工类型木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绩效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企业绩效,促进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基于对海南省12家主要从事鲜销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调查数据,归纳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企业在内部管理与客户服务方面的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但人力资源与信息化的建设比较落后,成为制约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企业绩效提高的主要因素。12家企业的整体绩效相对较高,但部分企业的资源利用未达到最优水平,大部分企业的发展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振动超微粉碎对毛竹笋干物化特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毛竹笋粉碎后作为食品辅料的可行性,该研究以毛竹笋干为原料,通过高频振动超微粉碎处理,研究振动超微粉碎技术对毛竹笋干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为竹笋超微粉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毛竹笋干粗粉经振动研磨30、60 min后可获得平均粒径约为18.67和10.35μm的超微粉,所得超微粉色泽更均匀,更白亮;2种超微粉的休止角和滑角均变大,松装密度由0.372 g/mL减小到0.273和0.255 g/mL,振实密度无显著变化,压缩度增大近1倍;2种超微粉的持水力、持油力有不同程度减小,溶胀度减小,但溶胀速度大幅增加,平均粒径10.35μm的超微粉粉在15 min时溶胀度可达3.63 mL/g,而平均粒径为298μm的竹笋粗粉仅0.97 mL/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NAC24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巴西橡胶树为实验材料,从橡胶树胶乳cDNA中克隆了NAC转录因子基因(HbNAC24)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并通过酵母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转录激活活性分析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1)HbNAC24基因ORF为1 167bp,编码388个氨基酸,在N端第7~174氨基酸之间含有一个典型的NAC结构域。(2)酵母实验表明,HbNAC24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转录激活区在高度变异C端,具备了NAC转录因子的基本特征。(3)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NAC24蛋白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中的TIP亚族。(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发现,HbNAC24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割胶和茉莉酸(JA)处理均能够诱导HbNAC24表达上调。研究认为,HbNAC24基因可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过程。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NAC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转录激活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大戟科作物嫩茎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4种扦插能力差异较大的大戟科作物嫩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一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对探明大戟科作物的扦插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苯酚法测定嫩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采用考马斯亮法测定嫩茎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石蜡制片、高碘酸-锡夫染色法检测各种嫩茎淀粉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木薯品种‘华南5号’(易扦插)、小桐子品系‘无系性1号’(易扦插)、木薯野生近缘种‘WH14’(难扦插)嫩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同时前两者淀粉含量也较高,而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难扦插)嫩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最低。‘WH14’、‘华南5号’嫩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无性系1号’、‘热研7-33-97’最低。高碘酸-锡夫染色发现4种作物嫩茎的淀粉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无性系1号’嫩茎皮层、韧皮部贮藏大量的淀粉,‘华南5号’初生木质部贮藏大量淀粉,而‘热研7-33-97’、‘WH14’嫩茎只在韧皮部中含有极少量淀粉。上述结果说明大戟科作物嫩茎的高含量淀粉在扦插生根中起重要作用,而其蛋白质含量与扦插生根难易程度不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泛素结合酶基因HbUBC5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先前获得的EST序列,从橡胶树中克隆了1个编码泛素结合酶的基因HbUBC5。HbUBC5 cDNA长度为567 bp,编码185个氨基酸;HbUBC5在基因组中序列长度为2 441 bp,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HbUBC5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植物泛素结合酶E2的结构特征,包含1个保守的UBC结构域和1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活性位点,和其他植物中的E2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对HbUBC5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含有众多应答激素和胁迫信号元件。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bUBC5在树皮的表达量最高,在花中的表达量次之,在胶乳和叶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乙烯诱导能显著上调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HbUBC5能对乙烯做出响应,推测其可能参与了乙烯利刺激橡胶树产生副作用的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标记分析咖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引物筛选获得18条RAPD多态性引物,利用该引物对72份咖啡种质资源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4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6条,多态性位点为84.6%。运用UPGMA方法构建了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632的水平下可将72份资源聚为3个大类,其中A类群包含了所有的中粒种资源(Coffea canephora Pierre)及一份由云南德宏所选育的中小粒种杂交种(阿拉伯斯塔),共34份咖啡种质资源;B类群包括了6份查理种(Coffea excelsa Chevalier)和大粒种(Coffea liberica Bull ex Hiern);C类群由小粒种(Coffea arabica.Linne)咖啡组成。结果说明咖啡种质的遗传关系种间容易划分,在种的分类水平上存在遗传关系多样性,部分资源的分类学地位与地理来源无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特性及其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保水剂不同用量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采用模拟干旱的方式进行测定,同时研究了保水剂能够发挥作用的土壤水分条件。盆栽模拟试验表明,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可以增加20.49%~50.82%的土壤含水量,为甘蔗在干旱条件下提供水分,缓解其所受到的干旱胁迫。在控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的甘蔗其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质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和脯氨酸的含量比对照低。保水剂每667 m2施用量为3.0 kg时,其效果较好。保水剂可以通过延缓水分蒸发维持湿润的土壤环境,从而达到抗旱效果;但保水剂不是供水剂,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时,应同时采用其他抗旱措施进行抗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