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海南岛2种森林类型地下水微生物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不同森林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及环境驱动因素,为热带森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海南岛热带雨林和橡胶林2种森林的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结果表明:1)热带雨林与橡胶林地下水微生物群落构成存在明显差异,古菌群落方面,橡胶林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占比极显著高于热带雨林(P<0.001),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则显著低于热带雨林(P<0.05);细菌群落中,橡胶林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略高于热带雨林,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则低于热带雨林(P<0.05);真菌群落中橡胶林子囊菌门(Ascomycota)显著高于热带雨林(P<0.05),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极显著低于热带雨林(P<0.001)。2)热带雨林的地下水微生物α多样性高于橡胶林,从热带雨林到橡胶林古菌群落的α多样性极显著降低(P<0.001),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显著升高(P<0.05)。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揭示,海南岛橡胶林和热带雨林地下水微生物β多样性具有极显著差异(古菌:R=0.666,P=0.001;细菌:R=0.519,P=0.001;真菌:R=0.384,P=0.001)。3)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海拔和氧化还原电位分别是影响古菌群落、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大气压、重碳酸盐和海拔对地下水微生物β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海拔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关键词: 热带森林 地下水 微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恒粘剂对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橡胶在贮存、运输过程中橡胶分子链上的醛基发生缩合反应,导致其塑性初值、门尼粘度等指标逐渐上升,塑性保持率逐渐下降,使得天然橡胶的塑炼、混炼等工序难度增加,胶料耐氧老化性能降低。为了减少天然橡胶分子链上的醛基缩合,需制备粘度恒定的天然橡胶。本研究采用烷基酰肼化物(OP)溶液浸泡微生物凝固的天然橡胶,分析OP溶液浓度、湿胶片浸泡时间对天然橡胶理化指标、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以及贮存过程中天然生胶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门尼粘度硬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生胶塑性初值、门尼粘度随着OP溶液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塑性保持率则相反。加速贮存过程中,不同浓度OP溶液浸泡的天然生胶塑性初值、门尼粘度均增加,而其塑性保持率下降;随着OP溶液浓度的增加,天然生胶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门尼粘度的硬化值逐渐减小;OP溶液浓度≥0.5%,天然生胶塑性初值、门尼粘度的硬化值≤5;湿胶片浸泡时间对天然生胶的理化指标及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门尼粘度的硬化值影响不明显。与对照样品(P0)相比,0.5%浓度OP溶液浸泡的天然橡胶(P7、P8、P9),其混炼胶的扭矩差值ΔM略高,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4.5%~14.2%、3.0%~8.5%;此外,湿胶片浸泡时间对其混炼胶的扭矩差值ΔM及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影响显著。OP溶液对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恒粘效果,0.5%浓度OP溶液浸泡的天然橡胶物理机械性能优异,且该生产工艺简单,不会造成恒粘剂的浪费以及生产车间、周边环境的污染,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关键词: 恒粘剂 烷基酰肼化物 微生物凝固 物理机械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产地凯特杧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产地杧果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差异,为不同品种杧果合理种植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以该区域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镇、四川攀枝花市仁和镇和金江镇凯特杧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品质指标与香气组分,包括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多酚、总黄酮、儿茶素、类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个产地凯特杧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多酚、黄酮、类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和香气成分含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镇果实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多酚、黄酮、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江镇果实含量最低。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品质综合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镇、攀枝花市仁和镇、攀枝花市金江镇。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产地 凯特杧 维生素C 游离氨基酸 萜烯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Ca2+-ATPase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Ca2+-ATPase是植物中重要的Ca2+外排通道,对于维持细胞稳态、诱导植物对胁迫的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香蕉A基因组中Ca2+-ATPase家族成员进行分析,检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验证基因功能,为探究香蕉耐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基因家族名称并结合拟南芥和水稻Ca2+-ATPase序列,在香蕉基因组数据库中BLAST香蕉A基因组中该家族成员;利用Pfam、ExPASy、Cell-PLoc、NCBI、MEGA-X、TBtools等在线网站或软件,预测分析香蕉Ca2+-ATPase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等;采用qRT-PCR技术该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对关键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验证和原核表达分析。【结果】在香蕉A基因组鉴定到20个Ca2+-ATPase家族成员,其中,有13个MaACAs和7个MaECAs;蛋白理化性质分析显示,Ca2+-ATPase含有6—11个不等的跨膜结构,编码857—1 103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MaACAs可能定位在细胞质膜、叶绿体、内质网及液泡膜上,MaECAs均定位于内质网膜;保守基序高度一致,除MaACA13外均含有该家族特有的4个保守结构域;含有光、激素、防御和应激等响应元件。qRT-PCR结果表明,100 mmol·L-1 NaCl处理巴西蕉细胞,除MaECA3外,Ca2+-ATPase基因家族其他成员在处理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其中MaACA5和MaACA10的上调幅度较大,并且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均受Ca2+影响。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aACA5和MaACA10定位在细胞质膜上;重组质粒pET28a-MaACA5、pET28a-MaACA10和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后的重组菌株在800 mmol·L-1 NaCl、800mmol·L-1甘露醇和50℃高温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优于对照菌株。【结论】在香蕉A基因组中鉴定到20个Ca2+-ATPase家族成员,基因结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包含激素、防御和应激相关的响应元件;筛选到与香蕉耐盐相关的基因MaACA5和MaACA10。

关键词: 巴西蕉 盐胁迫 钙离子 Ca2+-ATPase 表达分析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及抑菌活性时空特异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成熟期(花后29、47、73 d)果皮(P1~P3)和种子(S1~S3)挥发油的得率、代谢组与抑菌活性。采样时种子颜色分别为绿色、浅褐色、黑褐色。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同时测定抑菌活性,最后通过谱效关联分析筛选抑菌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极显著高于果皮。代谢组学共鉴定到代谢物125个,果皮和种子代谢物种类相似,均以萜类为主,但含量差异显著,果皮中含氧二萜烯类代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种子。层次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皮和种子显著分离,且随着成熟分离扩大。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到组间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metabolites,DAM)124个。在花后29、47、73 d,果皮与种子间DAM分别有91、94、96个,均以含氧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含氧倍半萜烯类为主。对DAM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通路多与抗逆性有关,可能影响抑菌活性。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果皮对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显著高于种子。谱效关联分析筛选到果皮抑菌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30个,以含氧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含氧倍半萜烯类为主。综上,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和抑菌活性具有显著时空特异性,突出了果皮作为中药废弃物具有潜在利用价值,并为草豆蔻在食品、药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豆蔻 果皮 种子 挥发油 代谢组 抑菌活性 农业废弃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的光合表型与叶片表征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季节性干旱是限制甘蔗生产的重要因素,快速无损的表型辅助育种手段能够在耐旱甘蔗新品种的早期筛选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桶栽方式开展3个商业主栽品种和10个自主选育甘蔗新品种的干旱胁迫与复水试验,对复水前后功能叶片光合表型的拟合参数与植株叶片表征进行测定与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耐旱甘蔗品种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热甘16117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表型优于ROC22和桂柳05136,但在复水后的单叶光合潜力(JP)却远不及后两者。卷叶能够大幅减小干旱胁迫下叶片受光面积,从而降低因光合电子传递受限引起的光损伤,卷叶数越多的品种,黄叶数相对越少,复水后植株恢复情况越好。干旱胁迫指数(δ)和卷叶数占比可用于衡量甘蔗耐旱性强弱,但复水后的光合能力(PC)才是甘蔗耐旱性评价更可靠的指标,热甘1997可作为甘蔗耐旱新品种。

关键词: 甘蔗 耐旱 干旱胁迫 复水 光合表型 叶片表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四烯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花生四烯酸(AA)是动物体内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水产动物必需的营养素。AA主要集中在细胞膜中,在生物体内通过三条关键的代谢通路发挥作用。AA参与了水产动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生长、繁殖、组织发育、增强精子和卵子的活力、提高幼苗的品质、免疫调节反应、增强抗应激能力,并对骨骼发育具有积极作用,从而提升了水产动物的整体品质。文章主要介绍了AA在生物体内的合成与代谢机制,总结了近年来在饲料中添加AA对鱼类、甲壳类等水产动物生长、存活、组织发育、免疫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为AA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合成与代谢 水产动物 生理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载速度下巴厘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对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菠萝采收、加工设备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为减轻菠萝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菠萝果皮为研究对象,根据菠萝生长规律将果皮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选取2、5、10、20、50 mm/min等5个加载速度对菠萝不同部位进行穿刺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不同加载速度、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穿刺压头截面对果皮穿刺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果皮中部穿刺强度最低,下部穿刺强度最高;压头截面与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负相关极显著(p<0.01),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正相关极显著(p<0.01),压头截面与穿刺部位对穿刺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由此得出结论:果皮穿刺强度与压头截面、穿刺部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加载速度与穿刺强度呈不相关关系。

关键词: 菠萝果皮 加载速度 压头截面 穿刺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墨脱野生牧草资源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价

饲料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墨脱野生牧草资源的营养价值。试验采集了西藏墨脱地区的100种野生植物,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灰色关联度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野生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为6.86%~27.00%,粗脂肪(EE)含量为7.63%~20.73%,粗纤维(CF)含量为10.61%~32.9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为25.12%~59.8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13.61%~45.72%,磷(P)含量为0.07%~0.49%,粗灰分(Ash)含量为3.56%~27.04%,相对饲喂价值(RFV)为91.72~288.03。由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加权关联度排名前4的品种为:大豆(0.747 7)>金荞麦(0.731 1)>杖藜(0.713 2)>野茼蒿(0.647 7)。研究表明,试验筛选出的优良牧草,可为后续西藏野生牧草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野生牧草 资源利用 营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斯油梨果实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油梨炭疽病病原菌并筛选合适杀菌剂,在海南省儋州收集哈斯油梨在储存期间疑似炭疽病的油梨果实,对病果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鉴定其种类,依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9种杀菌剂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与多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4个分离菌株均为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对油梨果实有强致病力。供试9种杀菌剂中,咪鲜胺对油梨炭疽菌的毒力最强,平均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0.11 mg·L-1;其次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吡噻菌胺和多菌灵,平均EC50值为2.09~4.29 mg·L-1,即这6种杀菌剂对油梨炭疽菌有明显抑菌效果,可作为防治油梨炭疽病的候选药剂。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油梨果实炭疽病的管理及防治策略的制订。

关键词: 油梨 采后病害 炭疽病 病菌鉴定 杀菌剂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