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SCI(精确检索)
115条记录
基于高分1号影像的森林植被信息提取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实时最新森林植被信息的提取是林业航空植保作业的必要前提。论文以安徽省蚌埠市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基于高分1号卫星遥感数据在亚热带农林植被混合地区的森林植被信息提取。根据植被物候信息差异选择了提取森林植被信息的5个关键时期高分影像,采用分区决策树方法监测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和面积信息,并与未分区决策树法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区决策树法和未分区决策树法对于大中尺度森林植被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均优于85%。但分区决策树森林植被提取总体精度达到90.72%,较未分区决策树法提高3.80%、4.65%,Kappa系数达到0.81,较未分区决策树法提高约0.07~0.10,结合植被物候信息的分区决策树森林植被提取法好于未分区决策树法,能够满足林业航空植保作业的精度需求。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宽覆盖、短重访周期的高分1号影像,对于大区域的林业航空植保当年最新森林植被信息的提取表现出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 航空植保 森林植被 高分1号 决策树 多时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是基于各类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服务业在服务观念、服务技术、服务流程、服务产品、服务方式、专业化程度、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与创新,以更好地将信息、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引入农业行业;它具有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基础、创新周期短、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形成了共享经济、专业化服务、平台化服务、产业融合服务、服务主体升级等典型服务模式。而各类服务主体的需求,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农业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是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国家政策、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技术进步则构成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外生动力,两者共同成为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互联网带来的主体、技术和资本的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的跨界融合、资源高效配置和新型业态是推动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在机理。要正视农业服务业创新的战略意义,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服务业 现代农业 产业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内涵、提升机理与策略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基于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新型城镇化特点,界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特征及体系构架,剖析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外生动力,为其提供条件支撑,推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精准把握农村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立体化、传播受众个性化以及传播效果精准化等特点,加快搭建包含信息供给能力、信息传播效果及信息受体能力的农村信息传播能力体系框架;进一步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供给渠道拓宽、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推进农村信息传播能力提升。

关键词: 农村信息传播能力 内涵 机理 策略 新型城镇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时代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新内涵、新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前沿技术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驱动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新形式,创新性地提出"互联网+"环境下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新内涵,深入剖析在与互联网跨产业、跨领域、跨业务结合以后,现代农业服务业展现出高增值性、高渗透性和强外部性的新特征。重新梳理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分类,着重分析利用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智能处理和优化决策等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理,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服务业 转型升级 动力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研究目的:服务于自然资源综合监管以及全国国土空间的多级综合动态监测,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优选具有国土空间代表性的典型县域监测样点,使得选取的每个样点县均能同时代表某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空间、城乡建设空间和生态保育空间,形成国土空间监测网络优化布局方案,为构建国土空间监测网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分县数据,结合自然本底、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空间采样数据集;采用土地垦殖率、城乡建设强度、生态覆盖度三个指标表征国土空间类型,选择与其相关性较大的自然、社会经济指标作为辅助变量,采用重复二分聚类方法进行国土空间分区;根据监测点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空间类型、城乡建设空间类型、生态保育空间类型的代表性,以及地理空间分布的均匀性,设定多目标优化函数,采用多路空间模拟退火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从全国县域单元中优选出能够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生态保育空间均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县,形成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备选方案;基于专家知识,充分考虑管理实践对监测样点布设的现实要求,从多套理论方案中优选出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优选出34个县域监测样点,形成了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布局参考方案。研究结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日益增强,国土空间格局正在发生剧烈演变。为动态获取国土空间变化信息,掌握国土空间演变规律,及时制定国土空间优化调控策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亟需加快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土空间多级综合监测网络。本文面向全国国土空间监测网络建设优选出的34个县域监测样点,能够以最少的样本数量实现对主要国土空间类型的全面覆盖,可为全国国土空间监测网络优化布局提供参考。同时,研究提出的国土空间分区和监测样点优化布局方法可为重点区域国土空间监测网络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国土空间 监测网络 布局优化 多目标优化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郊农户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基于京郊36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及访谈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和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户已经认知到水资源紧缺问题,并且愿意接受节水型结构调整,但仍存在诸多顾虑;农户结构调整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节水态度、宣传培训工作等多面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因素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北京进一步完善农业节水政策,顺利实施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 农户意愿 京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种地被植物耐汽车尾气评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采用试验地对比法,通过测定两个试验地点14种地被植物叶片的叶液pH、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评价其汽车尾气耐受性。结果表明:14种植物对汽车尾气的耐受性可分为三个水平,披针叶苔草、马蔺、狼尾草和青绿苔草耐性最强,大叶黄杨、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耐性最弱,月季、景天三七、芒、金娃娃萱草、蓝赖草、大叶黄杨、荷兰菊和麦冬居中。披针叶苔草、芒、狼尾草、青绿苔草、马蔺、金娃娃萱草和蓝赖草7种植物叶液pH偏碱性,荷兰菊、麦冬、月季、景天三七、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和紫叶小檗7种植物叶液pH偏酸性;根据叶片受损伤程度(MDA含量)可以将植物分成三组,其中紫叶小檗、蓝赖草、麦冬和月季最大,大叶黄杨、芒、金娃娃萱草、荷兰菊和披针叶苔草中等,青绿苔草、马蔺、狼尾草和景天三七最小;芒、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和荷兰菊5种植物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强。

关键词: 地被植物 汽车尾气耐性 叶液pH值 丙二醛 细胞膜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草本植物间作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草本植物间作对空心菜Cd吸收效果及污染土壤中Cd移除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空心菜茎叶Cd消减率与土壤中Cd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空心菜在Cd污染土壤中单作及与10种草本植物(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黑麦草,苦卖菜,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间作的Cd积累效应与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对空心菜茎叶与根中Cd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空心菜与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间作后,空心菜茎叶Cd含量显著降低,空心菜茎叶Cd的消减率分别达到34.0%、35.8%、34.3%;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及紫云英与空心菜间作对空心菜茎叶Cd吸收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间作的不同草本植物对土壤中Cd的吸收间有显著差异,地上部Cd含量范围1.81~12.87mg/kg,最大相差7.1倍;不同间作植物茎叶中Cd含量大小为:苦荬菜>菊苣>苏丹草≈黑麦草>高丹草≈狼尾草>紫花苜蓿≈籽粒苋>三叶草≈紫云英.不同草本植物与空心菜间作对土壤Cd移除率为0.35%~1.49%,其中,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对土壤Cd的移除率分别达到1.46%、1.49%和1.48%;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间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空心菜Cd含量,同时对污染土壤中Cd具有较高的移除率,在Cd污染农田土壤的间作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间作 空心菜 草本植物 农艺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3~2014年中国种植业产值增长及贡献因素分析

地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基于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从全国和省域2个尺度研究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值、增加值率、价格变化等因素对2003~2014年中国种植业增加值的影响方向与程度,以期为农业政策调整和差别化的种植业生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12 a间种植业增加值增加了25 608.4亿元;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提升、单位面积产值的快速增加叠加上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稳定增长,导致研究期间种植业增加值的明显上升;种植业增加值呈现"北进中移"的发展趋势,长江中下游区、黄淮海区、西南区等省域的种植业增加值明显增加。(2)各因素对各省域种植业增加值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明显提升和单位面积产值的快速增加是大部分省域种植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稳定增加也起到比较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新疆和内蒙古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正向效应明显,北京、上海和浙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负向效应明显;东部沿海省域和直辖市增加值率的负向效应比较明显。

关键词: 种植业增加值 作物比例 作物单产 作物价格水平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现实题材纪录片中乡愁意蕴的表达——以《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为例

电视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村现实题材纪录片《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走入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展现乡愁、故乡风景意象载着乡愁、丰富意味的细节让人深思乡愁、质朴平实的节目气质契合乡愁,实现了对新时期东北农村乡愁意蕴的表达。

关键词: 《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 农村现实题材 纪录片 乡愁 意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