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在栉孔扇贝不同器官的感染状况
《高技术通讯 》 2003 EI CSCD
摘要:应用超薄切片、负染电镜技术以及ELISA对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发病的栉孔扇贝之外套膜、鳃、肝胰腺、肾、肠、及闭壳肌等主要器官急性病毒性坏死症 (AcuteVirusNecrobioticDisease,AVND)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了研究。三种检测方法均表明 ,病贝的外套膜及肝胰腺为AVND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器官 ,肾以及肠组织次之 ,鳃及闭壳肌病毒感染程度最轻。本结果同时表明 ,AVND病毒在病贝体内广泛分布 ,侵染的细胞主要为上述器官皮下肌细胞的细胞质内 ,侵染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生物膜肿胀 ,并出现“髓袢样”结构等病理变化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急性病毒性坏死症 (AVND)病毒 ELISA 电子显微镜观察


惰性粒子流化干燥机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惰性粒子流化干燥是流态化干燥的特殊形式 ,适用于溶液、悬浮液、粘性浆状物料等液相物料的干燥 ,其技术关键是粒子表面对物料的均匀吸附、流化效果和干燥物料的及时脱离。本研究在设有搅拌机构的流化床内装填惰性粒子 ,进而提高传热传质面积和速率 ,并将干燥与粉碎合二为一。试验设备接近于实际工况 ,采用当量直径为 4mm的聚四氟乙烯颗粒为惰性粒子 ,以浆状物料为干燥对象 ,着重研究惰性粒子流化干燥机的干燥机理和设备结构 ,以及对搅拌、雾化、投料、传热系数、开孔率等影响因子进行试验分析 ,并对重要的因素进行了数据回归分析 ,从而找出惰性粒子加入量与投料量之间的规律 ,为惰性粒子流化干燥机的产品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不同对虾种间共用微卫星DNA引物的研究
《高技术通讯 》 2003 EI CSCD
摘要:采用已发表的斑节对虾的30对微卫星引物,对部分微卫星引物在中国对虾、凡纳对虾、日本对虾中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所建立的降温PCR(Touchdown PCR)方法对3种对虾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3对引物在3种对虾中均能产生清晰谱带。根据上述结果适当调整PCR反应体系中各试剂的量及反应条件,达到了理想的结果。利用这3对引物对3种对虾进行遗传标记分析,结果显示,PCR扩增产物条带清晰,特异性强,每对引物在3种对虾间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几乎一致。研究表明,3种对虾基因组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引物W15-16、W21-22和W45-46可直接应用于中国对虾、凡纳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分子标记的基因组比较作图,也为图谱克隆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微卫星 对虾 降温PCR 基因组比较作图 图谱克隆法


栉孔扇贝的急性病毒性坏死症(AVND)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分析
《高技术通讯 》 2003 EI CSCD
摘要:以青岛太平角养殖海区患病栉孔扇贝组织中提纯的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作为抗原,制备出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对青岛黄岛等不同养殖海区、不同时间采集的栉孔扇贝材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8月份样品检测结果呈强阳性,检出阳性率为75%~95%,其他时期阳性率较低。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D病毒)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高技术通讯 》 2003 EI CSCD
摘要:综述了感染名贵经济鱼类大菱鲆的各种病毒性疾病,包括大菱鲆虹彩病毒病、淋巴囊肿病毒病、疱疹病毒病、大菱鲆呼肠孤病毒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病、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和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等。分别介绍了这些病毒性疾病的病原种类和特征,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诊断和防治以及研究进展。最后概述了我国大菱鲆疾病研究的现况以及在我国养殖大菱鲆中发现的一种可能是新的大菱鲆虹彩病毒样病原。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淋巴囊肿病毒的分离
《高技术通讯 》 2002 EI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的样品处理和离心方法 ,发现了影响淋巴囊肿病毒 (LCDV)得率和纯度的因子 ,通过消除该因子并结合计算机软件设计程序 ,建立了高纯度LCDV的快速分离技术。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展望
《高技术通讯 》 2001 EI CSCD
摘要:分析研究了目前国际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重点领域及最新研究进展 ,展望2 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并就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转基因“超级鲤”的构建
《高技术通讯 》 1999 EI CSCD
摘要: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共生产出以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为结构基因,鲤鱼MT基因为启动子的融合基因转基因鲤鱼1.5万尾,同时筛选生长快表型性状好的个体进行DotBlot和SouthernBlot杂交,得到189尾整合外源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并获得1尾比对照组最大个体体重大1.8倍的“超级鲤”。通过年龄鉴定确认其为3龄鱼。“超级鲤”的出现对今后转基因鲤鱼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基因,超级鲤,显微注射


经济鱼类转基因研究进展
《高技术通讯 》 1999 EI CSCD
摘要:回顾了经济鱼类转基因研究在技术上和认识方面的进展,指出了转基因鱼商业化生产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经济鱼类,转基因,转基因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