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酸性硫酸盐土壤水稻氮磷钾肥推荐用量指标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针对酸性硫酸盐土壤(ASS)养分障碍性因素多、水稻产量较低的状况,通过开展田间肥效试验,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及养分平衡法模拟水稻推荐施肥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养分平衡法获得的氮磷钾推荐用量更适宜ASS水稻生产,推荐ASS早稻依目标产量从4 500~7 500 kg/hm2分别施用N 67~112 kg/hm2、P2O559~98 kg/hm2、K2O 84~14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87∶1.25;晚稻依目标产量从4 500~7 500 kg/hm2分别施用N 53~88 kg/hm2、P2O555~92 kg/hm2、K2O 71~118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1.04∶1.33。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壤 水稻 推荐施肥指标 肥料效应函数 养分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分子量海鲈鱼胶原蛋白肽组分的功能特性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海鲈鱼胶原蛋白肽溶液进行分级分离,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海鲈鱼加工副产物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制得的胶原蛋白肽溶液分成三个不同分子量组分SBCP1(Mw<2000 u)、SBCP2(2000 u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华南茶区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研究分析了不同茶树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为配套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5个茶树品种‘黄棪’、‘金萱’、‘英红九号’、‘鸿雁12号’、‘青心1号’1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茶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WUE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下茶树的Pn、Tr、Gs都下降,WUE均值的降幅比Pn的小。‘英红九号’在水分胁迫下Pn、WUE降低幅度均最大,T3处理时Pn的均值为1.47μmolCO2/(m2·s),比CK下降80%,WUE平均值比CK降低51.5%;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金萱’、‘鸿雁12号’、‘青心1号’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英红九号’最弱,在进行品种推广时需注意相应栽培技术配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明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采用"田"字型明沟排水措施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开排水沟的对照处理相比,明沟排水处理土壤密度降低11.0%,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分别增加6.0%和19.0%,移栽后10d和37d土壤温度增加1.3℃和1.9℃;2011年晚造和2012年早造易氧化有机质增加11.0%和15.0%,有效穗数提高7.6%和4.3%,结实率提高2.2%和1.2%,产量提高1 494和1 225.5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在蛋鸡无抗生素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养禽与禽病防治 》 2014
摘要: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消费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不再限于对数量的需求,而是越来越注重鸡蛋的品质,特别是鸡蛋的药物残留等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相当部分蛋鸡饲养受到技术、场地、投资不足等各种条件限制,为了减少鸡病发生,有相当部分蛋鸡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添加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这将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禽慢性中毒、对人致癌等,特别是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这是抗生素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联苯肼酯对柑橘全爪螨的LC50为95.37mg/L、对照药剂哒螨灵的LC50为228.09mg/L,联苯肼酯的毒力为哒螨灵的2.39倍。2011-2012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1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65、195、239mg/kg处理的防效为50%~60%,明显低于15%哒螨灵乳油75mg/kg处理的防效;药后3d,43%联苯肼酯悬浮剂239mg/kg处理的防效达到75%以上,与15%哒螨灵乳油的防效相当;药后15d,195、239mg/kg处理的防效为88.63%~91.23%,显著高于15%哒螨灵乳油的防效。本试验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柑橘全爪螨的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期长,药效可持续15d,是防治柑橘全爪螨的较好药剂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齿苋对菜薹生产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齿苋是广东规模化菜场菜薹田的重要杂草,为明确其年发生动态,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广东2个规模化菜场菜薹田马齿苋年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3月和11-12月马齿苋种群密度最低,4月开始略有升高,6月迅速升高,7-9月田间马齿苋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达到高峰,形成单一的杂草群落,危害成灾。为明确马齿苋危害高峰期人工防除经济阈值,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马齿苋密度对菜薹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齿苋的竞争干扰下,菜薹的叶面积、株高和产量均随马齿苋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幂函数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马齿苋密度与菜薹产量(y=-412.779x0.433+12 434.801,P<0.000 1)和产量损失(y=3.323x0.433-0.361,P<0.000 1)间的关系。马齿苋危害高峰期进行人工除草,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5.8%,经济阈值为4.2株/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胶囊型保鲜剂制备及葡萄保鲜的研究
《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焦亚硫酸钠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壁材,研究了乙基纤维素与苯/乙醇混合液的比例、苯/乙醇混合液与液体石蜡的比例、焦亚硫酸钠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司盘的用量等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得到了干燥浴法制备微胶囊型保鲜剂的最佳工艺;以葡萄为试验材料,对所得微胶囊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基纤维素:苯/乙醇混合液为1:20、苯/乙醇混合液:液体石蜡为1:6、焦亚硫酸钠:乙基纤维素为1:4、司盘-80浓度为3%,微胶囊包埋率为78.3%;该保鲜剂用于葡萄保鲜时,与普通药剂相比,失重率、腐烂率和裂果率大大降低,感官品质提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抗流感病毒H1N1红树林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微生物学杂志 》 2014 CSCD
摘要:采用CPE-MTT方法筛选从海漆叶部分离到的具有抗H1N1病毒活性的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较强的菌株HA12207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并对其16S r 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A12207发酵液稀释20倍后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达到76.5%,HA12207与Tsukamurella tyrosinosolvens IMMIBD-1397T(YI2246)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最为接近,与其16S r DNA序列相似性为99.9%,且在发育树上聚为一个分支。因此将菌株HA12207鉴定为T.tyrosinosolvens,其发酵液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1N1病毒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体肥料在丰顺县蔬菜产区的施用效果研究
《农家科技(下旬刊) 》 2014
摘要:在丰顺县蔬菜产区中等肥力土壤上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的高浓度液体肥料(20-10-20)对叶菜(小白菜、生菜、芥蓝和菜心)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液体肥料75kg/666.7m2比等氮、磷、钾用量的当地施肥处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13.9%-27.1%。在取得与当地施肥同等产量的条件下,液体肥料的用量可比当地施肥处理节省42.8%。液体肥料的用量以45-60kg/666.7m2为宜,既可保持较高的产量又可使农产品品质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