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枸杞己糖激酶基因LbHXK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宁夏枸杞'宁杞1号'果实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分离出枸杞己糖激酶基因LbH X K的全长序列(1494 bp),该基因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9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53.88 kD,理论等电点5.96;LbHXK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己糖激酶家族显著的特征,包含一个己糖激酶小亚基(Gly91~Val228)和一个大亚基结构(Asn229~Asp476),该蛋白三级结构为V型,并且存在一个葡萄糖结合结构域;LbHXK与茄科烟草的同源性最高为93.36%.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发现,LbHXK基因在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叶中最高,茎中次之,根中最低,且组织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果实发育LbHXK基因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色变期(开花后约22 d)达到最高,随后到果实成熟期降至最低,且果实发育前中期显著高于后期.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枸杞LbHXK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枸杞 己糖激酶基因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果枸杞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信息,开发SSR分子标记。采用MISA软件在黑果枸杞转录组中共检测到73 896个SSR位点,分布于56 170条单基因簇(unigenes)中,出现频率为26.36%,平均分布距离为3.55 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74.33%, 13.30%和11.81%;共发现84种重复基序,重复次数为5~33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序为A/T, AG/CT, AT/AT, C/G和AAC/GTT。针对SSR位点设计了12 674对引物,随机挑选128对引物进行多态性验证,其中74对(57.8%)得到清晰的扩增产物;用其中的28对高多态性引物对24份枸杞种质进行扩增,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56个,平均为9.1个。平均主效等位基因频率、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432, 0.439, 0.712和0.678。以上结果表明:基于黑果枸杞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信息可作为开发SSR标记的有效来源,获得的大批量SSR标记可为枸杞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可靠的标记选择。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黑果枸杞 转录组 简单重复序列(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氮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宁夏灌区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品种宁粳43号为材料,在宁夏灌区就施用氮肥和添加生物炭进行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不施氮(N0,0kg·hm~(-2))、优化施氮(N1,240kg·hm~(-2))和常规施氮(N2,300kg·hm~(-2))3个氮肥水平以及4个生物炭水平(C0,0kg·hm~(-2);C1,4500kg·hm~(-2);C2,9000kg·hm~(-2);C3,13500kg·hm~(-2)),共12个处理。在水稻收获期利用土钻取样,测定土壤基本性质;在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随机取植株样,分别对水稻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尖数等根系生长指标和根冠比、植株地上生物量等水稻生长指标进行测定;成熟期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各处理水稻产量进行测定,以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添加生物炭对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氮肥无法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而生物炭的添加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2)施用氮肥和添加生物炭均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且优化施氮水平与常规施氮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优化施氮与常规施氮处理间水稻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而生物炭添加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优化施氮处理中,9000kg·hm~(-2)的生物炭添加水平增加了15.5%的理论产量。因此,生物炭的添加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可配合施用生物炭对宁夏稻田进行氮肥减量。

关键词: 氮肥减量 生物炭 土壤条件 水稻根系 水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氮素含量及其硝化作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其转化作用的影响,对蔬菜地、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无机氮含量及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20 cm土层,蔬菜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均高于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蔬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是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1.2~1.6倍,土壤无机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水稻地土壤有机氮含量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土壤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2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均以葡萄地最高,小麦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含量均低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地土壤硝化潜势显著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

关键词: 土壤氮素含量 硝化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 宁夏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隐花色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隐花色素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光受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隐花色素在马铃薯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大西洋'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从叶片中克隆得到1个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 1,其ORF全长为1 749 bp,编码583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表明,此蛋白包含1个PHR和1个CCT结构域,将其命名为StCRY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tCRY1与番茄CRY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StCRY1基因在马铃薯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

关键词: 马铃薯 隐花色素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HaBADH马铃薯无性一代耐盐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及生理检测等方法对转化HaBADH马铃薯无性一代2个株系目的基因整合情况,耐盐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经PCR、RT-PCR及Southern blot分析,验证HaBADH基因稳定存在于转基因无性一代株系基因组中。当120 mmol/L NaCl持续胁迫20 d后,转基因无性一代株系表现出较强的抗盐能力,B10及B22株高平均增幅均达到15 cm,冠径平均增幅均达到12 cm,对照株高和冠径平均增幅分别达到5 cm和7 cm,平均单株结薯重量分别较对照重9 g和2 g,平均单株结薯数量较对照高0.53个和12.28个,Pro含量显著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进一步表明了转入HaBADH基因可稳定提高马铃薯的耐盐性。

关键词: 转基因马铃薯 盐胁迫 HaBaDH 无性一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氮磷吸收利用及氮素残留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磷肥施用不合理的问题,确定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产适宜施磷量,以"节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P_2O_5量(0,75,150,225 kg/hm~2)对水稻产量、土壤矿质氮累积量以及水稻氮、磷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相比,施磷肥显著(p<0.05)提高了水稻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提高了水稻籽粒产量;以施磷150 kg/hm~2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最高,最高值为7 593.11 kg/hm~2(增产率为36.12%)。施磷肥显著降低了水稻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累积,施磷150 kg/hm~2显著提高了各生育期水稻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随着施磷量增加,水稻磷素生产效率和磷素吸收效率显著降低,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磷素收获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施磷150 kg/hm~2处理,而水稻氮素生产效率受施磷量影响不显著。施磷肥显著提高了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磷吸收量和利用效率,施磷量150 kg/hm~2为本地区适宜施肥量。

关键词: 磷肥 宁夏引黄灌区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磷素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水稻代表性种质及后代抗稻瘟病基因型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96份宁夏水稻代表性种质资源和47份杂交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宁夏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稻瘟病抗性的大田鉴定和病圃鉴定,评价了每个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同时采用8个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上述材料进行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得到了28个不同的抗稻瘟病基因型,将不同基因型的稻瘟病抗性评价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同时含有Pita、Pib、Pikm、Pikh、Pi9和Pi5共6个抗病基因组成的基因型的水稻材料对稻瘟病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的抗性。Pita基因单独与Pikm、Pikh、Pi2、Pi5基因聚合时均表现出正向聚合效应,其中Pita与Pikh基因的聚合效应最强。当Pib与Pita+Pikh聚合时,表现出负向聚合效应。这为宁夏地区通过基因聚合方法选育广谱持久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量施氮与秸秆添加对设施菜田N2O的减排效应

土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宁夏灌区设施菜田研究了不施肥(CK)、单施有机肥(M)、常规施肥(CON)、减量优化化肥(OPT)、优化化肥+调节土壤碳氮比(OPT+C/N)5种施肥方式对春茬黄瓜和夏休闲期土壤N2O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和排放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高峰一般出现在黄瓜滴灌施肥或夏休闲期漫灌后第1天或第3天.春茬黄瓜基肥、追肥和夏休闲期,OPT、OPT+C/N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较CON处理分别降低了3.6% ~47.2%、5.9% ~49.9%和14.7% ~46.6%.春茬黄瓜季和夏休闲期各施肥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05~9.98 kg/hm2和3.55~7.23 kg/hm2,OPT、OPT+C/N处理较CON处理分别降低了26.2% ~34.3%和29.6% ~33.7%.春茬黄瓜当季肥料的N2O排放系数为0.43% ~0.71%,而春茬黄瓜–夏休闲期总排放系数为0.54% ~1.04%.N2O总排放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R2=0.778);N2O排放通量与5 cm表层地温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R2=0.47~0.68),与0~20 cm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相关(R2=0.63~0.88).因此,相对于农民常规施氮方式,减施50%化肥氮量或减氮配合添加7.5 t/hm2的小麦秸秆来调节土壤碳氮比都能达到设施菜田土壤N2O的减排目标.

关键词: 宁夏灌区 减量施氮 秸秆添加 设施菜田 春茬黄瓜 裸地夏休闲 N2O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以同心县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同心县作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域,自第二次土壤普查已经历30年,土壤肥力已发生深刻变化,为明确同心县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利用2008-2012年同心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2000份土壤肥力指标数据,采用One-anova统计描述、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下降12.2%,全氮下降10.5%,碱解氮含量基本持平,有效磷提高121.4%,速效钾下降4.8%.土壤pH 8.77,与土壤全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全盐为0.30 g/kg,与有效磷呈正相关,但无显著差异,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有机质为7.08 g/kg,与全氮、速效氮磷钾养分之间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全氮为0.57 g/kg,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碱解氮为36.07 mg/kg,有效磷为14.77 mg/kg,速效钾为170.63 mg/kg,速效氮磷钾之间均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建议该区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选择酸性土壤调理剂降低土壤碱化程度,重视生理酸性肥料的应用,以实现区域农田土壤肥力的提升和养分的平衡供应.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同心县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