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宁夏引/扬黄灌区玉米密植高产低水分粒收技术模式探索

玉米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子粒含水率动态变化的系统观测、模型构建和区域热量资源分析,预测38个供试玉米品种子粒含水率降至16%左右时的日期.结果表明,在10月底整地冬灌作业之前有19个品种子粒含水率可以在某一地点降低到16%,其中,早熟品种德美亚1号、KWS2030、KX9384和华美1号在宁夏北部平原地区的惠农、银川、中宁、陶乐、中卫、同心和盐池等地均可降至16%;在惠农、银川、中宁灌区,高产、抗倒性好的中熟品种京农728、登海768和银玉274以及中晚熟的迪卡517等品种经过田间站秆晾晒,在10月份子粒含水率也可以降低到16%,实现子粒低水分直收,减少烘干成本.

关键词: 玉米 宁夏 引/扬黄灌区 子粒含水率 机械粒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稻杂交衍生RIL系的苗期抗旱性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籼粳稻杂交衍生系的苗期抗旱性,以课题组自育的高代抗逆品系ZD15为母本、籼稻品种IR29为父本,以及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0份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对各材料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根长、根冠比、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利用PEG-6000对各材料芽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芽鞘长和芽长.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各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抗旱D值可将122份材料分成3类,D值在0.201~0.400之间的有33份,属于不抗旱材料;D值在0.401~0.600之间的有79份,属于中等抗旱材料;D值在0.601~0.800之间的有10份,属于抗旱材料.利用D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根长、根冠比、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芽鞘长和芽长8个性状均可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本研究筛选出的抗旱材料,可作为育种中间材料进一步培育,或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以丰富本区水稻育种的资源库.

关键词: 水稻 杂交衍生系 苗期 干旱胁迫 综合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初步筛选

玉米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2017年在宁夏扬黄灌区和引黄灌区开展239品/次适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综合比较品种丰产稳产性、收获时子粒含水率等指标,筛选出3个适宜扬黄灌区机械粒收玉米品种,分别为银玉137、ZH846和先玉335。与对照郑单958相比,推荐品种早熟2~6.5 d,子粒含水率降低1.6~5.3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9%~12.2%。筛选出5个适宜引黄灌区机械粒收品种,分别是农华213、迪卡519、辽单575、登海605和先玉335。与对照郑单958相比,推荐品种早熟2~8 d,子粒含水率降低3.8~4.8个百分点,产量增加6.3%~18.7%。

关键词: 玉米 子粒含水率 机械粒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土壤混悬液分离法从宁夏、陕西和甘肃3个省区采集的29份疮痂病发病薯块和8份发病地块土壤中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薯块和发病土壤中共分离到50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通过回接法验证获得6株马铃薯疮痂病致病菌株.6株致病菌株的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差别较大;其中菌株G4-1、G9和SYN13不能以果糖和木糖为单一碳源,菌株SYNT3不能以棉子糖为单一碳源;除菌株NLG4-1外,其余5株菌株均能在络氨酸琼脂培养基上产生黑色素.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G4-1、G9与疮痂病链霉菌S. scabiei的相似率分别达99.47%和99.34%,菌株NLG4-1、SYNT3与S. enissocaesilis的相似率分别达97.90%和98.18%,菌株GBH2与加利利链霉菌S. galilaeus的相似率达99.93%,菌株SYN13与S. turgidiscabies的相似率达97.56%,表明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至少存在4个种.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链霉菌 病原菌鉴定 16S r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性信息素迷向丝对不同果树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年在宁夏果园开展了性信息素迷向丝(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长效迷向丝,有效成分占30%)对为害不同果树的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研究。试验地共5.5 hm~2,栽植有成龄苹果树、梨树和李树。试验区按树种设置3个处理区,3个对照区。处理区在边缘区域每株树平均悬挂3条迷向丝,内部区域隔树悬挂,每树悬挂1条迷向丝,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2 m。调查各树种全年诱蛾量、诱蛾下降率、蛀果率等指标,研究迷向丝对不同果树上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分析苹果、梨和李树分区域集中栽培下梨小食心虫为害特点。研究结果显示:3个处理区的诱蛾下降率均达96%以上,果实膨大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0%以上,成熟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7%以上,说明性信息素迷向丝对3种果树区域的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明显且稳定;不同果树区域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一致;梨园中诱捕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最多,说明其具有寄主选择性;李园蛀果率明显高于苹果园和梨园,李果实成熟采摘后成虫诱捕量减少,同时期苹果园与梨园成虫诱捕量增加,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迁移为害特性。

关键词: 性信息素 迷向丝 果树分区域集中栽培 梨小食心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马铃薯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特征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宁夏马铃薯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其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宁夏马铃薯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杂草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马铃薯田杂草有71种,隶属于22科56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藜科为主,优势杂草为稗、灰绿藜、狗尾草和反枝苋.从杂草区域分布多样性分析来看,彭阳县物种丰富度最高,为39种,Shannon-Wiener指数为2.23、Pielou指数为0.61、Simpson指数为0.8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马铃薯田杂草群落可划分为3组,第1组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及六盘山阴湿区杂草群落,第2组为盐、同、香山半荒漠区杂草群落,第3组为银川平原黄灌区杂草群落.综合分析,土壤结构和湿度是影响宁夏马铃薯田杂草群落组成的主要生态因子.

关键词: 马铃薯 杂草种类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蜂花粉主要化学成分与抗氧化作用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枸杞蜂花粉为原料,对其可溶性总糖、游离单糖与双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多酚、总黄酮、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率为指标对枸杞蜂花粉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枸杞蜂花粉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为44.8%,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8.4%、15.2%和3.7%,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5.0%,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2.95 mg/g(以没食子酸当量计)和21.17 mg/g(以芦丁当量计);枸杞蜂花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效果顺序为水提醇沉上清物>水提物>粗多糖。

关键词: 枸杞蜂花粉 化学成分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中乙螨唑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及消解动态

农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保乙螨唑在枸杞中的安全使用,基于分散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快速测定枸杞中乙螨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对枸杞中的乙螨唑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方法]枸杞鲜、干样品用乙腈溶液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炭(GCB)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配紫外检测器检测,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5、0.2、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3%~118%,相对标准偏差为2%~7%.[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枸杞中乙螨唑残留的检测.消解动态试验表明,乙螨唑残留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宁夏的半衰期为6.4d,在甘肃的半衰期为5.0d,易降解.

关键词: 枸杞 乙螨唑 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色泽与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胡萝卜素是枸杞的一类主要特征性功效成分。常规的分析测定方法为有机溶剂提取后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进行总含量和组分分析,该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成本较高。本研究旨在以枸杞表面不同颜色特征值为指标,通过对枸杞类胡萝卜素组成与枸杞色泽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一种枸杞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成的快速判断方法。以9份不同种质枸杞材料果实为样本,采用CM-5分光测色仪分别对其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枸杞颜色特征值与类胡萝卜素及各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枸杞表皮颜色特征值差异显著,果皮红度(a)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色度角(h)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枸杞果皮亮度(L)、h和玉米黄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a值和饱和度(c)与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故可采用测色仪检测枸杞的色泽并对比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和各组分的含量高低,较便捷地分析评价枸杞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组分。本方法具有零有机溶剂、简单、便捷的优势,可为枸杞优质选育及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枸杞 颜色特征值 类胡萝卜素 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草资源利用及其天然橡胶合成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蒲公英属植物橡胶草因其优异的生境适应性及优良产胶性状表现,现已成为中国天然橡胶生产领域替代巴西橡胶树等限制性植物资源的重要替代作物。本研究从种质资源利用与评价、天然橡胶合成代谢途径、产胶分子机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橡胶草的研究进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开展橡胶草资源科学开发、产胶分子特性及原理等相关内容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橡胶草 资源利用 天然橡胶合成 分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