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东南亚茄子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探讨东南亚和中国华南地区茄子育种资源的遗传差异,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泰国和马来西亚的10份茄子材料及中国和南美的8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43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90条,平均多态率为92%。17条引物在18份材料中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Nei’s基因多样度和平均香农信息指数分别为1.8971、1.4778、0.2850、0.4336,18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5~0.81之间。运用NTSYSpc2.10软件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7时18份材料可分为2个类群,其中来自于东南亚的10份材料在第1类群,来自于南美的3份材料在第2类群。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茄子材料与中国和南美茄子材料间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为茄子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东南亚 茄子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配比对木薯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木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优质的淀粉工业原材料,被认为是非粮生物质能源的最合适原料。氮、磷、钾含量水平显著影响木薯产量,但有关木薯养分阶段性累积特征及其对生物量和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比较了不同肥料配比情况下,木薯生物量,氮、磷、钾累积量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的重要性及施肥对其影响。【方法】以我国主栽木薯品种"华南205"为材料,2009年在广东省郁南县丘陵坡地开展田间施肥试验,共设CK、NP、NK、PK、NPK 5个施肥处理。于苗期、块根形成期、块根生长早期、块根快速膨大期和成熟期调查生物量和氮、磷、钾含量,得出氮、磷、钾累积动态。以各时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作为原始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判断各时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的重要性,并分析不同肥料配比对各时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华南205的生物量累积动态呈"S"型曲线,生物量在苗期较小,进入块根形成期后快速提高,当进入成熟期后增长逐渐减缓。氮肥对生物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的影响最小。木薯氮含量的变幅为3.99%~0.93%,磷含量为0.82%~0.26%,钾含量为1.39%~0.89%。氮、磷、钾含量均在苗期最高,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断降低,尤以氮含量降幅最大。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显著影响木薯的氮、磷、钾含量。PK处理的氮含量较NPK处理降低了32.96%,NK处理的磷含量较NPK处理降低了16.21%,NP处理的钾含量较NPK处理降低了50.37%。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木薯整个生育期的营养状况与块根形成期的氮含量、苗期的钾含量及块根生长阶段的磷含量相关性最大。氮、磷、钾的吸收累积量随着木薯生长不断提高,其中块根形成期、块根生长早期、块根快速膨大期的氮累积量较大,块根形成期、块根快速膨大期的磷累积量较大,块根生长早期、块根快速膨大期、成熟期的钾累积量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块根快速膨大期的氮、磷、钾累积量对整个生育期养分累积影响显著,同时,苗期及块根生长早期的氮、钾累积量对养分累积总量影响也较大。【结论】木薯氮、磷、钾含量随着植株生长不断下降,而累积量却不断提高。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显著影响木薯的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物质累积及产量形成,其中氮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的影响最小。综合分析表明,苗期、块根形成期、块根生长早期为氮、磷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块根形成期、块根生长早期及块根快速膨大期为钾肥的补充阶段。

关键词: 木薯 “华南205” 养分吸收累积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广东肉牛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2012年国内外肉牛产业市场供求现状,特别是广东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价格等方面情况,对广东省2013年肉牛业生产、市场需求、价格等进行总结;阐述了广东省肉牛及相关产业科技进展和需求情况,找准制约广东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加强技术推广、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加快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东省肉牛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广东 肉牛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顶红人工授粉结实与出苗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引进的51个朱顶红品种种球为试验材料,于2013年冬季在广州地区种植于不加温的温室中,于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结实和育苗研究。试验通过自交在29个品种上获得种子,通过杂交在309个组合上获得种子,自交和杂交共收获成熟果实621个,获得饱满种子35 114粒;采用花盆育苗,共获得朱顶红幼苗18 045棵,总出苗率为51.4%。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基因型对朱顶红结实率和出苗率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朱顶红 人工授粉 结实 出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零售禽肉制品和活禽中沙门氏菌血清型与耐药性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掌握上海市沙门氏菌在农贸市场和超市禽肉制品和活禽中的污染状况、流行血清型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从320份2012年采集的禽肉样本(240份)和活禽泄殖腔棉试子(80份)中共分离鉴定出沙门氏菌70株,阳性率为21.9%。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1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氏菌占47.1%、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占17.1%、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德尔卑沙门氏菌均占8.6%。通过纸片法对这70株沙门氏菌进行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奈啶酸耐药率最高,达75.7%,对磺胺异唑、链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0.0%、60.0%和51.4%。除亚胺培南外,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菌株。有40株(57.1%)沙门氏菌呈多重耐药表型,耐药性最强的菌株可以对14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本研究对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血清型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水稻生产风险评估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粮食调入区,有着庞大的水稻需求量,但广东省的水稻生产量却远远落后于水稻需求量,对处于"典型气候脆弱区"的广东省而言,生产风险评估对水稻生产、水稻保险、粮食安全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直线滑动平均和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对广东省各市早晚稻生产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1晚稻风险大于早稻风险;2珠三角非沿海地区、粤东粤北粤西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水稻生产风险依次升高;3广东省水稻单产减产10%以上的概率较小。

关键词: 广东 水稻生产风险 风险评估 生产损失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铜需要量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肝脏和血清铜含量等的影响,以探讨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铜的需要量。选用43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9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组1(对照组)为基础饲粮组(铜水平为2.74 mg/kg),组2~6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6、32、64 mg/kg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6和32 mg/kg铜组显著提高试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中铜添加水平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16和32 mg/kg铜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32和64 mg/kg铜组肝脏Cu 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胸肌中Cu ZnSOD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32和64 mg/kg铜显著降低了胸肌丙二醛(M DA)含量(P<0.05),各组间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16、32、64 mg/kg铜显著降低了血清铜蓝蛋白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8、16 mg/kg铜组肝脏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铜添加水平对血清铜含量和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为获得较好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饲粮铜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6和32 mg/kg,加上基础饲粮铜水平为2.74 mg/kg,则该阶段黄羽肉公鸡铜需要量分别为18.74和34.74 mg/kg;以生长性能和肝脏Cu Zn-SOD活性为依据,通过折线回归分析估测得到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铜需要量分别为19.94和38.34 mg/kg。

关键词: 黄羽肉鸡 需要量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酒成分研究进展

中国酿造 2014

摘要:果酒成分包括非挥发性基质成分和挥发性芳香成分。前者决定了果酒的营养价值,后者赋予果酒独特的特征风味。果酒的非挥发性基质成分和芳香成分均对果酒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别阐述了果酒非挥发性基质和香气的组成,并探讨了果酒非挥发性基质成分对芳香成分挥发性的影响,为改善果酒品质和建立果酒品质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果酒 非挥发性基质成分 香气成分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广东生猪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东省2012年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从区域分布、产业化水平、价格变化、成本收益、碳足迹测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对2013年广东生猪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分析,并对2014年广东生猪产品价格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广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生猪价格前期变动呈"V"字型,波动较大,后期趋于平缓;猪粮比价在蓝色、黄色、红色、蓝色预警区间徘徊;2011年广东生猪产业碳排放总量为4 062.32万t,2012年为4 110.61万t。据此提出了构建和完善病死猪无公害处理体系大力发展循环型生态养猪业,进一步优化生猪业健康发展环境多举措切实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广东 生猪产业 价格变化 碳足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靠科技创新,优化发展农业专业镇

南方农村 2014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发展势态良好,初步形成了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驱动、城镇优化发展为动力的农业专业镇特色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专业镇发展水平,借鉴国外在专业镇建设过程中整合资源禀赋、政府适度干预与科技创新推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用新技术新品种推动农业专业镇发展、培育多元化农业专业镇建设主体、以农业专业镇转型升级推动"四化同步"等对策建议,以实现农业专业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优化 农业专业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