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籼型杂交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0份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特性鉴定表明,30份材料对褐飞虱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其中12份材料的持抗性优于ASD7。将这12份材料的抗级为0~3级、持抗期>7d的优质抗性材料归为一级抗性材料。经杂种优势的测定、外观米质评价、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对两病一虫达中抗水平,与协青早A的杂种产量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2.9%的杂交水稻新恢复系埃红/台1059;以及高抗褐飞虱、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且外观米质极好的恢复系LS-2/密阳46。


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对土壤酸度、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长期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达15年的田间石灰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显示:红壤施用3.75~15.00t/hm2石灰石粉降低土壤酸度的后效可以维持4~15年,使油菜增产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所维持的时间则可达15年以上。红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油菜籽粒产量17.5%~29.8%,提高N、P和K肥料利用率的幅度分别为17.6%~33.0%,25.6%~39.7%和6.8%~36.1%。


约克夏猪繁殖性状直接的和母体的加性遗传效应分析
《畜牧与兽医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畜禽遗传改良的速度有赖于使生产者能准确地度量生产性能和评估遗传价值的所用手段。建立在动物模型基础上的混合模型方法已成为育种值估计的重要方法,这不仅是因为方法提供了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LUP),而且更是因为方法考虑了动物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同时...


褐飞虱越冬处群和田间种群的致害性比较
《中国水稻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研究了当年采自田间的褐飞虱种群与上一年虫源在室内越冬繁殖种群对不同抗虫品种的致害性差异,结果表明室内越冬种群和田间种植对水稻苗期的致害性相同,均表现为明显的生物型2特性,高龄若虫对不同抗性品种,TN1,IR26和ASD7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但均以ASD7的最低,室内种群在3个品种上的若虫历期均比田间群短2~3D但同一种群在不同品种之间的若虫期存活率和历期的差异不明显.


谈谈对家兔腹泻病的认识
《中国养兔杂志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腹泻是家兔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但至今仍是个气馁的问题,因为引起腹泻的病因很复杂,一般来说能影响到机能障碍的因素都可能引起腹泻。这些因素包括应激、气候、饲料、饲养方法、遗传以及某些病原微生物等。近年来对兔腹泻病已有不少报道和介绍,但仍存在着许多未知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