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发酵工艺参数对发酵豆粕品质影响及指标关系的研究
《饲料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工艺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是降解大豆抗原蛋白等蛋白质类抗营养因子与改善营养效价的可行方法。发酵豆粕工艺过程的目的之一是达到较高的蛋白质水解度(DH),以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降解大豆抗原蛋白质消除其抗营养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负水头亏缺灌溉下4种苔草耗水量及抗旱性研究
《草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负水头灌溉盆栽装置对矮丛苔草(Carex humilis)、青绿苔草(C.leucochlora)、披针苔草(C.lanceolata)、涝峪苔草(C.giraldiana)进行亏缺灌溉处理30 d后,测定不同苔草耗水量、生物量、水分饱和亏缺、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以期为园林灌溉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4种苔草在亏缺灌溉条件下耗水量、生物量均显著下降(P<0.05),水分饱和亏缺、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上升。其抗旱性大小顺序为披针叶苔草>矮丛苔草>涝峪苔草>青绿苔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青麻叶大白菜新品种京翠60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京翠60号为早熟青麻叶大白菜一代杂种,是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结合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育成的新品种。成熟期60~65d(天),株型较直立,株高58cm,开展度65cm,叶形长倒卵形,叶色深绿,叶面多皱,绿帮;叶球长筒形,拧抱,叶球颜色绿,叶球内叶颜色浅黄;叶球高40cm,叶球直径13cm,叶球质量2.0~2.4kg,品质优,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黑腐病。平均每667m2净菜产量4500kg左右,适合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种植,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植被绿度期变化与降水关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基于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的原理和特点,笔者应用野外物候观测数据和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国国家气象局355个站点1951—2004年观测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的探路者数据集中的NOAA/AVHRR NDVI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将其应用于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上以物候为指示的植被格局动态与气候变化研究之中,分析1982—2003年样带植被绿度期参量与降水相关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植被绿度初期提前趋势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平均绿度初期提前8天左右;样带北部温度升高、降水减少,特别是春季降水减少,会使温带荒漠地区荒漠化趋势加重。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植被绿度期 遥感监测模型 降水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项式曲面模型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
《测绘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PS测量的高程系统是GPS大地高系统,它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而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二者不是处处平行,所以需要将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求出已知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拟合出未知点的高程异常,本文主要阐述了多项式高程拟合模型中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和三次多项式拟合。通过对这两种常用的多项式拟合模型原理的分析、算法过程的推导,精度评定方法的研究,基于Microsoft Visual C++6.0语言平台,进行多项式拟合模型程序开发,并通过对葫芦岛测区进行拟合计算,对这两种拟合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三次多项式拟合精度优于二次多项式拟合,二者拟合精度均能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可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蔬菜价格预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准确预测农产品市场价格对于农户生产决策与政府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蔬菜市场价格预报的复杂性,利用RBF神经网络的特性,应用2003—2007年的香菇市场价格数据建立蔬菜价格预报模型,并对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选择进行分析。最后应用模型对2008—2009年的香菇市场价格数据进行预报,通过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结果进行比较,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报准确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