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钼营养对甜瓜果实发育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甜瓜品种"金妃"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式,设置不同钼营养浓度水平分别为0、0.1%、0.2%、0.4%、0.8%,通过测定甜瓜果实横径、纵径、叶绿素含量、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单瓜质量等指标,研究钼营养对甜瓜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4%钼营养处理水平时,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改善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少硝态氮累积,也促进了植物对硝态氮的转化和利用,增大果实横径、纵径及单瓜质量,从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滇池北岸居民-农田混合区土壤磷输入输出特征及表观平衡
《环境科学导刊 》 2016
摘要:以滇池北岸大清河下游典型农区韭菜田与花卉地为对象,通过野外采样观测与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了居民农田混合区土壤磷输入输出特征及表观平衡。结果表明:调查区总面积46.7hm~2,磷主要输入途径为化肥施用、附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养殖废水排放、乡镇企业污水排放、韭菜原位腐解。磷输入以化肥施用为主,每年输入436.83kg/hm~2,占磷输入总量的89.51%。韭黄收获每年输出25.69kg/hm~2。调查区磷输入总量22.79t,输出总量1.21t,磷的表观平衡21.58t。在滇池流域化肥施用是混合区农田磷的主要来源,磷的表观平衡为462.1kg/hm~2。土壤磷易发生淋失,对附近水体构成威胁。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磷污染 居民农田混合区 输入输出 表观平衡 滇池


玉米磷素相关根系性状Meta-QTL及候选基因发掘
《玉米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IBM2 2008 Neighbors为参考图谱,收集来自不同实验中的175个玉米磷素相关根系数量性状位点(QTL)信息,利用Biomercator 2.1软件,构建玉米磷相关根系QTL整合图谱。采用元分析技术,在10条染色体上发掘出26个与磷相关根系性状"一致性"QTL(MQTL),图距范围在0.8~14.3 c M之间,除第2、5、8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上均检测到2~4个MQTL。根据MQTL区间两端标记在玉米物理图谱Ref Gen_v2上的位置,将MQTL进行物理图谱定位,单个MQTL所在物理图谱上的图距范围在0.1~9.1 Mb。在MQTL 1、2、4、8、11、12、15、18、20、22中检测到15个与磷素吸收利用以及根系性状的候选基因。


马铃薯晚疫病菌高灵敏性PCR检测技术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致病疫霉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长期和储藏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PCR检测技术已成为检测晚疫病致病菌的一种常规方法。本研究利用9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晚疫病检测引物,通过对致病疫霉菌和其他5种常见的侵染马铃薯的病原真菌进行PCR检测,筛选出Primer-4-2和Primer-5对晚疫病菌的特异性较好,而其他7对引物特异性较差或不具有特异性。在对带病薯块、植株及组培苗的样品检测中,引物Primer-4-2特异性优于Primer-5,能够实现对不同晚疫病样品的检测,其引物灵敏度检测为10 pg/μL。


黑龙江地区主要蛴螬种类及防治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地下害虫蛴螬分布广泛,为害严重。为促进黑龙江地区防治蛴螬的工作,调查了黑龙江地区蛴螬的主要种类,有铜绿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分别对这几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进行描述,详细介绍了蛴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


玉米bZIP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转录因子家族是真核生物中分布最为广泛、结构极其保守的家族之一,能够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但有些bZIP转录因子的功能还未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一个玉米bZIP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及功能域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玉米转录因子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酸性蛋白,无信号肽序列,无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上,主要参与信号转导。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转录因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