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韭菜蛆害减药防治技术
《上海蔬菜 》 2016
摘要: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rdoriphaga)的幼虫,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是韭菜生产上的1种重要地下害虫。韭蛆的地下危害性为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生产中多采用化学药剂灌根方法防治,有些地区甚至使用高毒药剂,致使韭菜农药残留超标,影响韭菜品质甚至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本文针对当前韭蛆防治难、药剂使用量大等问题,立足于生产实践,从改进耕作栽培、完善田间管理和生物防治入手,总结了韭菜蛆害非药剂防治技术,以期


黑龙江省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旱田作物面积,尤其是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导致黑龙江省地下害虫危害日益严重。通过对黑龙江省为害严重的地下害虫种类做了详细介绍,归纳总结,并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黑龙江省的粮食增产增收。


民猪FoxN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对民猪FoxN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探索。利用常规PCR技术对民猪FoxN1基因进行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所获得FoxN1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对民猪和大白猪的FoxN1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民猪FoxN1基因完整编码区长1 941bp,编码64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8.64ku,理论等电点为5.81。FoxN1蛋白位于细胞核内,不存在信号肽,不是分泌性蛋白,不存在跨膜区,在第269—347氨基酸处有1个叉头结构域,该蛋白在不同的物种间有高度的保守性。克隆发现了3种转录剪切变异体,与变异体1相比,变异体2在第124—387核苷酸位置处发生缺失,变异体3在581—582处发生GCA插入。民猪与大白猪的FoxN1基因序列相比,存在4个突变位点,其中3个是同义突变,1个是错义突变,导致第108位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由分子进化树得知,民猪与偶蹄目动物亲缘关系较近。上述结果表明FoxN1基因结构复杂,对其生物信息特性的探究将为进一步揭示民猪FoxN1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


哈尔滨地区丽格海棠温室繁殖及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丽格海棠(Rieger begonias)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花卉,1883年英国人用阿拉伯海索科特拉岛上产的冬季开花的索科秋海棠(B.socotrana)与多种球根类秋海棠及其杂种进行杂交,得出了一系列冬季开花杂交品种,揉合了索科秋海棠(B.socotrana)短日开花的特征和球根海棠的花朵大且色彩丰富的优点[1],而且其花期长,生长快速,便于管理,已经发展为市场流行的主要盆栽花卉品种之一。目前国内市场上丽格海棠的栽培品种主要是荷兰科比(Koppe)公司的"巴克斯"(‘Bar-


91份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俄罗斯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宽黑龙江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91份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248个等位基因,平均4.96个;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为0.67,表明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邻近法)结果将俄罗斯玉米自交系划分为8个类群,类群I占25.27%,兰卡斯特和瑞德群各占20.88%,旅大红骨和塘四平头分别占13.19%和9.89%;类群II、类群III和P群分别占4.40%、3.30%和2.20%。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类群I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可能与光温不敏感特性有关。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基础上,利用11个SSR标记构建了91份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特异分子身份证,为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及育种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