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红壤稻田晚稻氮化肥运筹试验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红壤稻田晚稻氮化肥运筹试验研究邵思文(浙江省金华监狱321071)徐志福蒋彭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合理的氮肥运筹是水稻高产栽培中重要技术环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浙西红壤区沿用“一轰头”的施肥技术,在较低的施氮水平下能使多数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掺假豆粕对蛋鸡生产的影响

饲料研究 199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腈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

农药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综合室内外试验结果说明,新农药氯虫腈对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0G AI/HM^2理的防效在90%以上,特效期可达40天,与噻嗪酮相当且优于异丙威.

关键词: 氯虫腈 稻飞虱 水稻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除草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的试验

农药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浙江省常年种植油菜26.67万公顷,因劳动力紧张,油菜田杂草危害严重。本试验采用四种除草剂进行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剂每667m2用150ml在杂草未出土时喷施,可有效地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可在我省油菜田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除草剂,杂草防效,油菜,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稻盘育机械抛秧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的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在水稻机械抛秧大田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适宜于机械抛秧的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结果表明:适宜于机抛的早稻秧苗叶龄为4.5~5.0叶,苗高12~15cm。机抛时秧土含水量宜控制在30%~35%。机械抛秧入土角度<30°的比例大于手抛秧,约占67%。机械抛秧后有一个立苗的过程,不同角度入土的秧苗根系生长速度不同,因而立苗时间有差异,抛后至全部秧苗直立大约需要5~7天。本文还就进一步提高抛秧质量,在抛秧机性能的改进和农艺上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机械抛秧,立苗环境,入土角度,根系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容量吹雾法防治蔬菜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低容量吹雾法防治蔬菜害虫田间药效试验@郭世俭@林文彩¥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宋会鸣¥浙江省农业厅植保总站低容量吹雾法防治蔬菜害虫田间药效试验*郭世俭林文彩(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310021)宋会鸣(浙江省农业厅植保总站我国菜区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稻田用种量对早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红壤稻田用种量对早稻经济性状的影响徐志福蒋彭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310021)邵思文施志仁(浙江省金华监狱早稻本田用种量的大小,不仅会影响播种量而改变秧苗素质,而且还会影响本田的群体演变和产量的构成。适宜的本田用种量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基础。浙西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麻新品种浙红3号的选育,特征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浙红3号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的晚熟型红麻新品种,原名3090.该品种具有植株高大粗壮,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耐旱性好,纤维品质优良等特点,尤其是韧皮纤维长度和木质纤维长度,皮骨比值等均优于青皮3号和浙红832,是一个麻纺和造纸兼用的新品种.

关键词: 红麻 浙红3号 特征特性 栽培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羊黑疫快疫的研究 Ⅰ.病原诊断

中国兽药杂志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自1964年起,浙江杭嘉湖地区湖羊发生了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仅3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在一年内即死去一万余头,经病原学研究证明此病主要由水肿梭菌、黑疫的病原所引起,较少的病例是由水肿梭菌和腐败梭菌混合感染所致,后者是快疫的病原,研究工作早在30年前结束,但迟至今日始发表。

关键词: 快疫;黑疫;混合感染;水肿梭菌;腐败梭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稻白背飞虱的增殖力和为害损失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早稻田笼罩接虫试验结果表明,白背飞虱不同虫量繁殖一个世代后,平均增殖26.57±5.27倍,子代数量随着接虫数的增加而增加,子代短翅型成虫比例则相反;水稻受害后的秕谷率、千粒重、产量与虫量的关系符合用Logistic曲线拟合的方程。同时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经济允许损失率和防治指标。

关键词: 早稻,白背飞虱,增殖力,允许损失率,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