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50%乙·异噁松EC防除油菜田杂草药效试验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防除油菜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乙.异噁松EC有效成分525~1125 g/hm2后第30、60、90 d对看麦娘、网草和牛繁缕的综合密度防效分别为92.32%~100%、91.07%~99.68%、92.07%~99.83%,第90 d的综合鲜重防效高达93%以上;施用该药剂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对油菜的增产率为29.01%~29.48%。
关键词: 50%乙.异噁松EC 油菜田 杂草 防除效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黄土高原南部的红油土上,以陕单16(SD16)、陕单9号(SD9)、户单4号(HD4)、陕资1号(SZ1)、掖单19号(YD19)、中单2号(ZD2)、豫玉22号(YY22)、陕单902号(SD902)、农大108号(ND108)和户单2000(HD2000)等10个当地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夏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氮处理相比,灌浆期施氮处理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63倍、27.7%和25%;且不同基因型生理特性对氮肥反应不一致,叶绿素含量变异系数为21%,ZD2施肥后光合速率稍有降低,而ND108则提高56%,SD16则提高46%;不论氮肥水平如何,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三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湖北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1800bp,湖北分离株的hr2扩增产物为1条DNA片段,大小约1800bp,由基因型组成判断,EcobNPV-HB是新的地区分离株,其hr2全长1761个核苷酸,GC含量21.7%,编码540个氨基酸,具有重复性回文序列,较GenBank中登录的EcobNPV-AH的hr2多362个核苷酸.
关键词: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湖北分离株 基因型 同源重复序列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雪莲果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0
摘要:雪莲果营养丰富,富含低聚果糖,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是纯天然新型水果。概述了雪莲果的主要功能特性、国内外加工现状及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柄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微波辅助提取香菇柄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3min,提取2次。与常规回流提取工艺相比,提取时间缩短60倍,多糖提取率提高88.7%。红外光谱检测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常规回流提取法所得多糖(分别为MAE-P和CRE-P)的红外图谱图具有比较相似的特征;MAE-P对S180抑瘤率为35.63%,并且对脾淋巴细胞有极显著增殖作用,其活性与CRE-P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促进香菇柄多糖的有效溶出,而且能够较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现有某辐照装置安全性能的分析及改进
《中国辐射卫生 》 2010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某辐射中心辐射安全防护水平,确保辐射应用安全。方法对某辐射中心辐照装置控制系统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对供电部分的稳定性和完善联锁信号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控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提出消除安全隐患的具体方法。结论辐照装置放射源活度大,安全隐患绝对不允许存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0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2O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为探讨小麦对白粉菌抗性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粉菌菌株17(Bgt17)和菌株6(Bgt6)及小麦品种扬158为试验材料,测定H2O2处理的小麦叶片过敏性细胞数量及POD、PPO、SOD酶活性。POD活性测定参照Hammershmidt方法并加以改进,用0.05mmol/LpH值为5.5的磷酸缓冲液进行提取,以愈创木酚作为底物测定,以1minA470变化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PPO活性测定参照ConstableandRyan方法进行,用0.05mmol/LpH值为5.5的磷酸缓冲液提取,以儿茶酚为底物测定,以1minA525变化0.01为PPO活力单位;SOD活性的测定参照Levine等方法进行,用提取液(50mmol/LMet,0.1mol/L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1mmol/L二硫苏糖醇(DDT))提取。测定SOD对氮蓝四唑(NBT)光还原的抑制率,以抑制NBT光还原50%为1个酶活力单位。[结果]乳突在亲和性与非亲和性组合叶表细胞形成的差异不大,非亲和性反应叶表细胞过敏性反应发生早且明显比亲和性反应多;接种Bgt17后不同时间及非亲和性组合中含H2O2的过敏性反应细胞频率明显高于亲和性组合;用5、10、20mmol/L抗坏血酸处理后,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15.0与30.0mmol/LH2O2处理后诱导亲和性反应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接种白粉菌后,小麦叶片中POD、PPO、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非亲和性组合比亲和性组合3种酶的活性高。[结论]HO、PPO、SOD活性与小麦对白粉菌抗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H2O2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2O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为探讨小麦对白粉菌抗性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粉菌菌株17(Bt17)和菌株6(Bt6)及小麦品种扬158为试验材料,测定H2O2处理的小麦叶片过敏性细胞数量及POD、PPO、SOD酶活性。[结果]乳突在亲和性与非亲和性组合叶表细胞形成的差异不大,非亲和性反应叶表细胞过敏性反应发生早且明显比亲和性反应多;接种Bgt17后不同时间及非亲和性组合中含H2O2的过敏性反应细胞频率明显高于亲和性组合;用5、10、20mmol/L抗坏血酸处理后,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15.0与30.0mmol/LH2O2处理后诱导亲和性反应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接种白粉菌后,小麦叶麦中POD、PPO、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非亲合组合比亲合组合3种酶的活性高。[结论]H2O2、PPO、SOD活性与小麦对白粉菌抗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H2O2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sFat-1基因猪生理生化指标与繁殖性能测定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2010
摘要:[目的]评价转sFat-1基因猪的健康状况,为猪育种选择优良个体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1头阴性试验对照纭和20头转sFat-1基因阳性猪15项生理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结果]部分转sFat-1基因猪肝功能受到轻度损伤,繁殖能力也有轻度下降.[结论]猪生理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测定能够成为转基因猪环境安全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