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鲜切西瓜生理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比较仅在鲜切前或鲜切后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和鲜切前后均采用1-MCP处理西瓜对鲜切西瓜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颜色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使用1mg/L的1-MCP处理鲜切后西瓜24h是一种最佳处理方式,该处理方式在7d的贮藏期内不仅有效降低鲜切西瓜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而且有效维持鲜切西瓜的硬度和颜色。

关键词: 鲜切西瓜 1-甲基环丙烯(1-MCP) 呼吸速率 硬度 乙烯释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菜田粉虱的生物防治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不断增加,由于保护地和露地蔬菜生产之间衔接紧密、交错进行,致使一些发生世代多、发育速率快、繁殖能力强的小型害虫,如蓟马、粉虱、斑潜蝇等得到充分有利的发育条件,有猖獗为害的趋势;特别是有利于粉虱的越冬和增殖,其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严重威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涂层对冷却牛肉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豌豆淀粉和高直链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可食性涂层对冷却牛肉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在4℃下贮藏5d过程中,各种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涂层对冷却牛肉失重率、颜色、pH、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感官评价得分的影响。结果发现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涂层不仅有效降低冷却牛肉中水分损失(分别为9.97%和12.83%,低于聚乙烯膜包装),而且较好的保持冷却牛肉的感官指标。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淀粉 可食性涂层 冷却牛肉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sp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来自Bacillus subtilis细菌的CspB基因(Gene ID:936224)构建了Ubiquitin启动子驱动的Csp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PC-CspB-bar,以bar基因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化到玉米自交系京501、京517和吉444,通过喷洒除草剂筛选得到60株草丁膦抗性植株,用PCR检测得到48株bar基因阳性植株,将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CspB基因PCR鉴定,获得13株同时整合CspB和bar的转基因株系。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CspB基因 花粉管通道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数量性状基因(QTL)克隆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此文首先简述了数量性状基因(QTL)克隆研究方法,然后较全面的总结了作物QTL克隆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QTL调控的分子机理。对37个已成功克隆的QTL进行汇总分析表明:控制作物数量性状的有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类等基因;其中12个已成功克隆的QTL编码转录因子,说明转录调控因子是新的植株形态进化和变异的重要原因。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海量的基因组数据将为QTL的遗传定位和分子剖析提供更多便利,越来越多的QTL将会被克隆出来。

关键词: 作物 QTL 基因克隆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苞液化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板栗苞液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氢氧化钠、碳酸钠、醋酸(99.5%)、磷酸(85%)、盐酸(37%)和硫酸(98%)6种催化剂对板栗苞液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在130、150和170℃液化反应温度下,浓硫酸、磷酸和浓盐酸加入量与苯酚的百分比为1~6%时,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效果的影响。对150℃时,以加入量为4%的浓硫酸催化板栗苞苯酚液化产物与甲醛制成的树脂和传统酚醛树脂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酸对板栗苞苯酚液化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且酸性越强对板栗苞苯酚液化催化效果越好;当反应温度为150℃,催化剂为4%浓硫酸是,板栗苞的苯酚液化效果最佳,液化率可以达到92.11%;当板栗苞粉与苯酚质量比为1∶3时,液化所得产物与甲醛反应所得酚醛树脂基本符合GB/T 14732-93的要求。[结论]板栗苞液化制备酚醛树脂是可行的。

关键词: 催化剂 板栗苞 液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枣39’果实膨大期解剖结构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枣果的裂果机理,笔者采用显微法对‘京枣39’新品种不同位置果实处于膨大期时的角质层、表皮、亚表皮、中果皮、维管束和空腔等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逐渐发育成熟,枣果体积逐渐增大,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亚表皮细胞大小、中果皮细胞大小和维管束粗细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空腔大小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呈现出"低—高—低"单峰变化。

关键词: ‘京枣39’ 果实膨大期 解剖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新品种‘京香1号’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香1号’核桃是从北京延庆核桃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晚实新品种。坚果圆形,壳面较光滑,单果质量9.16~16.26g,平均12.2g。果壳厚度0.8mm,出仁率58.8%,易取整仁。核仁浅黄色,香而涩味淡,品质上等,脂肪含量71.6%,蛋白质含量15.2%。丰产性好,有较强的抗寒、抗病能力。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发对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种子生理变化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经过吸湿—预萌发—回干引发处理后的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浸出液电导率、贮藏物质的变化、抗氧化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吸湿—预萌发—回干处理后的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与对照相比变化较小,种子内的电解质物质渗出较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减少。与对照相比,经过吸湿—预萌发—回干处理后的托鲁巴姆种子的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变化。吸湿—预萌发—回干能显著提高托鲁巴姆种子的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

关键词: 种子 托鲁巴姆 吸湿—预萌发—回干处理 生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脆片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果蔬干制产品质量,降低干燥能耗,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干燥时间、物料厚度对桃脆片干燥特性的影响,确定了桃片微波真空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热风干燥桃片和微波真空干燥桃片在产品外观、营养成分、质构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切片厚度3mm,干燥时间120min。微波真空干燥更适合于桃脆片产品的干燥,其产品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质均优于热风干燥产品。

关键词: 桃片 微波真空干燥 热风干燥 工艺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