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水产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发育率和畸形率进行统计;分别对45~245日龄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分别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在生长时间跨度为2~13月龄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并于13月龄时统计成活率(苗种为2016年繁育);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分析对测定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Excel软件拟合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受精率平均为55.5%±26.7%,正常发育率平均为33.9%±23.6%,畸形率平均为8.3%±0.9%。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体长、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1.7) cm、(316.7±57.3) g,云纹石斑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8±1.3) cm、(123.2±30.2) g,云龙石斑鱼比云纹石斑鱼生长快,云龙石斑鱼的体长为云纹石斑鱼的1.3倍,体质量为云纹石斑鱼的2.6倍。云龙石斑鱼在45~245日龄阶段的生长曲线为W=0.039 2L~(2.891 2)(R~2=0.986 9),云纹石斑鱼生长曲线为W=0.025 5L~(3.021 6) (R~2=0.990 8),在本阶段云龙石斑鱼为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为等速生长型。经过12个月的对比养殖,云龙石斑鱼成活率为97.2%,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成活率为93.2%~94.5%,云龙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35.3±4.1) cm、(700.0±247.2) g,珍珠龙胆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28.6±3.5) cm、(550.0±224.8) g,云龙石斑鱼体质量是珍珠龙胆石斑鱼的1.3倍,全长为1.2倍。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具有生长快、畸形率低、成活率高的杂交优势,为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新品种云龙石斑鱼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云龙石斑鱼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在摄食高能饲料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水生生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在摄食高能饲料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选择均重为(55.0±2.5) g的健康草鱼3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以3组高能纯化饲料(分别以额外的蛋白质、脂肪、糊精供能,高能饲料组较对照组总能量提高11%)及对照组饲料喂养草鱼11周后,将鱼体禁食48h后采样(对照),再饱食投喂,在摄食后的2h、8h和24h取样,测定实验鱼8种血清生化指标,并对采样时间点(T)和不同饲料(D)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保证不同处理组的采样时间同步性,即均在餐后同一时间点采样.结果显示:除血清总胆固醇(TCHO)含量外,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AG)、葡萄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受到采样时间点(T)即餐后时间的显著影响,饲料(D)对上述8个指标亦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草鱼血清GLU含量和血清AST活性均在餐后2h达到峰值,血清ALT和ALP活性以及LDLC含量均在餐后24h达到峰值,血清TAG含量在餐后8h达到峰值,而血清TCHO和HDLC含量则无明显峰值.在餐后24h, 3个高能组的ALT活性和GLU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AST和ALP活性以及TAG、TCHO和HDLC含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草鱼血清生化指标受到餐后采样时间点和饲料的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下地表温度与辐射变化关系的定量分析
《遥感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下对地表温度一直是热红外遥感研究的难点,云下地表温度的变化不仅受到到达地表的辐射强度的影响,还与地表覆盖类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本文通过开展野外观测实验,并利用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模拟地表温度在不同辐射条件的变化情况,以期获得不同地表类型的地表温度与辐射变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云覆盖情况下,到达地表面的辐射值减小,地表温度也随之减小,当云覆盖前地表温度越高,云覆盖后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就越大,不同地表类型的云下地表温度在单位时间(min)内发生的温度值的单位变化量所需辐射值的变化量与云覆盖前温度高低呈线性关系。在长时间云覆盖情况下,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随着云覆盖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放缓,当云层覆盖一定时间(10—20 min)后,地表温度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春江轮虫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2016年对钱塘江流域富春江江段的轮虫群落进行逐季度调查,分析富春江轮虫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并探讨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观察到轮虫14属27种,轮虫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明显,春季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优势类群为多肢轮虫,秋季优势类群为臂尾轮虫,冬季优势类群为龟甲轮虫.轮虫群落密度在空间上表现为轮虫密度在三江口段最高,5#采样点最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温、pH值、总磷(TP)含量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富春江轮虫群落时空格局的主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氏沼虾开放和闭锁核心育种群生长和存活性能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放核心育种体系可增加核心群体的选择强度,进而增加育种目标性状的遗传进展.本研究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研究对象,向闭锁核心群(closed nucleus population,NP)内引入扩繁群(multiplier population, MP)个体,构建两个杂交群体(正交群体NP/MP,反交群体MP/NP),并以闭锁核心群(NP/NP)为对照,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 LME)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 GLMM)对不同群体收获体重和存活率的估计边际均值进行比较,评估在虾类选择育种中构建开放核心育种体系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 NP/NP、MP/NP和NP/MP群体的收获体重估计边际均值分别为45.83 g、49.57 g和46.62 g;与NP/NP群体相比, MP/NP和NP/MP群体分别提高了8.16%和1.72%.(2) NP/NP、MP/NP和NP/MP群体的存活率估计边际均值分别为72.92%、68.04%和66.55%;与NP/NP群体相比,MP/NP和NP/MP群体分别降低了6.69%和8.74%.综上所述,在罗氏沼虾核心群中引入扩繁群个体,构建开放核心育种群体,可以有效地增加收获体重的遗传进展;同时在制定选择指数时,应加大存活性状的权重,选择生长和存活性能均优良的家系生产扩繁群体,导入闭锁核心育种群,构建生长和存活性能均优良的开放核心育种群.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开放核心育种群 闭锁核心群 估计边际均值 收获体重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仿刺参与进口海参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仿刺参与进口海参的综合品质,对仿刺参和6种进口海参的水分、灰分、盐分、蛋白质、总糖、水溶性总糖、含砂量、复水后干重率、海参多糖、海参皂苷指标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品质评价.7种干海参水分、盐分、水溶性总糖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低于15% 、40% 、3%;蛋白质含量高于40%;总糖含量为2.90% ~12.56%;含砂量为0.52% ~11.23%;复水后干重率为36.09% ~64.63%;海参多糖含量为1.88% ~7.71%;海参皂苷含量为ND~0.140%.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7种海参的综合营养品质顺序为仿刺参>红极参>墨西哥海参>南美刺参>腰参>岩刺参>阿拉斯加红参.仿刺参的营养丰富,含砂量低且复水后干重率高,综合品质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7-2018年西江干流水体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中国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西江干流水体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别于2017年9月、12月和2018年3月、6月对西江红水河大湾至肇庆江段进行了季节调查,并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域CODMn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73~4.83 mg/L,均值为2.67 mg/L;季节均值呈6月(3.08 mg/L)>12月(3.03 mg/L)>9月(2.94 mg/L)>3月(1.62 mg/L)的变化特征;依据CODMn水平, 13个样点可聚为3个类群, CODMn数值上呈聚群Ⅲ>聚群Ⅰ>聚群Ⅱ情况;水体CODMn污染指数(Pi)范围在0.18~1.21之间,处于"无污染–轻污染"状况,不同月份CODMn超标率为12月>6月>9月> 3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得到西江干流大部分时期水质类别为Ⅰ~Ⅱ类,少数时期为Ⅲ类,其中3月水质最好,都为Ⅰ类, 9月、12月为Ⅱ类, 6月为Ⅱ~Ⅲ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ODMn与水温(WT)、TP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Sal)、DO、透明度(SD)、NO3-N、NO2-N、叶绿素a (Chl a)和N/P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并受到TP和PO4-P和DO的显著性影响.西江干流水体污染目前尚不严重,水质优于中国境内其他主要河流;分析认为河流水动力情势及周边人类活动干扰是决定水体CODMn含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水体还原性有机质与TP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来自区域点源.
关键词: 西江干流 Mn','') >CODMn 污染状况 水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