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棉花中的异源合成
《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球等鞭金藻、眼虫、高山被孢霉和拟南芥中分别克隆到Δ9链延长酶、Δ8去饱和酶、Δ5去饱和酶和Δ15去饱和酶基因,利用我们的多基因聚合方法,将这4个基因聚合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上,其中每个基因都含有独立的CaMV35S启动子和Tnos终止子。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表达载体转入棉花,通过卡纳霉素和PCR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提取转基因阳性植株叶片总脂肪酸,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到花生四烯酸(AA,20:4Δ5,8,11,14)和二十碳五烯酸(EPA,20:5Δ5,8,11,14,17)含量分别达1.0%和5.0%。表明通过基因代谢工程在棉花中异源合成EPA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在棉籽中生产VLCPUFAs奠定了基础。


早熟桃优良新品种-锦玉
《中国果业信息 》 2014
摘要:"锦玉"是以"朝晖"作母本,"冈山早生"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桃新品种.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果实长圆形,纵径7.8 cm,横径7.6 cm.平均单果重167.0 g.果实底色绿白色,80%以上果面着点状或条状鲜红色;果实顶部微凸,有果尖,缝合线明显.半离核,裂核少.果肉乳白色,果尖处果肉有少量红色;果肉软溶质,汁液多,纤维少,风味浓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可滴定酸含量0.25%,糖
关键词: 早熟桃 可滴定酸含量 软溶质 优良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 平均单果重 横径 丰产期 平均株产 糖酸比


我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探索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加下氮肥利用率是否较20世纪80年代增加的问题,应用现有研究资料,对影响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是影响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主要因素;1996—2011年较1990—1995年,我国粮食作物阶段氮肥平均施用量增加44.9 kg/hm2,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加1 073.3 kg/hm2,在作物种植密度普遍提高的情况下,阶段氮肥利用率平均达到62.5%,较20世纪80年代提高27.5%。因此认为,我国目前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较20世纪80年代未增加的说法并不符合生产实际。


山西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土地问题及对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摘要:研究并制定实施更优惠的土地政策是山西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惠民支农工程,并科学合理用好增减挂政策,拓宽建设用地供给渠道,保证建设用地。二是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流转的价格评估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要创新土地治理机制,引导企业参与土地开发,围绕土地整治发展"五位一体"开发性农业。


我国胡麻籽油加工业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加工 》 2014
摘要:胡麻通称为油用亚麻,主要种植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的40多个国家。胡麻产量居世界油料作物产量的第7位。在我国,胡麻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区域,常年种植面积约40万hm2,年总产量约50万t。1.胡麻籽油开发的重要性胡麻籽油中含有50%左右的α-亚麻酸,而其他大宗油脂中α-亚麻酸的含量都在10%以下,有的甚至没有(如花生油);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类油中的α-亚麻酸的含量也只有30%左


PPARs调控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调控剂CB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B对肉鸡生长性能以及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和屠宰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心脏、肝脏质量,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心脏、肝脏质量和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80%,3.18%和32.12%;对肉仔鸡肌肉品质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肉仔鸡胸肌的a*值提高了45.29%。


山西省地方花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探索已收集到的90份山西省地方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从中筛选出优质品种,采用室内测定方法对其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含量和油亚比5个品质性状的测定分析,探讨了地方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与地理来源、类群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4、2.02、2.02、1.99、1.93,表明山西省花生地方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09、0.11、0.11、0.23,表明各资源间的品质性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90份资源划分为了4个类群。筛选出武乡红花生、临县多粒、永济小蜂腰等优质资源,为山西省地方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优质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