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椰枣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枣树(Phoenix dactylifera L.)属多年生棕榈科热带植物,是阿拉伯国家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果实被称为“沙漠面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2])。 目前我国对椰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椰枣化学成分分析~([3])、基因表达~([4])、植物组织培养~([5])、逆境胁迫~([6])等领域,对椰枣病害发生及病原菌种类鲜有报道。2020年11月—2021年6月,对海南省椰枣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均一化文库构建及PnRXLR5863靶蛋白筛选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剑麻是硬质纤维的主要来源,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斑马纹病是剑麻生产的重要病害。RXLR效应蛋白是卵菌第一大类效应蛋白,能通过直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靶向寄主防卫相关蛋白,干扰和抑制寄主防卫。利用转录组分析不同侵染阶段的烟草疫霉,发现PnRXLR5863表达量较高,并且其编码的蛋白含有信号肽、RXLR-EER和WY结构域,瞬时表达发现PnRXLR5863能引起烟草细胞死亡,推测PnRXLR5863在烟草疫霉侵染剑麻过程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作用于剑麻的靶蛋白和致病机制还未知。为了筛选PnRXLR5863的剑麻靶蛋白,应用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SMART)和Duplex-Specific Nuclease(DSN)技术构建了剑麻均一化酵母cDNA表达文库,并筛选了与PnRXLR5863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显示,构建的文库库容为5.32×10~7 CFU/mL,文库总克隆数为1.064×10~8 CFU,文库片段平均大小为1000 bp,重组率为100%;构建的pGBKT7-PnRXLR5863诱饵载体无自激活性;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pGBKT7-PnRXLR5863诱饵载体,从构建的文库中筛选获得23个与PnRXLR5863相互作用的蛋白。获得的候选靶蛋白主要参与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涉及泛素化过程、蛋白合成、蛋白翻译和蛋白修饰等生理事件,暗示PnRXLR5863效应蛋白可能作用于剑麻的蛋白代谢。剑麻均一化酵母表达文库的构建和PnRXLR5863靶蛋白的筛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nRXLR5863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RXLR效应蛋白 剑麻 均一化文库 蛋白质相互作用 斑马纹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水虻对金霉素菌渣的降解调控分析

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对金霉素菌渣的降解调控作用。【方法】选用同一天收集的黑水虻虫卵培育至3日龄幼虫,转入麦麸与金霉素菌渣不同质量配比(麦麸∶金霉素菌渣=1∶0, 1∶1, 2∶1, 5∶1, 10∶1和20∶1)混合养殖料中饲养,测定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体长与体重,依据幼虫和养殖残料中金霉素含量计算不同日龄金霉素降解率。【结果】金霉素菌渣在混合养殖料中的含量对黑水虻幼虫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产生显著影响。麦麸与金霉素菌渣不同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的黑水虻幼虫体长与体重在11日龄前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13日龄时体长与体重出现下降趋势。麦麸与金霉素菌渣5∶1, 10∶1和20∶1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时幼虫体长和体重大于对照(纯麦麸饲养组)。通过计算不同质量配比养殖料饲养的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发现金霉素初始含量是影响降解率的重要因素,麦麸与金霉素菌渣5∶1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的7, 9, 11和13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分别为39.21%, 68.94%, 66.53%和68.26%,显著高于麦麸与金霉素菌渣10∶1和20∶1质量配比组。【结论】黑水虻能够减量化处理金霉素菌渣,养殖料中金霉素的初始含量对黑水虻幼虫生物学特征和对金霉素的降解率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黑水虻 金霉素菌渣 降解率 生长发育 减量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链霉菌菌株LWL1827的防效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火龙果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水果,储藏中容易感病,其中火龙果软腐病就是一种储藏期常见的主要病害.为明确火龙果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和拮抗放线菌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及防治作用,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选择典型软腐病发病果实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并采用无伤和针刺法回接进行致病性测定.以 26 株链霉菌作为供试拮抗菌株,采用琼脂块法、生长速率法研究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链霉菌LWL1827 无菌发酵滤液喷涂于火龙果果实进行防病效果及抗性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发现,引起火龙果软腐病的病原菌ZYW18 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致病性测定表明菌株ZYW18 为致病菌.链霉菌 LWL1827 可显著抑制病原菌生长,抑菌圈直径为(18.32±2.13)mm,透明,1∶5、1∶10、1∶50(V/V)不同浓度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率分别为 91.23%±3.11%、87.21%±3.22%、80.22%±2.03%,与其他拮抗菌之间差异显著(P<0.05).病情指数降低效果较明显的为浓度 1∶10(5 d),病情指数为 11.00±1.03,防治效果(53.59%±4.21%)较好.以浓度 1∶10的链霉菌 LWL1827 无菌发酵滤液处理火龙果不同时间后,发现其能显著提高火龙果抗性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处理后 3 种酶活性甚至是对照的 2~3 倍,且LWL1827 滤液能降低储藏火龙果的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引起火龙果软腐病的病原菌为串珠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为我国首次报道.链霉菌LWL1827 对病原菌ZYW18 的抑菌效果显著,可提高火龙果的抗病性,对储藏火龙果具有良好的拮抗防病作用.

关键词: 火龙果 串珠镰刀菌 链霉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推动有益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当地主栽4个黑叶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3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水平(3、6和9 kg/ha),以不接种为对照(CK),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黑叶白菜产量及硝酸盐、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各品种黑叶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大降幅比CK降低72.50%;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增幅分别比CK增加79.13%和8.91%.8210号和A321的产量、甜脆33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甜脆331和甜脆326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整体上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28.08%、5.25%和19.60%;而8210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A321的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10.20%和10.42%.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和黑叶白菜品种2个因素在降低硝酸盐含量及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具有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主成分分析发现,8210号和A321的最佳接种量为6 kg/ha,甜脆331和甜脆326的最佳接种量为3 kg/ha.[结论]接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提高黑叶白菜产量的同时,能通过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途径改善其品质.此外,黑叶白菜品种显著影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黑叶白菜产量和品质上的接种效应.

关键词: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 黑叶白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Dicer-like基因的功能分析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4号生理小种(Foc4)含有两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Dicer-like基因FocDCL1和FocDCL2。为了探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在RNAi中的作用机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ΔFocDCL1、ΔFocDCL2和ΔFocDCL1/2基因敲除突变体。表型分析显示,与Foc4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菌丝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差异,但产孢量下降;ΔFocDCL2突变体在非生物胁迫刚果红处理后菌落明显变小且气生菌丝增多;ΔFocDCL2和ΔFocDCL1/2的致病力下降。miRNA深度测序数据显示,与Foc4野生型相比,ΔFocDCL1、ΔFocDCL2和ΔFocDCL1/2敲除突变体的miRNA长度分布和5′–端首位碱基出现频率都发生了改变,都能产生自身特异miRNA。DCL功能存在交叉和冗余,miRNA可以通过依赖独立的、交叉的或者联合的DCL发生;此外,鉴定到不依赖DCL形成的miRNA。这些结果表明FocDCL在产孢量、非生物胁迫、致病力以及小RNA发生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Dicer-like基因 致病力测试 mi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新品种攀育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攀育2号杧果是从乳杧实生后代群体中筛选出的杧果新品种.树势强壮,枝条直立.果实椭圆形,果粉厚,肉质滑腻,风味浓甜,纤维极少,口感好,鲜食品质佳.单果质量307.0~369.0 g,可食率79.0%~8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3%~21.7%,总糖含量13.80%~16.96%,总酸含量0.061%~0.576%,维生素C含量13.6~70.3 mg·kg-1,β-胡萝卜素含量5.78×104 μg·kg-1.四川攀枝花地区果实发育期120~150 d,中熟,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高接树第2年初结果,大树改接换冠后3~5 a(年)每666.7 m2平均产量为1384.5 kg.中抗畸形病和细菌性黑斑病.适宜在四川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

关键词: 杧果 新品种 攀育2号 实生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YP307A1 RNAi重组小球藻口服喂饲对白纹伊蚊的致死作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3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沉默白纹伊蚊蜕皮激素合成途径酶基因CYP307A1对伊蚊幼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CYP307A1的RNAi表达载体,以小球藻为受体进行电击转化,筛选得到的重组藻株喂食白纹伊蚊幼蚊,使用WPS 2020软件统计并汇总幼蚊的死亡率、化蛹率、羽化率、体长和CYP307A1基因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SPSS 25软件进行各组平均值的单因素ANOVA检验,使用Origin 2019和WPS 2020软件进行图表的制作。结果 300只规模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中饲喂过滤水、饲料、野生小球藻和转pMaa7/IR载体小球藻的白纹伊蚊幼蚊死亡率分别为1.50%、0.17%、0.83%和8.00%,而饲喂CYP307A1RNAi重组小球藻幼蚊死亡率为80.33%,死亡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喂饲料的伊蚊幼蚊化蛹率为99.83%,羽化率为98.50%,而饲喂CYP307A1 RNAi重组小球藻幼蚊化蛹率为18.50%,羽化率为98.50%,与对照组相比饲喂CYP307A1 RNAi重组小球藻幼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食重组藻株伊蚊幼蚊体内CYP307A1基因表达量比对照组下降79.00%(P<0.01)。结论 CYP307A1RNAi重组小球藻具有抑蚊功能,有望在生物杀蚊领域发挥作用。

关键词: 白纹伊蚊 CYP307A1 RNA干扰 小球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分子标记快速鉴定香水椰子种苗纯度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水椰子因其具有独特的糯米香味备受消费者喜爱,香水椰子特别是在苗期和其他绿矮椰子极为相似,市场上因“假苗”造成损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鉴定香水椰子纯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具有香味和不具有香味的椰子之间的多态性进行了引物筛选和纯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供选的131对SSR核心引物中,仅有1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利用这对引物对100株椰子进行纯度鉴定,并与田间单株的嗅觉鉴定结果和2AP含量检测结果一一比对,吻合率达100%,说明该SSR分子标记对香水椰子的纯度鉴定结果是可靠的,可用于生产实践中香水椰子种苗的纯度鉴定。

关键词: 香水椰子 SSR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贮藏过程中功能成分及活性的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椰浆和浓缩椰子水为原料研制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选取未添加浓缩椰子水的酸奶作为对照,以总酚、黄酮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铜离子螯合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能力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酸奶在贮藏期0~28 d内的功能成分及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在贮藏28 d,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分别为77.84%±1.91%、41.93%±2.09%,较0 d没有显著差异(P>0.05),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58.81%±6.63%,较0 d提高了28.66%,而DPPH、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铁离子和铜离子还原力、铜离子螯合能力、α-淀粉酶抑制率较0 d均有所下降.整个贮藏期内,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都远远高于对照酸奶.

关键词: 功能性 椰子植物酸奶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贮藏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