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山西果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本因分析与发展探索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简要阐述果树科技创新含义基础上,对山西省果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本因分析。建议山西省果业应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科技资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果业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果业成果转化率;加强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山西省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山西果业 科技创新 体系 本因分析 发展探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原市市售蔬菜硝酸盐含量及污染状况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对太原市秋季市售的14种蔬菜中硝酸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含量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种类蔬菜中差异明显,其中,以花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其次依次是茎菜类、叶菜类和根菜类,果菜类最低。在所调查的128个蔬菜样品中,硝酸盐含量达到严重污染等级的占1.6%,重度污染等级的占9.4%,中度污染等级的占19.5%,轻度污染等级的占69.5%。

关键词: 蔬菜 硝酸盐 污染评价 太原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平黄梨简易催熟方法初探

山西果树 2014

摘要:为解决高平黄梨冷库贮藏后果皮较绿、风味较差的问题,以早采和晚采的高平黄梨为试材,进行了多种催熟处理。结果表明,晚采果运用催熟纸垫加升温处理,期间果实避免受阳光直射,可达到果实表皮转黄、口感酸甜适口、果香气味突出的目的,并有效避免催熟之后出现果心、果肉褐变的问题。

关键词: 黄梨 催熟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枣采后生防菌株梅奇酵母XY201培养条件的优化

保鲜与加工 2014

摘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XY201是从冬枣表面分离筛选的新酵母菌种,对采后冬枣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该酵母菌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利用情况,以及温度、初始pH和接种浓度三个因素对梅奇酵母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其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梅奇酵母最大生物量的培养基配方为:2%蔗糖+2%牛肉蛋白胨+0.05%磷酸二氢钾+0.05%硝酸钠;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初始pH 6.0,接种浓度1%;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梅奇酵母的最佳培养时间为接种后72 h。

关键词: 生防菌 梅奇酵母XY201 最大生物量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主要阐述了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的选育目标、品种类型和各类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它们的栽培技术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 晋鲜糯玉米 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石灰性褐土磷脂脂肪酸及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研究了秸秆还田下旋耕(RT)、深松(ST)、深翻(CT)和秸秆不还田旋耕(CK)4种耕作方式对石灰性褐土磷脂脂肪酸(PLFA)特性及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的水解酶活性、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有较大差异;秸秆还田增加了PLFA的种类、总PLFA含量及细菌、放线菌PLFA含量,但降低了土壤真菌PLFA含量,说明真菌较细菌更能适应贫瘠的环境.深松和深翻处理的PLFA总量均高于旋耕和CK处理,两处理分别较CK处理高74.7%和53.3%,表明深松和深翻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深松和深翻还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为作物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利的土壤条件.

关键词: 石灰性褐土 秸秆还田 隔年深松 深翻 连年旋耕 磷脂脂肪酸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临旱6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

摘要:临旱6号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选育,在生产试验示范中表现为抗旱、抗倒、高产、稳产、成熟落黄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以及产量水平高、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各项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该品种在旱地小麦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尤其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的旱肥地,以及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的旱地种植。2007年,该品种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年—2012年连续5年成为国家和山西省良种补贴项目的主导品种,在小麦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选育研究 高产栽培 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新品种 ‘合玉丽’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玉丽’西葫芦是以自交系‘Y-2’为母本,自交系‘X-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半蔓生,第一雌花节位5~6节,瓜顺直,皮色浅绿且有光泽,单瓜质量320 g左右,成瓜率高,商品性好。植株生长势强,不早衰,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早春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西葫芦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中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技术研究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山西中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小麦玉米7∶2的种植模式,选用丰产、抗倒、早熟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和丰产、早熟、耐密晋阳1号玉米新品种,适时配以适宜的套种密度、小麦秸秆粉碎覆盖减(免)玉米中耕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形成全新的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机械化套种 山西中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单倍体技术要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农学学报 2014

摘要:玉米单倍体技术可以大大缩短选育玉米自交系的代数,加速种质资源改良、创新与利用周期,为育种目标的快速实现提供可能。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是未来玉米育种中的核心技术,各个环节的优化是提高该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育种研究人员系统介绍玉米单倍体技术的概念、发展过程、基本流程、环节优化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增进科技工作者对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全面认识与了解,促进该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技术 诱导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