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多酚优化条件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4
摘要: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波辅助条件下,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pH值、料液比、物料粒度和超声功率对苹果多酚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的增加,苹果多酚的提取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而随着pH值的增大,提取效率下降,pH值为3时,提取效率达到最高值;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提高,苹果多酚的提取效率增加,当乙醇体积分数达75%时,提取效率达到最大值,继续提高乙醇体积分数时,提取效率下降;物料粒度对苹果多酚提取效率影响的变化趋势与乙醇体积分数的效应相反,当物料粒度达60目时,提取效率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提取效率与成本因素,苹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60 min,pH值3,料液比1∶6,粒度60目,超声功率80 W,在该优化条件下苹果多酚的提取效率可达1 692.72 mg/kg。


乙醇浸泡保存鼠体头骨标本制作的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4
摘要:研究乙醇浸泡保存鼠体的头骨标本的制作技术,力求在制作过程中省时、省力,且制作出效果好的头骨标本。通过实验研究,探明乙醇浸泡保存鼠体的头骨标本制作过程中,煮制和漂白使用不同药剂以及不同药剂浓度的效果,制作完整和美观的鼠类头骨标本。头骨煮制过程中使用烧碱和碱面,头骨漂白过程中使用双氧水和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设立不同的药品溶液浓度进行多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制作头骨较小、骨质较薄、年龄较小的鼠类头骨标本,应选择低浓度的药品溶液,煮制和漂白时间较短;制作个体较大、头骨骨质较厚、年龄较大者的头骨标本,应选择较高浓度的药品溶液,煮制和漂白时间较长。


不同覆盖方式对枣园生草越冬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摘要:为了提高枣园栽培饲草的越冬率,在枣园分别采用薄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增施钾肥的措施,对多变小冠花、百脉根和白三叶的越冬率和冬前根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均能够极显著提高3种饲草的越冬率(P<0.01),薄膜覆盖的效应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覆盖(P<0.01),施用钾肥对饲草的越冬没有显著的效应。多变小冠花、百脉根和白三叶3种饲草根部可溶性总糖含量与饲草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山西省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果农之友 》 2014
摘要:桃是我国主要栽培果树之一。其果实外观美丽,果肉细腻多汁,风味芳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桃罐头、桃汁、桃脯、及桃干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桃因其结果早、效益较高、管理容易等特点,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冷


不同深松时期对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0—2012年在晋东南旱平地设置了春季深松、夏季深松和秋季深松3种深松处理试验,以传统翻耕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春玉米耗水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深松处理的总耗水量最高,春季深松处理次之,且两者与传统翻耕(对照)差异均显著,表明春季和秋季深松后春玉米的总耗水量增加。夏季深松总耗水量低于对照处理,这是因为夏季深松后,对玉米根系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在春玉米生育后期,秋季深松和春季深松能有效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春玉米生物干重,提高作物产量。2011年秋季深松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比传统深翻(对照)提高13.61%和10.26%,春季深松处理次之,分别比对照提高10.32%和7.62%,夏季深松处理低于传统深翻(对照),且分别比对照降低3.95%和1.82%,表明秋季深松和春季深松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和水分的高效利用。


吕梁山区道地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摘要:对吕梁山道地药材现状进行调研,拟根据区域环境、资源种类、产业政策等方面探讨吕梁山道地药材的发展模式,以结合现状、发挥优势、增加收益为目标,为吕梁山道地药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