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菜园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生物炭基肥替代化肥减量施用的田间长期效应,利用定位试验研究连续5 a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 5 a实施炭基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pH提高了 0.13~0.25,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也分别提高了2.1%~62.2%、5.8%~86.0%和0.4%~103.1%,炭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产量提高了4.0%~14.8%,但75%替代处理较50%替代处理有所降低.炭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菌群Sobs、Shannon、Ace和Chao指数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均以75%替代处理最高.炭基肥替代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硝化菌属(Nitrolancea)、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等的丰度,增加了纤维素降解菌菌群(Planifilum、Saccharomono-spora)的丰度.芽单胞菌属、Ilumatobacteraceae、Methyloligellaceae 等的丰度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见,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明显改善了菜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适量替代可以提高蔬菜产量,但应注意长期连续施用对土壤pH、碳/氮的影响,避免过量施用抑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关键词: 菜园 生物炭基肥 化肥 土壤 细菌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和糖蜜对广东香茅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草学 2023

摘要:为筛选出提高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青贮品质的青贮添加剂,本试验以广东香茅草为原料,分别添加50g/kg糖蜜(Molasses),10~9cfu/kg乳酸菌(LAB)和50g/kg糖蜜+0.1mL/kg乳酸菌混合(MIX),无添加为对照组(Control)。每个处理3个重复,室温贮存60d后开封,分析青贮饲料的品质。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组,糖蜜和糖蜜+乳酸菌混合处理组广东香茅草青贮料中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水化合物含量、乳酸和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H值和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处理后广东香茅草青贮料的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剂处理对香茅草的精油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糖蜜和糖蜜+乳酸菌处理有效提高了香茅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有效地保存了其营养物质。

关键词: 香茅草 青贮 糖蜜 乳酸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ST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前噬菌体的流行状况与转导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猪源ST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中前噬菌体的流行情况、结构特点和转导能力,探究前噬菌体在猪源MRSA流行克隆形成中的作用。基于全基因组信息,分析了近年来从我国多省分离的131株ST9型MRSA中前噬菌体的流行率、分型、亲缘关系和结构特征;选取含不同分型前噬菌体的菌株进行诱导,对诱导获得的噬菌体颗粒进行转导,测定转导子的耐药表型及体外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猪源ST9型MRSA的前噬菌体携带率为78.6%(103/131株),其中,63株携带完整前噬菌体序列,所有前噬菌体序列均不含耐药基因,仅2.9%(3/103株)的前噬菌体序列含毒力基因;前噬菌体谱型丰富,其整合酶分型主要为Sa2int和Sa4int;各型别前噬菌体结构同源性较高,完整前噬菌体可被诱导为长尾噬菌体;噬菌体颗粒可包装供体菌的aadD、tet(L)耐药基因并转导至受体菌中;转导子可获得卡那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体外生长能力与受体菌株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猪源ST9型MRSA的前噬菌体携带率较高,谱型丰富,不携带耐药基因,部分噬菌体可包装供体菌的耐药基因转导至受体菌,产生的适应性代价小。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T9 前噬菌体 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夯实福建省粮食安全根基的实践探索与推进策略

发展研究 2023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福建作为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粮食安全保障成效显著,但粮食自给率较低,产消缺口较大,粮食安全保障仍面临风险挑战。为此,编辑部与采访嘉宾一起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夯实福建省粮食安全根基,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包晓斌进行点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红线 高标准农田 粮食科技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FN1基因InDel位点鉴定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转录组候选基因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 1,FN1)对于骨分化、骨形成和骨细胞迁移起关键作用。对FN1基因预测突变位点进行DNA池检测,并与山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以期为山羊的遗传育种和性状改良提供分子标记。【方法】利用DNA池检测和PCR-RFLP技术,分析福清山羊、努比亚黑山羊和简阳大耳羊中FN1基因的7个预测突变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与其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通过DNA池检测和PCRRFLP发现,7个预测位点中只有Del66652位点存在多态性,且在3个山羊群体中都只存在Ⅱ和ID基因型,都不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多态性信息含量小于0.25。关联分析发现,努比亚黑山羊ID基因型个体的管围显著优于Ⅱ基因型(P<0.05),ID基因型的胸围指数极显著优于Ⅱ基因型(P<0.01)。简阳大耳羊ID基因型个体的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显著优于Ⅱ基因型(P<0.05)。【结论】Del66652位点与努比亚山羊和简阳大耳羊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且ID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Del66652位点可作为影响山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位点,为提高山羊生长性状的品种改良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山羊 FN1基因 插入缺失(InDel)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所水稻抗逆分子育种团队在水稻种子活力和耐盐碱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福建稻麦科技 2023

摘要:水稻作为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在生产及储藏过程中面临着陈腐变质及活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其粘度下降、硬度增加、口感变劣、风味变差及发芽率降低等。因此,如何长期储存并延长种子的寿命是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课题。脂氧合酶(LOX)基因家族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果实成熟、衰老、种子储藏、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等过程。在高等植物中,LOXs主要以亚油酸(LA)和亚麻酸(Le A)为催化底物来介导脂类代谢,而LOXs的活性常常被认为是反应种子活力和植物抗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村集体经济的收敛性分析——基于北京郊区40个村庄的长时段观察(1978—2018年)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摘要:利用北京郊区分层抽样获取40个村庄固定观察点1978—2018年的6个时点的跟踪调查数据,进行村域集体经济收敛性的长时段观察分析。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村经济总收入规模与村集体资产规模的村庄之间差距明显扩大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量在村庄之间的差距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大。而且,村集体经济之间的差距在城乡结合部、平原和山区之间表现突出,形成了“空间俱乐部”收敛。通过概率演化矩阵分析,改革开放初期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较多摆脱贫困的机遇,但1998—2018年村庄发展呈现出“好-中-差”的层级固化趋势。为此,需要积极探索跨村联合发展的新路径,特别是要发展壮大乡镇级集体经济,扎实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集体经济收敛 地区差距 “空间俱乐部”收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对鸡皮刺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福建畜牧兽医 2023

摘要:鸡皮刺螨是中小型蛋鸡场常见的一种体外寄生虫,以往养殖户都采用有机磷农药或其他兽药进行防控,对人畜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验证球孢白僵菌对鸡皮刺螨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患病鸡群分别采用球孢白僵菌和辛硫磷进行杀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 A组(球孢白僵菌组)用药后5 d、10 d、15 d和20 d时螨虫减少率分别为59.6%、74.1%、76.6%和82.7%,B组(辛硫磷组)用药后5 d、10 d、15 d、20 d时螨虫减少率分别为86.8%、85.2%、85.4%和75.1%,两组在用药后10 d、15 d、20 d时螨虫减少对比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对鸡皮刺螨具有较好驱杀效果。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鸡皮刺螨 驱杀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良恢复系福恢676的粒形及米质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福恢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丰产性、抗逆性、优质性及适应性”水稻育种策略指导下育成的强优势恢复系。对福恢676的粒形和米质进行相关研究,可以为该恢复系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福恢676、亲本明恢63和蜀恢527、恢复系明恢86和福恢673种植于福州、泉州及三明试验基地,收获成熟种子,自然晒干。测量各恢复系的谷粒长、宽及厚度,称取千粒重,测定各恢复系的米质,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PCR扩增Wx基因片段,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cc 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根据琼脂糖电泳结果及测序分析确定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类型。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种子总RNA,进一步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灌浆不同时期控制粒形和米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福恢676的谷粒长大多为10.0~11.0 mm,宽约2.70 mm,厚约2.00 mm,千粒重27.0~31.0 g。福恢676的糙米率大于81.0%,胶稠度大于60.0 mm,直链淀粉含量在13.0%~18.0%,达到一级米标准;福恢676的整精米率高于其他4个恢复系,垩白率和垩白度高于亲本明恢63与蜀恢527,低于明恢86和福恢673。福恢676和其他4个恢复系中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均为T,即Wx基因型为Wxb。福恢676中控制粒形相关基因GL7的表达在灌浆11 d时明显下降;GS3、SGL和GIF1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且在灌浆7 d时表达量最高;GW8的表达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灌浆11 d时表达量最高。福恢676中控制米质相关基因Chalk5的表达量在灌浆7 d时最高,而在11d时几乎不表达;ALK、OsSSI、OsBEIIb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在灌浆7 d时表达量最高,且表达模式与其他4个恢复系中的完全不同。【结论】福恢676的谷粒较长,整精米率较高,糙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一级米标准,Wx基因型为Wxb,福恢676中控制粒形基因GL7、GS3和米质基因ALK、OsSSI、OsBEIIb的表达模式与其他4个恢复系中有明显不同。

关键词: 福恢676 粒形 米质 Wx基因 基因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采后冷害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技术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藏是减少枇杷果实采后衰变、保持品质以延长其果品供应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枇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冷害,出现果实褐变和凹陷等冷害症状,造成品质劣变,带来经济损失,研究枇杷果实冷害发生机制与预防技术,对枇杷保鲜贮藏及冷链运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因素、冷害症状、枇杷冷害发生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害对细胞膜系统、活性氧代谢、可溶性糖代谢、呼吸和乙烯代谢等的影响;概述了枇杷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总结了预防枇杷冷害的技术措施,包括低温预贮、热处理、化学物质、生物材料等,同时对减轻冷害发生的新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枇杷果实采后的保鲜贮运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对枇杷冷害的研究提出方向。

关键词: 枇杷 冷害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