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黄素甲醚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
《农药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活性成分大黄素甲醚的杀菌谱,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该物质对水稻稻瘟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等几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其对小麦和黄瓜白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对黄瓜灰霉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菌丝抑菌活性明显,其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3.74、1.14mg/L;对小麦白粉病菌和黄瓜白粉病菌具有优异的活性,EC50值分别为0.68、0.33mg/L。盆栽试验结果也表明大黄素甲醚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0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体系中减施氮肥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小麦: N 225 kg/hm2,基肥与分蘖肥各半;水稻: N 210 kg/hm2,基肥和分蘖肥为3:2)相比,减氮20%~30%处理产量并没有降低,而氮肥当季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以及氮素偏因子生产力则有所增加;而且,氮肥分次追施,能增加子粒产量,并减少氮肥成本.虽然减氮20%~30%处理0--4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较习惯施肥处理降低,但是并没有降低植株地上部对氮素的吸收.在小麦和水稻收获期,减施氮肥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残留量低于习惯施肥处理;且稻-麦轮作系统中氮的表观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初步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稻-麦轮作体系氮素过量施用地区,第一个轮作周期减施氮肥20%~30%不仅不影响产量,而且可提高氮素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
水源热泵地能中央空调与普通分体空调的比较
《科技创业月刊 》 2010
摘要:水源热泵地能中央空调是一项新技术,研究它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将有利于人们了解这项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通过归纳分析的方法了解水源热泵地能中央空调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和国内运用范围;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掌握它的实际运用效能;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入剖析它与普通空调的在具体实践中的优劣。研究表明:水源热泵地能中央空调就是一项节能环保新技术,较普通分体空调有许多优越性,既环保又节能,而且长效性能好、经济实惠,在我国许多条件具备的地区,完全可以应用,推广这项技术对于改变传统的空调模式,构建节能环保型社会,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的繁殖调控技术(二)
《湖北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第三讲增加年产仔窝数—频密产仔技术通过管理、药物处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年产仔窝数的技术,可统称"频密产仔技术"。目前能有效实现频密产仔的方法有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挥杂交棉高产优势须良法配套
《农家顾问 》 2010
摘要:通过杂交棉高产机理研究,与常规棉相比,杂交棉个体生长势强,光能利用率高,积累有机物质多,分配合理,两伏桃多,增产优势明显。目前湖北省杂交棉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白猪SⅡ系新品系选育与利用前景
《养殖与饲料 》 2010
摘要: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期选育的成熟的SⅡ系大白猪为试验动物,采用现场测定的方法探讨该品系的性能潜力,评价其种用价值。SⅡ系大白猪测定群总产仔数达(11.24±2.52)头/窝,活仔数(10.40±2.42)头/窝;统计总产仔数14头/窝以上、产活仔数13头/窝以上的母猪在群体中占比分别达18.67%、18.63%,繁殖优势与潜力明显;且种猪未见繁殖障碍;环境适应能力强。以SⅡ系大白猪为基础可研发出新一代高繁殖力、高适应性、高抗逆性的母本品系,但受品系选育规模、环境制约,其良好的优势难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必要改变育种场体制,以效益促进选育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新品种农科糯1号春播密度栽培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鲜食糯玉米虽以鲜穗出售,但并非穗子越多效益越高,必须在合理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糯玉米农科糯1号合理种植密度从每公顷种植50955株递增至56955株,此时合格穗率、一级穗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