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HS-SPME萃取黄豆酱挥发性成分工艺研究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黄豆酱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的SPME萃取效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黄豆酱风味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8种萃取因素中筛选出对总峰面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用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基体中的无机盐添加量是影响总峰面积的显著因素,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6℃、萃取时间42min、基体中的无机盐添加量0.98g。在优化条件下,与初始最大总峰面积12880000相比,总峰面积提高到1310712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钾(-K)和施钾(+K)处理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结果】莲藕移栽76d后,+K处理叶片和叶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K处理,并均在97d膨大茎成型后逐渐降低;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在早期为+K处理低于-K处理,97d后+K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明显加快,其累积量于139d明显高于-K处理,160d不同处理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量趋于稳定,+K处理为1204g/株,比-K处理高19.7%。在97—160d产量形成关键期,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的累积量,+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32.8%、10.3%和74.2%,其中来自其它器官转移的氮、磷和钾,+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1.20、0.12和1.26g/株,来自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转运的氮、磷和钾,前者比后者高2.16、0.04和5.70g/株。莲藕氮、磷、钾累积总量之比-K处理为1﹕0.14﹕0.90,+K处理为1﹕0.13﹕1.31。【结论】钾营养促进莲藕干物质生产和累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并提高莲藕各器官尤其是叶柄中钾的含量,在生育后期促进干物质和养分从叶片等器官转移并贮存到膨大茎中并最终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囊藻毒素在滇池鱼体内的积累水平及分布特征
《水生生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富营养化水体中鱼体内微囊藻毒素(MC)的积累水平及其分布特征,2003年4月和9月份两次在滇池试验区采集了鲢、鳙和草鱼等鱼种,用ELISA方法对鱼体中肝、肾、空肠、胆、肌肉等不同组织中M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MC在所有样品中均能检测到,且主要分布在鱼体的肝肾脏和消化道等器官,而肌肉和非消化道器官中毒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同鱼种不同组织对MC的富集程度也明显不同,鲢鳙中肝脏和肾脏这两个主要的靶器官对MC的蓄积能力就远高于草鱼。同时,不同季节MC在鱼体内的积累水平也明显不同,4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普遍低于9月份鱼样中MC的含量。最后按照WHO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的建议进行推算,所有鱼肉中的MC均没有超过其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0.04μg/kg人体重),初步推断鱼肉中MC暂时还未危及到人体健康,但仍具有潜在的风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园黄梨授粉树选配试验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 2010
摘要:采用西子绿、翠冠、黄冠、清香等11个品种分别与园黄梨(Pyrus pyrifolia cv.''Yuanhuang'')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翠冠花期长,与园黄梨初花期、盛花期一致,且花粉活力高,花粉量较大,与园黄梨亲和性好,授粉后果实大小均匀,果形端正,外观美,肉质细嫩,风味好,为园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其次为新酥、98-3、丰水、鄂梨2号.黄金梨花粉发育不良或花粉败育,生产上不能作为授粉品种.
关键词: 园黄梨(Pyrus pyrifolia cv.'Yuanhuang') 授粉树 选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_2O排放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了静态箱法研究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N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2O排放通量峰值大约发生在施氮后的第37~d。小麦季土壤N2O排放量范围为N2O 2.43~4.84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54%0~.74%。水稻季土壤N2O排放量为N2O 0.892~.45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39%0~.47%。小麦季和水稻季施氮后01~5 d N2O排放量占当季总排放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2.79%6~6.72%和87.97%9~3.14%。与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氮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土壤N2O排放。
石窑当归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中国现代中药 》 2010
摘要:规定了湖北省恩施州著名道地药材石窑当归的种子生产综合技术要求,以推动石窑当归种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其种子生产质量,进而提高其药材生产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0
摘要: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45g/667m2、60g/667m2、75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0.47%~94.67%,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60~75g/667m2。
关键词: 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 稻飞虱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