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猪α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技术从长白猪全血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猪α干扰素的成熟肽(mPoIFN-α)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含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穿梭质粒pPIC9K载体中,构建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pPIC9K-mPoIFN-α。将SalⅠ线性化的pPIC9K-mPoIFN-α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株(组氨酸缺陷型),使重组表达载体与酵母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转化子经MD平板筛选和PCR鉴定后,得到的阳性菌株再以G418抗性梯度法筛选多拷贝重组子。该多拷贝菌株经1%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猪α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获得了分泌表达,并具有免疫活性,表达产物约为19kD,这为进一步研究猪α干扰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江汉平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其中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底追比例为7∶3,追肥时期由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提高;底追比例为5∶5,追肥时期由拔节期后移至旗叶露尖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降低,说明拔节期是追施氮肥的适宜时期。追肥时期同为拔节期时,底追比例由7∶3调整至5∶5,再由5∶5调整至3∶7,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升高。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为180 kg.hm-2、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的处理,成熟期籽粒产量最高,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是氮肥运筹的最优处理。

关键词: 小麦 氮肥后移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NPV)安全性试验

茶叶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5 000 mg/kg)属于低毒;对SD大鼠的急性经皮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2 000 mg/kg)属于低毒;对家兔的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的眼睛也无刺激性:在染毒后24 h内不洗眼情况下,眼刺激积分最高为0;对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其致敏性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无急性致病性。

关键词: 灰茶尺蠖 核型多角体病毒 毒性 安全性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省某养殖场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6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5株为爱德华氏菌,分别为AHIE01、AHIE02、AHIE03、AHIE04和AHIE05;1株为志贺氏菌,为AHIE06。经胸腔人工注射感染试验,证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具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斑点叉尾鮰100%发病;经再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可从发病鮰鱼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的细菌。用2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致病性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白猪SⅡ1系系谱结构及近交程度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整理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的系谱资料,系统分析了其近交程度和世代组成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平均近交系数为1.36%,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近交系数的年增量为0.3342%,群体有效含量为149.61头.

关键词: 中国大白猪SⅡ1系 群体继代选育 近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湖北分离株细胞培养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探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特性,本研究在分离获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湖北株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胞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湖北株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所需的最佳条件分别为:营养液最佳血清含量为10%;最佳pH值为7.2~7.4;细胞最佳培养密度为105~2×105/mL;病毒增殖的最佳接毒量为8×103TCID50/mL;病毒增殖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7℃,60 m in;最佳收毒时间为接毒后60~84 h;病毒最佳冻融次数为反复冻融3次。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分离毒株 增殖 培养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肉渗透处理中的传质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10

摘要:研究鸭肉原料在不同的渗透处理条件下的传质和脱水规律,结果表明加工中采用5mm以下的肉片厚度,有利于鸭肉的渗透传质;鸭肉中渗透盐比例随食盐渗透液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且高盐溶液会抑制蔗糖的渗透;当蔗糖质量分数达到11%时,鸭肉中渗透的蔗糖达到平衡;固液比为1∶5时,渗透传质达到平衡;在3h内,鸭肉快速渗透传质,延长时间渗透会减缓;温度达到40℃时,鸭肉渗透传质达到平衡。

关键词: 鸭肉 渗透 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光对白三叶新品系花色的影响

湖北畜牧兽医 2010

摘要: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了光照对白三叶新品系和红三叶花朵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对植物花色有明显影响。遮光后花朵颜色消失,但恢复光照后花色又变回原来的颜色;白三叶新品系在遮光处理后3d花色开始变化,红三叶在4d后花色转变。

关键词: 白三叶 花色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应用与示范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优质常规稻黄华占为材料,比较精量穴直播的播种效果和产量表现,分析了精量穴直播的技术优势和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精量穴直播能实现水稻成行成穴播种,明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成穗率和穗型整齐度,比人工撒播稻增产8.35%。并探讨了精量穴直播品种选择、保全苗、抗倒伏、防草害及农艺与农机配套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精量穴直播 播种效果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组织培养因素对魔芋叶柄愈伤诱导率的影响

现代园艺 2010

摘要:以1个月健康试管魔芋苗的叶柄作为组培对象,研究魔芋叶柄愈伤诱导的最适培养条件和最适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分别确定了叶柄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取材部位、放置方向、光照条件的不同为实验因素,测出其诱导率最高为75%;魔芋叶柄愈伤诱导的最佳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6mg/L:NAA0.1mg/L,愈伤诱导率最高达50%。通过取材部位、放置方向及光照条件的试验发现,魔芋在组织培养时,以切取魔芋苗的下段和上段,并以正方向插入培养基中的这种培养方法为最好。而在生长调节剂对魔芋叶柄培养影响的试验中,选用中等浓度的6-BA(如0.6mg/L)和低等浓度的NAA(如0.1mg/L)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魔芋 叶柄 愈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