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去除方法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改进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日常生活中几种常用的去除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番茄中的吡虫啉残留,方法在0.01~2mg/L的范围内,吡虫啉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9582.5X+68.9,相关系数为0.9999。向空白番茄中添加吡虫啉标样,使其添加量为0.01、0.02、0.1mg/kg和1.0mg/kg时,平均回收率在87.5%~9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7%,番茄中吡虫啉残留的最小检测限量为0.01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0.1159e-0.1991t,半衰期为3.48d。采用家庭常用的清水、热水、洗洁精等浸泡冲洗番茄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番茄中吡虫啉残留,但热水和洗洁精清洗的方法并不优于清水清洗。
关键词: 吡虫啉 番茄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消解动态 去除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对草甘膦耐受性的比较研究
《中国棉花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长江流域棉区对草甘膦耐受性的差异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6片真叶时喷施草甘膦,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CJJ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整个试验期间,41%农达(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000 mL.hm-2和6000 mL.hm-2处理对CJJ均没有任何药害,与人工除草处理的CJJ相比,棉株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差异。而常规对照泗棉3号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枯黄、褐化干枯,植株矮化,有的整株枯死,并且药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本研究还就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对除草剂耐受性的合适评价指标及药害症状分级标准等进行了探讨。平均株高、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这3个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棉花植株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将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受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分为0~5级比较合理、准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植技术问答(下)
《农家顾问 》 2010
摘要:9.小麦苗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看苗施肥。弱苗或群体严重不足的小麦,年前可看苗适当提早用速效氮肥追肥,根据苗情,用量以2.5~5千克为宜,壮苗、旺苗不施。拔节肥一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植物源农药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0.5%大黄素甲醚水剂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和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制的一种新颖的植物源杀菌剂,其化学结构式为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室内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37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良好的保护和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18~45 g/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hm2的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市区油菜营养诊断及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沙市区5个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或相对"最佳"氮、磷、钾养分施用量处理的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相比其它施肥处理大多呈明显优势。"3414"试验5个试验的各因子,除了各试验磷因子,其余因子均能成功拟合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一元二次效应方程,所绘制曲线均为正常的"抛物线"。但对所拟合的各一元二次效应方程表现的油菜产量与各因子养分施用量的相关关系进一步进行显著性分析,除了各试验的氮因子,其余因子均达95%显著水平。五个试验结果所拟合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相关性均达95%显著水平,油菜产量与N、P、K养分施用量的相关关系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