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江汉平原水稻肥水管理现状与技术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进村入户问卷方法,详尽调查并分析了江汉平原水稻肥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水稻施肥中的主要问题是氮肥施用量和运筹方式不合理、磷钾比例尤其是钾肥比例明显偏低、忽视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水分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前期水层较深、中期排水晒田起始时间不合理、后期断水过早。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变式"肥水高效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水稻品种营养特性为基础,以调整氮肥用量、增施钾肥和补充微肥为重点的平衡施肥技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为重点的氮肥后移技术;以水稻实际分蘖数为指标的中期够苗晒田技术;以满足水稻生育后期二次灌浆从而提高稻谷千粒重的增施粒肥和推迟断水技术。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水稻 肥水管理现状 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大肠埃希氏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灭活及脱毒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方法]对大肠埃希氏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浓缩菌液,用不同浓度甲醛溶液经不同灭活时间、灭活温度进行了灭活和脱毒试验。[结果]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灭活48h,可以使细菌全部灭活;C型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物在37~38℃,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进行灭活和脱毒7~14d,或者采用2次灭活和脱毒方法,7d可以达到完全灭活和脱毒。[结论]在37~38℃条件下,用0.4%的甲醛溶液对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灭活和采用0.5%~0.8%的甲醛溶液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灭活和脱毒,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C型产气荚膜梭菌 灭活 脱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TWH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启动子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利用PCR方法克隆了控制水稻颖壳发育的候选基因TWH1的启动子,并将启动子片段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其导入水稻愈伤组织,转基因植株经GUS染色分析显示,各个发育时期的茎秆、叶片、叶鞘、雌雄蕊和孕穗期的颖壳中都有GUS活性表达,但在根和抽穗后的颖壳中未检测到GUS活性。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TWH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颖壳 TWH1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胁迫对甜瓜幼苗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以甜瓜为材料,研究了铁胁迫对甜瓜光合作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浓度的增大会促进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SOD、P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继续上升。低铁和高铁导致甜瓜幼苗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而初始荧光(Fo)上升。

关键词: 铁胁迫 甜瓜 光合作用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创新回顾与思考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回顾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建院(1950年)以来水稻育种创新的成就,对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及思考,对"十二五"期间及今后的水稻育种工作重点和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水稻育种 创新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摘要: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双季稻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发展双季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早稻早发早熟、确保晚稻安全成熟以及轻简化栽培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双季稻 问题 建议 长江中下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水稻品种多产稻和氮素利用效率低的TR22183为亲本杂交后经单粒传获得的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重组自交群体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进行聚类,研究在3个施氮水平(N0、N10和N20)下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稻草和籽粒氮素含量随着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呈明显减少的趋势,而除穗数和千粒重外,其它性状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稻草氮素含量、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3种氮素水平下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籽粒产量、氮收获指数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氮素含量、稻草氮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水稻 施氮水平 氮素利用效率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菜薹新品种——鄂红4号

农家顾问 2010

摘要: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鄂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杂交红菜薹品种,2010年通过湖北审定。品质经测定,维生素C含量385.1毫克/千克,蛋白质含量2.33%,总糖含量2.29%。一般667平方米产量2000千克左右。属早熟红菜薹品种,从播种到始收5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和Na_2CO_3对扁穗雀麦新品系种子萌发的胁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扁穗雀麦新品系种子,分别在NaCl和Na2CO3溶液中(均设0(CK)、0.2%、0.4%、0.6%、0.8%、1.0%和1.2%7个处理)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扁穗雀麦新品系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与对照(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0.2%~0.8%的NaCl对胚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胚根长度比对照平均高40.2%,但胚根生长的程度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0.2%~1.2%Na2CO3处理下,胚根的生长受抑制,当质量分数为0.8%时,大量无根畸形苗出现.对相对发芽率进行回归分析,扁穗雀麦新品系种子在NaCl胁迫下的适宜值、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0.65%、1.14%和1.93%,均比Na2CO3胁迫下(0.38%、0.71%和1.24%)高.扁穗雀麦新品系种子耐NaCl胁迫的能力大于耐Na2CO3的.

关键词: 扁穗雀麦新品系 氯化钠 碳酸钠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翠冠梨果实、新梢生长动态及相关性观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10

摘要:以六年生的翠冠梨(Pyrus pyrifolia Nakai)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自4月初开始生长,6月初停止生长,发育期64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果实从4月初座果开始到7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09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生长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果实成熟时,横径为7.31 cm,纵径为6.63 cm,果形指数为0.92,果实近圆形,果表底色为绿色,有褐色锈斑,果心小,平均单果重230 g.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到达生长高峰.

关键词: 翠冠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生长动态 果实 新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