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55野生毒株主要结构蛋白遗传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 2013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近年来在福建省呈现了不断扩散和暴发的态势.本文以筛选到的PEDV野生毒株P55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要结构蛋白M和N基因的序列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合前期的S1和ORF3蛋白研究结果,综合评定该毒株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55的M和N基因与参考序列比较,均未发现片段缺失和插入,仅N蛋白序列中存在少量点突变;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P55的M和N蛋白的变异度较S1和ORF3低.上述结果表明,与P55毒力相关的分子机制除了ORF3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基因区域的协同作用.该结果为预防和控制该类变异毒株的流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M基因 N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分析


枯草芽孢杆菌CS16抑菌活性与胞外产物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通过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S16菌株的抑菌活性,对其胞外代谢物活性与成分进行分析,以期开发有效的生防菌剂。结果表明:CS16菌株对多株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病原细菌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CS16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509.58 U/mL、7 198.71 U/mL和1 853.68 U/mL;其发酵液经酸沉淀所得粗提物可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菌丝生长,最小抑菌浓度为0.062 5 mg/mL;利用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正相硅胶柱分离纯化获得较纯的抑菌物质,经薄层层析和HPLC定性分析,初步认为其胞外抑菌物质中含有Iturin A。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脂肽 分离纯化


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rDNAITS区序列分析及鉴别
《中草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ITS序列,为孩儿参种内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孩儿参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参试的9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整个ITS长度变异为623~624 bp;其中ITS1为224 bp,G+C量为52.91%~54.26%;5.8 SrDNA为155 bp,G+C量为54.49%~55.13%;ITS2为244~245 bp,G+C量为55.55%~56.41%。整个ITS区共有17个变异位点(2.72%),ITS1、ITS2和5.8S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7和3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均有若干个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各样品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9%以上;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013。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孩儿参的变异是不超过1个种的范围内的变异。结论可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孩儿参。


UPLC测定草莓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获得适宜进行草莓果实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以成熟草莓果实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提取剂、提取方法的筛选,优化草莓果实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通过确定色谱条件以及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试验,建立类胡萝卜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分析体系。【结果】以丙酮∶石油醚=1∶2作为提取剂,皂化提取草莓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同时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9∶1为流动相,在450 nm下测定是进行草莓果实类胡萝卜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最佳方法。成熟草莓中能检测到叶黄素、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118.5、12.6、99.8μg.kg-1;检测不到番茄红素;检测可以在5 min内完成,比常规方法节约时间70%左右;方法平均回收率达到93.2%,变异系数为1.32%~1.86%。【结论】提取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分析体系适合草莓果实类胡萝卜素各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 草莓 类胡萝卜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Mashup和3D全景技术在果园信息服务中的集成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果园展示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在发布种植经营信息的同时,希望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果园位置与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Mashup和3D全景技术结合的果园信息服务集成应用框架,借助Mashup技术在集散数据集成方面的优势,采用Sogou Map API实现果园分布数据的空间展示和查询,利用3D全景技术实现果园种植情况的3D在线浏览。运用此技术方案开发福建省莲雾种植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展示直观、操作流畅、信息丰富、性能稳定,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
关键词: Mashup 3D全景 Sogou Map API 果园信息 莲雾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以及腐霉利与福美双混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7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百菌清、异菌脲、腐霉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百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52mg.L-1;腐霉利和福美双原药以5∶1、1∶3、1∶5混配后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1.44、124.22、128.46,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腐霉利WP 562.5g.hm-2、25%啶氧菌酯SC 112.5g.hm-2、50%啶酰菌胺WG 300g.hm-2 3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在75%以上。


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毒性
《生物安全学报 》 2013
摘要:【背景】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对防治多年生杂草效果明显。近年来,草甘膦被广泛用于防治鱼塘水生杂草,其对鱼类的安全性逐渐受到关注。【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并计算出其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结果】随着受试鱼苗在药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LC50值逐渐减小;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0.2518、0.2588和0.2599mg·L-1;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252、0.0259和0.0260mg·L-1。【结论与意义】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高毒,该结果对指导淡水养殖区杂草防除时科学使用草甘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β-1,3-1,4-葡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克隆与表达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1,3-1,4-D-葡聚糖酶是一类专一性降解β-1,3-1,4-葡糖苷键中的β-1,4-糖苷键,产生小分子还原糖的水解酶,广泛应用于啤酒工业和饲料工业中.本研究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序列,采用PCR法将其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经SacI线性化后电击整合入毕赤酵母X-33基因组,构建重组酵母;经菌落PCR验证和摇瓶筛选,获得一株X-33/pPICZαA-bgl,甲醇诱导96h后,酶活力达308.5U/mL,经SDS-PAGE电泳,实际蛋白分子量约为33ku.β-1,3-1,4-D-葡聚糖酶最适反应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
关键词: 毕赤酵母X-33 β-1 3-1 4-葡聚糖酶 诱导


仁秆两用型花生辐射选育新品系比较试验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为筛选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种,对已筛选的6个通过辐射选育的花生新品系进行农艺性状、地上部及地下部的产量表现、营养成分等的研究,结果表明:TJ的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单株花生鲜重、单株花生秆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泉花7号。汕G的产量和秆产量分别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6.16%和7.32%,两者均达显著水平;TJ的产量和秆产量分别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04%和6.84%,差异不显著。汕G和TJ的花生秆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汕G和TJ可作为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系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