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贮藏温度对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影响研究

中国果树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内主栽菠萝品种巴厘的夏季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菠萝黑心病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25±1)℃,(6±1)℃和(10±1)℃贮藏均可降低采后菠萝失重率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保持菠萝成熟度,减轻菠萝黑心病;(6±1)℃贮藏菠萝失重率显著低于(10±1)℃,在贮藏中后期,(6±1)℃贮藏菠萝丙二醛含量均低于(10±1)℃,菠萝成熟度基本不变,贮藏至第18天无菠萝黑心病,贮藏第24天菠萝黑心病级数仅为1.7,(10±1)℃贮藏第12天出现菠萝黑心病。因此,(6±1)℃是菠萝夏季果较适宜的贮藏温度,在该温度下贮藏时间不应超过18天。

关键词: 贮藏 温度 菠萝 巴厘 夏季果 黑心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蒙德氏棉3条染色体特异BAC的筛选与定位

棉花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筛选海岛棉BAC文库并结合BAC-FISH技术成功获得雷蒙德氏棉D501、D502和D510染色体的特异BAC克隆,可作为这3条染色体的细胞学标记。这3个克隆在雷蒙德氏棉和海岛棉中进行比较作图,结果表明,它们在海岛棉中均表现出了染色体特异性,说明这3个BAC也可用于海岛棉Db01、Db02和Db10染色体的识别。其中BAC克隆280G06在两棉种10号染色体上的位置为非线性关系,可能在棉属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关键词: 雷蒙德氏棉 单染色体 细菌人工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柱花草磷转运蛋白SgPT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草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高亲和磷转运子是控制植物对磷吸收和转运的主要蛋白。本研究以磷高效的柱花草基因型TPRC2001-1为对象,首先建立低磷胁迫下TPRC2001-1根系全长cDNA文库。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首次克隆到编码柱花草高亲和磷转运蛋白的基因,SgPT1。该基因全长cDNA为1 994bp,编码538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59kD。SgPT1蛋白具有高亲和磷转运子的结构特点,即含有"6+6"跨膜结构。而且,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显著促进SgPT1在根部的表达,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低磷胁迫下磷的吸收和转运的过程。总之,以上结果表明SgPT1的加强表达可能是TPRC2001-1适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之一,为进一步研究柱花草适应低磷的分子机制提供候选基因。

关键词: 柱花草 磷转运子 同源克隆 SgPT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果糖-1,6-双磷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糖-1,6-双磷酸酯酶(FBPase)是糖异生途径中的关键酶,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从橡胶树中克隆并获得胞质型HbFBPase基因,其全长cDNA序列1541 bp,包含一个101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3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保守的FBPase活性位点、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结合位点及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bFBPase蛋白无导肽酶切位点,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且为亲水蛋白,推测该蛋白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bFBPase基因在叶中高表达,胶乳及种子次之。进一步分析HbFBPase基因在非光合库组织胶乳(产胶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受割胶、伤害处理调控,推测其在橡胶树胶乳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了橡胶烃的生物合成调控。此外,HbFBPase基因表达受多种植物激素如乙烯(ET)、脱落酸(ABA)、茉莉酸(JA)、植物生长素(2,4-D)、水杨酸(SA)及赤霉素(GA)的调控。本研究初步揭示HbFBPase是橡胶树胶乳糖异生作用的关键酶,是胶乳糖酵解及橡胶合成的负调控因子,为探讨胶乳糖异生与橡胶烃合成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胶乳糖代谢的调控机理。

关键词: 橡胶树 HbFBPase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性石墨矸石粉补强天然橡胶性能的研究

橡胶工业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改性石墨矸石粉补强天然橡胶(NR)的性能,并以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偶联剂用量为3个因子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石墨矸石粉的最佳改性条件。结果表明:与炭黑补强胶料相比,石墨矸石粉补强胶料具有相似的硫化特性,焦烧时间略长。改性石墨矸石粉对NR具有明显的补强作用。SPSS软件分析的硫化胶物理性能结果显示,改性条件对补强性能影响主次顺序为偶联剂用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正交试验分析确定石墨矸石粉的最佳改性条件为: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1.5h,偶联剂用量(占石墨矸石粉质量的比例)2.2%。

关键词: 石墨矸石粉 改性 天然橡胶 补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不同部位LPS、PPO以及POD活性分布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椰子加工业存在贮运难、易变质、手工操作复杂等难题,研究椰子中不同部位的酶活性分布,力求明确贮运过程中椰子内部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椰子中不同部位的脂肪酶(LPS)、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活性分布趋势一致,其中种皮的3种酶活性均为最高,带皮椰肉和白椰肉分别次之;贮藏过程中,除了白椰肉中PPO的变化不显著外,各部位酶活性均呈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其中种皮中的酶活性增幅最大。可见LPS、PPO和POD 3种酶活性的变化均是制约椰子货架期以及种皮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加热、微波等前处理均是抑制椰子体内酶活,改善种皮加工品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椰子 活性分布 脂肪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SmartRoot测量橡胶树细根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martRoot是基于开放源ImageJ的免费根系分析软件,通过软件分析根系照片可得到细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根直径等指标。该文以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细根为例,探索利用SmartRoot分析细根不同形态特征的可能性。用不同拍照距离与分析方式的对比确定橡胶树细根适合的研究方法,用WinRhizo软件分析结果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拍摄高度下对应的细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根直径等指标的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87%、15.73%、32.38%和16.88%;手动分析与半自动分析相同照片细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根直径等指标的NRMSE分别为3.06%、21.00%、40.96%和11.64%;用WinRhizo软件验证SmartRoot分析细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根直径等指标结果NRMSE分别为5.31%、9.37%、9.61%和5.77%。本研究表明,在适当方法下,拍照法结合SmartRoot软件分析测量橡胶树细根细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根直径等指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橡胶树细根指标的分析。

关键词: 细根 橡胶树 图像分析 SmartRo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核表达的PRSV HC-Pro基因同源dsRNA诱导番木瓜抗性的研究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HC-Pro基因3′端824bp区段,通过OZ-LIC法构建了含有PDK内含子的发夹RNA编码结构,并选用pSP73和M-Jm109LacY分别作为宿主载体和宿主菌,构建了高效的同源dsRNA原核表达工程菌M-Jm109LacY/pSP73-RNAi-H824,经IPTG诱导表达的dsRNA不被DNaseI和RNaseA降解,稳定性较好。采用喷洒dsRNA粗制品的方式对番木瓜植株进行保护性处理和治疗性处理,症状观察及ELISA、Real-time RT-PCR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处理能有效诱发对番木瓜环斑病毒的抗性(发病率低,发病时间晚);治疗性处理(植株已接种PRSV 25d)能在处理初期引起番木瓜环斑病毒积累量发生短暂降低。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HC-Pro dsRNA 原核表达 RNA沉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季节和生长阶段对海南黑山羊采食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季节和生长阶段对舍饲海南黑山羊采食量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不同生长阶段海南黑山羊,在夏季和冬季进行饲养实验,对其采食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海南黑山羊采食量均存在差异;季节影响海南黑山羊采食量,对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对粗脂肪(EE)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生长阶段对海南黑山羊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季节和生长阶段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对DM、OM、CP、EE、NDF和ADF的采食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本试验可为海南黑山羊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采食量 季节 生长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酶解后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的GC-MS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时间酶解后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进行成分比较,探讨酶解对萃取样品成分的影响。利用酶解不同时间作为预处理,采用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分别对5个酶解时间下得到的净油分析。结果表明:酶解6 h作为预处理乙醇萃取后分离出化合物种类最多,峰面积总量最高,其中香兰素、正十六酸、亚油酸、1,2-苯二甲酸单(2-乙己基)酯、16-甲氧基-14-氧化十六碳-15烯酸、甲酯等14种化合物为共有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50%以上。酶解不同时间预处理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有醛类、酯类、酸、醇、杂环化合物等,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别。

关键词: 香草兰净油 酶解时间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