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香蕉枯萎病患病与健康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土壤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尖峰、十月田、冲坡3个香蕉枯萎病典型患病样地和临高、广州2个健康样地的香蕉植株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患病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明显低于健康样地;(2)患病样地与健康样地土壤微生物的优势碳代谢群落基本相同,均为胺/氨基化合物代谢群和氨基酸代谢群;(3)主成分分析表明,尖峰、冲坡、临高和广州4个样地的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群落结构与十月田样地明显不同。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铁皮石斛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药用石斛种类之一。目前对其组织培养和人工快繁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不同学者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组织培养中选择的外植体、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原球茎分化、生根与壮苗时期所需要的基本培养基、激素、天然添加物、碳源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概况,提出了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应用于规模化育苗栽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以期为实现铁皮石斛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种的区系组成成分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07年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补蚌村的望天树林中建立了一块面积为20hm2的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逐一测量记录了样地中所有树干胸径≥1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确定坐标位置。基于此资料分析了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并与马来西亚的热带季节雨林样地(Lambir和Pasoh)和泰国热带雨林样地(HKK)样地内优势科和优势种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样地中热带成分的科有51个,热带成分的属有186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2.87%和89.42%;温带成分的科和属各有3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4.29%和1.44%。反映了样地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热带性质,温带成分占有一部分比例,则体现了群落的温带性质。2)马来西亚和泰国热带雨林的一些优势科,如龙脑香科、藤黄科、肉豆蔻科,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样地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与东南亚热带雨林在科的组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龙脑香科、野牡丹科、藤黄科、山榄科、橄榄科等一些科在马来西亚有大量的发展,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这些科的物种数相对较少。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区系成分 热带季节雨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龟子绿僵菌的液固双相发酵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龟子绿僵菌是重要的害虫致病真菌,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法对MA4-37菌株进行发酵,研究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及其厚度、浅盘固体发酵、袋装固体发酵对金龟子绿僵菌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优化控制发酵过程.结果表明,液体发酵较适合的培养基为发酵液B(大豆1%、蔗糖1%、NaCl0.5%、MnSO40.5%,用KH2PO4-K2HPO4缓冲液调节pH值为6.0~7.0),采用该培养基时液生分生孢子产量和菌丝生长量均最高,分别达到4.3*109个/L、5.99g/L.固体发酵时,浅盘发酵方法优于袋装发酵,其中采用配方F的固体培养基(碎米600g、大米300g、H2O 50%、KH2PO4-K2HPO4缓冲液0.05%、蔗糖0.5%),厚度在1.3cm时,浅盘培养7d的产粉量可达16.1mg/g.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液固双相发酵 产孢量 孢子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测定黄曲霉菌侵染后花生种子中6种芪化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受黄曲霉菌侵染后花生种子中白藜芦醇糖苷(Piceid)、白皮杉醇(Piceatannol)、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两种白藜芦醇二聚体(ε-viniferin、δ-viniferin)和紫檀芪(Pterostilbene)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探索不同种植年度和地区的花生种子,在受黄曲霉菌侵染后6种芪化物的合成规律,采用PurospherSTAR RP-18e色谱柱(Hiber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和2%甲酸水溶液三元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306nm,流速1mL/min。结果显示,6种芪化物线性范围在1~100mg/L之间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0~0.999 9之间;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标准偏差(RSD)都低于4.7%;检出限为0.01~0.05mg/L;加标回收率在95.2%~102.0%之间(n=3);所测两个品种的花生种子在受到黄曲霉菌侵染后,6种芪化物总含量在不同种植年度间变化差异较小,分别为1.23和0.40μg/g;在不同种植地区间变化差异较大,分别为33.69和71.08μg/g,品种间芪化物合成量与侵染率呈负相关。

关键词: 花生 白藜芦醇 芪化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ELSD法测定木薯叶片中海藻糖的含量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木薯叶片中海藻糖含量的方法 ,即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样品由水抽提,采用Xbridge-NH2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加0.1%NH4OH(30/70,v/v),流速1.0 mL/min,柱温25.0℃,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5.0℃,氮气流速为2.0 L/min,增益为2.该条件下海藻糖标准品和木薯叶片中海藻糖的分离效果均良好,在1~20μg质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2).该方法精密度实验结果RSD=3.1%,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海藻糖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符合回收率在95%~105%的要求,稳定性试验的RSD为3.1%.表明样品较为稳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ELSD) 海藻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质组分分配研究钼对甘草酸积累的影响

中草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物质分配研究钼对药材中甘草酸积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蛭石的试验方法,以一年生的甘草移栽苗为实验材料,共设置4个钼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0、0.52、5.2、10.4 mg/L,其中0.52 mg/L为正常Hoagland营养液中钼的质量浓度。每周向盆内浇灌营养液,以达到处理的目的。分别在处理35、70、105 d取样,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以及总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等物质组分量。结果钼对甘草酸的相对量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其绝对量的影响显著,施钼可以提高甘草中总糖、粗蛋白和灰分的量以及5种主要物质组分量总和,降低粗脂肪的量,对粗纤维的影响不显著。甘草酸相对量与粗蛋白为显著正相关。甘草酸绝对量与粗纤维为极显著负相关,与灰分、粗脂肪和物质总和为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为显著正相关。结论甘草酸的积累与粗纤维、粗脂肪、灰分、总糖的分配密切相关,适当质量浓度的钼可以刺激甘草内的总糖、粗脂肪等物质的合成,进而促进甘草的次生代谢,导致甘草酸的形成和积累。

关键词: 甘草 甘草酸 物质组分 积累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戟科Lhc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分类与进化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已公布的基因组和EST数据,研究对蓖麻、麻疯树、木薯和橡胶树4种大戟科植物的Lhcb基因家族进行系统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基因结构与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蓖麻、麻疯树、木薯和橡胶树分别含有10、10、13和15个Lhcb基因,分属于Lhcb1、Lhcb2、Lhcb3、Lhcb4、Lhcb5、Lhcb6、Lhcb7和Lhcb8等8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包含1~4个成员不等,基因的内含子数目在0~5个之间,部分基因还存在可变剪接形式。进化分析显示,Lhcb1、Lhcb4、Lhcb5和Lhcb7亚族早于单细胞的藻类中就已产生,Lhcb3和Lhcb6亚族在光合生物向陆地进化后产生,Lhcb2亚族存在于高等植物中,Lhcb8亚族则为双子叶植物所特有;Lhcb1亚族在所分析的4种大戟科植物中均出现了基因扩增,Lhcb2和Lhcb5亚族在木薯和橡胶树中出现了扩增,而Lhcb3和Lhcb6亚族仅在橡胶树中出现了扩增。

关键词: 大戟科植物 全基因组 Lhcb基因家族 鉴定 分类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物理因素和栽培方式对淡紫拟青霉E7在香蕉根际定殖和促生作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明环境条件对生防菌淡紫拟青霉土壤生态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土壤物理因素和栽培方式对淡紫拟青霉E7在香蕉根际定殖和促生作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适宜E7在香蕉根际定殖和发挥促生作用的土壤质地为壤土,其次为砂土和黏土;利于E7在根际定殖的土壤温度为30℃,其次为37℃,23℃和16℃,而利于E7发挥促生作用的土壤温度则依次为37℃、30℃、23℃和16℃;适宜于E7在根际定殖和发挥促生作用的土壤相对湿度为20%、25%,其次为15%和30%。与香蕉单作施用E7菌剂相比,香蕉/红薯套作并施用E7菌剂,香蕉移栽后0~120 d内显著提高了E7在香蕉根际定殖,在移栽后120 d显著提高了香蕉长势和根际土壤中E7、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不同深度土壤中E7数量。【结论】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温度30℃和37℃,湿度20%,采用香蕉/红薯套作的栽培方式可以显著提高E7根际定殖能力和促生作用。

关键词: 香蕉 土壤物理因素 栽培方式 淡紫拟青霉E7 定殖 促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2×3析因设计,将24只3月龄、体重为(10.56±1.28)kg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只羊(公、母各半),每只羊为1个重复。6个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处理组分别为:试验1组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消化能(DE)水平为11.72 MJ/kg,试验2组CP15%、DE 12.55MJ/kg,试验3组CP 15%、DE 13.39 MJ/kg,试验4组CP 17%、DE 11.72 MJ/kg,试验5组CP 17%、DE12.55MJ/kg,试验6组CP 17%、DE 13.39MJ/kg,试验期90d。结果表明,精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17%CP日粮组试验羊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P<0.05)和较低的料重比(P<0.05);日粮精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的脏器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精饲料消化能水平的增加,肠道的脏器指数逐渐减小(P<0.05)。结果提示,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对3月龄海南黑山羊育肥期羔羊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黑山羊肠道重量及肠道器官指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其他内脏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营养水平日粮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