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杧果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婧波 1 ; 詹儒林 2 ; 柳凤 3 ; 李国平 2 ; 赵艳龙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杧果;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多样性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3 年 06 期

页码: 1030-10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解杧果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凯特’等4个杧果品种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并以内生真菌的分离率(IR)、定殖率(CR)、相对频率(RF)、多样性指数(H')及相似性系数(Cs)为指标衡量试验结果。【结果】从480块新鲜杧果组织中分离得到53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16个分类单元,其中14个属于子囊菌(Ascomycota),2个属于担子菌(Basidiomyco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杧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为杧果的优势种,相对频率分别为20.75%、18.87%和18.87%。【结论】杧果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且具有品种和组织差异性。

  • 相关文献

[1]杧果细菌性干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何忠勤,柳凤,詹儒林,何红,杨倩,肖俊峰,张榕,王彬. 2019

[2]一株藤壶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蔡彩虹,郑浩,盖翠娟,戴好富,梅文莉,陈惠琴. 2023

[3]海南省不同地区橡胶树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李晓娜,李增平,郑服丛,王超,杨明强. 2014

[4]八门湾红树林土壤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徐友林,刘敏,黄惠琴,朱军,鲍时翔. 2013

[5]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Mis

[6]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2006

[7]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2007

[8]不同生态条件杧果着色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比较. 武红霞,马小卫,许文天,罗纯,姚全胜. 2017

[9]龙眼'蜀冠'×'大乌圆'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刘丽琴,朱利飞,决登伟,王一承,王弋,薛鑫. 2019

[10]白木香内生真菌R7抗菌活性代谢产物. 魏景,戴好富,郁蕾,王辉. 2010

[11]真菌耐盐基因转化拟南芥的研究. Deguan TAN,谭德冠,Peng Zheng. 2011

[12]我国杧果产销中农药的使用及残留现状. 邹冬梅,吕岱竹,李建国. 2011

[13]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茵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胡美姣,师超,安勇,李敏,杨凤珍,高兆银. 2009

[14]多种杀菌剂对杧果叶片安全性及叶部病害防效调查. 陈劲豪,杨石有,张贺,张蕊,刘晓妹,蒲金基. 2018

[15]杧果炭疽病菌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功能分析. 周芳雪,蒲金基,黄露瑶,李鸿鹏,吴秋玉,张贺,刘晓妹. 2018

[16]石蜡切片法探究杧果果肉细胞的发育规律. 付堯,高兆银,李敏,赵德庆,胡美姣. 2019

[17]不同杧果品种嫩叶叶色的聚类分析. 高龙燕,罗轩,范飞,高爱平,李绍鹏,李新国. 2012

[18]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康专苗,何凤平,黄海,李向勇,刘清国,张燕,龚德勇,范建新,黄建峰,党志国,王艺蓉,吴小波,刘荣. 2020

[19]杧果炭疽病菌漆酶基因Cglac3序列特征及其在两个侵染相关基因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 钟昌开,肖春丽,张贺,蒲金基,吴秋玉,刘燕莉,刘晓妹. 2020

[20]杧果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瑞青,杨楠,刘志鑫,夏煜琪,孙宇,高庆远,蒲金基,党志国,张贺.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