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营养条件对热带海洋富油微藻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脂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海洋富油微藻XG01(琴式菱形藻,Psammodictyon panduriforme)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培养基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氮盐、磷酸盐和硅酸盐对藻株XG01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氮盐(硝酸钠)、磷酸盐(磷酸二氢钠)和硅酸盐(九水偏硅酸钠)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00、10 mg/L和20 m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藻株XG01的生物量达0.85 g/L,藻细胞内的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分别为48.21%和0.41 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新品种-无籽贡柑
《中国果业信息 》 2014
摘要:"无籽贡柑"是从广东省云安县南盛镇贡柑园的变异株中选出的优良柑桔新品种.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品种编号:粤审果2010013).
关键词: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柑桔 无籽 广东省 变异株 云安县 柑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从猪精液中提取病毒核酸方法的比较
《中国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分别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作为猪DNA、RNA病毒的代表,通过添加法制备带毒精液,采用样品前处理联合试剂盒硅基质柱纯化法(简称柱纯化法)、优化TRIzol方法(简称TRIzol法)和国外文献方法(简称文献法)分别对带毒精液进行核酸提取,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或PCR比较不同核酸提取方法的效率。结果显示,柱纯化法提取的病毒核酸的检测灵敏度达到最高,对PRRSV及PRV带毒自然精液、商品化稀释精液的检测低限分别可达1.26和0.13TCID50/mL。柱纯化法全程包括精液的前处理和核酸提取可在1h内完成,与文献法所用时间相当,比优化TRIzol法缩短0.5h。本试验优化了适用于从猪自然精液和商品化稀释精液中高效提取病毒核酸的方法。
关键词: 猪精液 病毒核酸提取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在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分布
《中国兽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分析耐喹诺酮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子特征,本研究从2010—2011年广东33个养殖场的不同动物来源的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grlA、grlB、gyrA、gyrB基因在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特征、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ac6′-Ib-cr、oqxA和qepA)的流行分布特征,同时还检测了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CTX-M、blaCMY和blaSHV)、质粒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氟苯尼考的基因(cfr和fexA)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和vanC)。结果表明,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7%,对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耐药率为5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40%~50%之间,对苯唑西林和氯霉素耐药率为28%,对妥布霉素耐药率为13%,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10%左右,有2株耐万古霉素。20株耐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grlA和gyrA基因的QRDR发生了碱基突变并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GrlA氨基酸只有1种突变模式,Ser80→Phe,而GyrA氨基酸存在3种突变模式:Ser84→Leu,Ala或Phe。PMQR基因中,oqxA检出率最高(80%),其次是aac6′-Ib-cr占13%,qnrS1检出3株、qnrD检出2株。检测到2株菌株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SHV-12;23株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全部携带fexA基因,其中3株同时携带cfr基因;2株耐万古霉素菌株未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首次在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测到超广谱质粒编码的喹诺酮耐药基因流行分布广泛,大多数菌株同时携带2种以上质粒编码的耐药基因,提示养殖过程或治疗过程中使用任何一种药物(尤其是动物促生长剂)都可以筛选出耐药菌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见媒体对农互动传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江西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采用互动传播理论,对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5种常见媒体对农互动传播的方式方法以及创新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梳理。研究发现,常见媒体对农互动传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基于传统传播特点进行强化,二是借助自身优势实现多种媒体间的互动融合。并提出了各媒体只有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其互动传播才能创新、增强和拓展的针对性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鸡散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转录因子GATA-3和T-bet表达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通过定量检测小鼠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表达水平,探讨强鸡散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转录因子GATA-3和T-bet的调节作用。40只体重20 g左右的昆明纯种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环磷酰胺组、中药组、环磷酰胺+中药组、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检测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强鸡散能改变小鼠脾脏转录因子GATA-3的相对表达量,对T-bet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影响。表明强鸡散具有调节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脾脏转录因子GATA-3和T-bet表达量的作用,通过降低GATA-3的表达量,间接减少Th2细胞的生成,使Th1/Th2平衡向Th1方向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多化与二化杂交种的选育及泰国试养成绩调查
《广东蚕业 》 2014
摘要:为了选育适于泰国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及养蚕习惯的蚕品种,我所与泰国蚕业司合作开展抗性蚕品种选育研究。2012年至2013年,在抗性资源品种测试筛选的基础上,从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库中筛选出了3个抗性强的资源品种"镇白"、"印黄1"和"印黄3"作为育种材料,与优异白茧品种"7532"和"7532·湘晖"组配,(共获得3个杂交组合:)组成"镇白×7532·湘晖"(正反交,白茧品种)、"印黄1×7532"(黄茧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玉香油占’对稻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华南双季稻区水稻抗稻飞虱种质资源‘Rathu Heenati’(RHT)和广东省超级稻主栽品种‘玉香油占’上褐飞虱、白背飞虱及田间捕食性天敌的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和‘玉香油占’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1年内在华南双季稻区存在两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晚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高于早稻,其中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数量要大于褐飞虱,而晚稻情况相反,褐飞虱的发生数量显著大于白背飞虱。当害虫虫口密度较低时,‘玉香油占’对上述两种害虫的控制作用与‘RHT’水稻差异不显著,但当稻飞虱数量急剧增加,‘RHT’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就显著强于‘玉香油占’。抗性水稻‘RHT’和‘玉香油占’田的捕食性天敌如蜘蛛、盲蝽和隐翅虫虫口密度均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aichung Native 1’田。捕食性天敌年发生动态调查结果表明,蜘蛛在3个品种水稻上早、晚稻各有1次发生高峰;盲蝽在晚稻有1次发生高峰,在早稻发生数量很低;隐翅虫在早稻有一个发生高峰,晚稻发生虫口密度较低。通过比较3个品种上害益虫口比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早、晚稻3个品种的害益虫口比均呈现"双峰型",‘RHT’和‘玉香油占’对水稻害虫稻飞虱具有十分显著的控制作用。本文还讨论了华南双季稻区抗虫品种的培育和改良以及与其他防治措施配套综合防控稻田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水稻品种 ‘Rathu Heenati’ ‘玉香油占’ 稻飞虱 捕食性天敌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白僵菌Bb04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致病力
《生物安全学报 》 2014
摘要:【背景】白僵菌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虫生真菌,已被用于工厂化大量生产,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方法】试验设置17、21、25、29和33℃5个温度水平,采用喷雾法,将浓度为1×105和1×108个·mL-1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分别感染红火蚁工蚁,以测试不同温度下白僵菌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致病力。【结果】当浓度为1×108个·mL-1时,在21、25和29℃条件下,红火蚁工蚁在15 d的累计死亡率均达到了100%,在17和33℃下分别为99.36%和98.74%。当浓度为1×105个·mL-1时,在21、25、29和33℃下,红火蚁工蚁在15 d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9.42%、36.18%、33.17%和27.21%,显著高于17℃的累计死亡率。2个浓度处理在17~25℃时,白僵菌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中时(LT50)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29和33℃时,红火蚁的LT50不减少反而增加。25℃时白僵菌Bb04菌株对红火蚁工蚁的LT50最短,死亡速度最快,致病力最强。【结论与意义】该研究可为制定田间利用白僵菌防治红火蚁的最佳时期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