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北京市105家农业企业的调研
《农业展望 》 2014
摘要:农业企业信息化是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关系到企业的自身生产和发展,更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北京市105家典型农业企业的信息化调研数据,从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应用需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北京市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便携式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的设计与试验
《红外与激光工程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便捷地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苹果糖度,设计了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以微型光谱仪和自制果托作为光谱检测装置、以Win CE为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以80个苹果样品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平滑、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等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和连续投影算法进行有效波长的筛选,建立基于所选特征波长和全波段的苹果糖度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结合原始光谱信息建模效果最好,其预测相关系数Rp=0.853,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534。该检测仪能较好地满足苹果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该研究为快速、便携的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设计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品种鉴定的SSR核心引物筛选及其应用
《园艺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一套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的核心引物,以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为材料,从已发表的2 129对白菜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分布于白菜整个基因组、具有唯一扩增位点、扩增稳定性及重复性好的多态性SSR引物51对。进一步根据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等位基因数量、位点的物理位置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分析结果,确定了一套包含28对SSR引物的核心引物组合。比较核心引物组合、51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23个标记(72个SNP标记与51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的聚类分析结果,三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套引物可将262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区分开,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利用这套核心引物构建了242份大白菜品种的指纹图谱。该研究获得的28对SSR引物可以用于大白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核酸指纹库构建等研究,可为大白菜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检测体系的建立和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京佳2号’
《园艺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佳2号’杏由‘串枝红’ב金玉杏’杂交育成。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7.6 g,大果118.0 g;果皮底色黄,果面近1/2着深红色红晕;果肉黄色,汁液中多,纤维中等,酸甜适口,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3.1%,可滴定酸1.46%,可溶性糖6.4%,维生素C 67.3 mg·kg-1,果实发育期87 d左右。丰产稳产,较抗寒,综合性状优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田氨挥发规律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施氮水平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机制,依据北京房山农田土壤类型,结合当地农民种植与施氮习惯,设定N0~N7共8个施氮水平,施肥量分别为0、50、100、150、200、250、300、400 kg·hm-2,利用田间试验原位测定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京郊冬小麦田种植体系氨挥发损失的规律及氮肥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冬小麦种植体系在施入氮肥后发生了明显的氨挥发,且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2周内,在施肥后2~3d出现氨挥发速率峰值,基肥与追肥后氨挥发速率最大分别达到2.41、1.42kg·hm-2·d-1,基肥期氨挥发量在0.81~14.29 kg·hm-2,追肥期氨挥发量在2.20~6.91kg·hm-2。在整个冬小麦生长期间,高施氮量处理的氨挥发量均高于低施氮量处理。当施氮量超过150 kg·hm-2时,由于氨挥发增加导致农田氮损失显著提高,优化施肥量能明显降低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氨挥发损失。施氮水平为150 kg·hm-2的冬小麦产量为5 493.63 kg·hm-2,高于其他施氮水平处理的小麦产量。可见,合理的氮肥用量能够兼顾产量和生态环境,本研究中在150 kg·hm-2的氮肥水平下,小麦产量最高且氨挥发损失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葡萄酒品质劣变检测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4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酒如果贮存方法不当极易发生劣变,失去原有的风味和质感,影响品质,因此对葡萄酒劣变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红葡萄酒劣变过程中,主要发生了酸败现象,产生了过量的有机酸类物质,致使葡萄酒原有性状发生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红葡萄酒特征光谱及其品质劣变的判别方法。对劣变过程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葡萄酒的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进行了解析。在劣变判别过程中,创新性的采用了比较多个吸收峰之间的吸光度比值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实现对劣变的判定,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对性。通过对变质红葡萄酒与未变质红葡萄酒的FTIR光谱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3 020~2 790,1 760~1 620以及1 550~800cm-1三个波段内,在光谱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将这些光谱差异与葡萄酒的劣变情况建立联系并能够实现判别分析,引入了化学计量学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软独立建模聚类分析法(SIMCA)分别对以上三个特征波段内光谱数据进行了分类,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验证集数据在这三个波段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成功区分开变质和未变质的红葡萄酒样本,且具有很好的识别率,其中利用1 550~800cm-1波段来建模分析效果最好,SIMCA和PLS-DA识别率分别为94%和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葱胚芽再生体系的研究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洋葱胚芽为外植体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洋葱品种及不同激素组合对再生过程中洋葱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建立洋葱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凤凰金球"洋葱品种愈伤诱导率最高;在4mg/L 2,4-D+1mg/L 6-BA的MS培养基上愈伤诱导率最高,为72.1%;在含1.0mg/L TDZ+0.5mg/L NA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分化率最高,为78.3%;在1/2MS+0.01mg/L NAA培养基上可诱导生根,生根率100%;再生苗驯化移栽成活率达到9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就巢鸡与产蛋鸡生殖系统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比较
《中国家禽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比较了就巢鸡和产蛋鸡生殖系统发育及催乳素(PRL)和褪黑激素受体1c(Mel-1c)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从1296只42周龄商品代北京油鸡中挑选出有典型就巢行为表现的就巢鸡30只和无就巢行为表现的产蛋鸡30只,饲养在两个单独的栏舍内,每舍内15只就巢鸡和15只产蛋鸡,43周龄末对所有试验鸡采血测定血清PRL、促黄体素(LH)和雌激素(E2)含量,每舍内分别选取就巢鸡和产蛋鸡各3只进行屠宰,观察卵巢、输卵管发育情况,并取卵巢和输卵管样品,测定PRL和Mel-1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就巢鸡的PRL、LH浓度均显著高于产蛋鸡(P<0.05),而E2浓度显著低于产蛋鸡(P<0.05);就巢鸡和产蛋鸡在体重、卵巢发育方面有显著差异;就巢鸡卵巢中PRL基因、Mel-1c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产蛋鸡(P<0.05),而输卵管中不同生理时期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PR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卵巢中显著高于输卵管中(P<0.05),Mel-1c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就巢鸡 生殖系统 催乳素基因 褪黑激素受体1c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方法制备腊八蒜的品质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腊八蒜的品质,以大蒜为原料,通过醋酸浸泡及熏蒸两种方式制备腊八蒜,以鲜蒜为对照,比较了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腊八蒜的表观颜色、质构特性、呼吸特性及清除自由基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经过醋酸处理后的两种腊八蒜的呼吸强度明显低于鲜蒜(p<0.05)。从质构指标看,熏蒸蒜的硬脆度与鲜蒜差异不显著(p>0.05),但色差测量表明,熏蒸蒜的b*值比醋泡蒜更小,说明颜色更加翠绿。三种蒜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鲜蒜>熏蒸蒜>醋泡蒜,清除DPPH·的半抑制量分别为:19.32、20.13、28.13mg/mL;清除的ABTS·+自由基半抑制量分别为:21.36、22.94、24.85mg/mL。结果表明:熏蒸法制得的腊八蒜品质优于醋泡法制得的腊八蒜,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