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理论反射系数对于完全匹配层边界的吸收效果影响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基于平面波理论和空间二阶精度差分格式推导出声波方程数值模拟中的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反射系数公式,并基于该公式系统分析了理论反射系数对于完全匹配层吸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入射角度(小于30°)的入射波,当理论反射系数R取10~(-4)时,完全匹配层有最优的吸收效果;对于入射角度为40°、50°和60°的入射波,当理论反射系数R分别取10~(-5)、10~(-6)和10~(-8)时完全匹配层边界反射系数最小;而对更大角度的入射波,需要更小的理论反射系数R才能使得完全匹配层达到最优的吸收效果。

关键词: 声波方程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完全匹配层 理论反射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海洋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在原位温度和溶氧条件下测定了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并探讨了相关环境因子对界面交换速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表现为从沉积物向水体释放,其交换速率在947~4 889μmol/(m~2·d)范围内,平均速率为1 819μmol/(m~2·d)。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Chla)和总有机碳(TOC)是影响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交换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表层沉积物的含水率(φ)、生源硅(BSi)和粘土含量以及间隙水中溶解硅酸盐(DSi)对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也有重要影响。由此可推知,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硅的交换速率主要受生物活动和溶解-扩散双重过程调控,而表层沉积物粒度与底层水体中DSi对胶州湾硅的释放影响较小。

关键词: 胶州湾 沉积物-海水界面 交换速率 环境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兼具氨氮去除能力和对副溶血弧菌拮抗作用的有益菌的筛选及其初步应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无机氮筛选培养基,从对虾养殖水体和对虾肠道中分离到3株具有脱氮效果的异养硝化菌株(编号分别为20131023A00、20131023A01和20131023A05),它们在氨氮含量为0.12%的液体筛选培养基上(pH=7.2),28℃经24h对氨氮的转化能力分别为(38.9±0.1)%、(43.1±0.4)%和(49.9±0.5)%;采用纸片法拮抗实验选出菌株20131023A05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具有拮抗作用,在1.57×10~5 CFU/cm~2、1.57×10~4 CFU/cm~2和1.57×10~3 CFU/cm~2的副溶血弧菌平板上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14±0.05)mm、(11.57±0.03)mm和(13.59±0.02)mm。经16S rDNA序列测定,表明该菌株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在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养殖水体中加入该株菌至2.5×10~5 CFU/ml时,该菌株表现出对副溶血弧菌注射感染的保护作用,该菌株浸浴组的日本囊对虾相对存活率(RPS)为35%。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每3 d加入该株细菌(3.13×10~4 CFU/ml),每天加入70%饲料量的赤砂糖,经60d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比对照组及其他组显著降低。菌株20131023A05兼具去除氨氮和对副溶血弧菌拮抗作用,在对虾养殖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脱氮菌 副溶血弧菌 杀鱼假交替单胞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试验法优化酶辅助提取羊栖菜多酚工艺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 羊栖菜 多酚 正交试验法 酶辅助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早古生代造山带(Ⅲ):华南陆内造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华南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变形、岩浆、沉积等特征表现为陆内造山带特征。通过对加里东期角度不整合分布、褶皱、断裂逆冲极性等特征的分析,发现大明山、大瑶山地区EW轴向的寒武系褶皱不对称性和角度不整合空间上向北的拓展变新规律,指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的由南向北推覆挤压可能是云开、滇—桂北越地块依次向北推挤的结果;从全球背景看,可能和华南陆块南部一些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北缘依次碰撞接触导致的远程陆内效应有关。然而,湘赣边境、桂北元宝山及越城岭地区的早古生代NE向褶皱不对称性指示向西拓展,这可能是由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沿郴州临武断裂陆内收缩挤压的结果,其全球背景可能和华南陆块顺时针旋转与冈瓦纳全面碰撞相关。总之,加里东期构造运动总体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渐新,变形强度由强到弱的特征,反映华南陆内碰撞造山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其与冈瓦纳北缘碰撞的远程效应。450~420 Ma华南已经属于冈瓦纳北缘一部分。

关键词: 陆内造山带 早古生代 推覆挤压 华夏地块 扬子地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燃料油模拟自然风化条件下其含硫多环芳烃组分的变化

海洋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燃料油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外自然风化实验(0~100 d),探讨了含硫多环芳烃的风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保持相对稳定,苯并[b]萘[2,1-d]噻吩在短期风化时间内(0~45 d),其相对丰度相对稳定,经过100 d的风化,相对丰度逐渐降低。通过重复性限判别方法,13个含硫多环芳烃诊断比值在风化60 d内基本稳定,可以用于指示风化60 d内油样是否同源,诊断比值1-MDBT/DBT、C0-BNT/2-+3-MDBT、C0-BNT/1-MDBT和C3-DBT/C3-BNT在风化100 d内不稳定,不适用于60~100 d风化油品鉴定。

关键词: 燃料油 自然风化 含硫多环芳烃 诊断比值 溢油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0、100和150 mg/kg磺胺二甲嘧啶连续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5 d,于给药期间第1、2、3、4、5天及停止投喂药物的第1、2、3、4、5、7、10天取样,测定中国明对虾免疫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酚氧化酶(PO)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磺胺二甲嘧啶不同给药剂量对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不同,投喂渔药期间(0–5 d),低浓度组SOD和PO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KP活性于投药第2、3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升高,于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活性于投药第3、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第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浓度组SOD活性在前2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药3、4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活性于第5天活性最高,为对照组的1.14倍;LZM活性在3、4、5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活性在投喂药物前期1–3 d呈上升趋势,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于第3天达到最高值。高浓度组SOD和LZM活性在投药期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活性于投药期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活性于1、2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停止投喂药物阶段(6–15 d),3个浓度组各免疫相关指标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低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影响,高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抑菌或杀菌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所选择给药剂量对对虾生理机能的影响。

关键词: 磺胺二甲嘧啶 中国明对虾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概况

动物医学进展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济鱼类的人工集约化养殖范围较广,养殖密度大,饲料投喂不当、营养失衡和渔药滥用都会诱发鱼类脂肪肝病。该病的表现形式多样,可通过表观诊断、剖检观察、显微观察、检测相关指标等方法对鱼类脂肪肝病做出临床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病理实验构建营养代谢性和化学性脂肪肝病模型,进一步探知脂肪肝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和判断药物疗效。对鱼类脂肪肝病防治效果显著的西药活性因子包括胆碱、蛋氨酸、磷脂、肌醇等,中药包括垂盆草、虎杖苷、蛇床子素、当归等,以及人工合成的壳聚糖等物质。今后应更加重视肝脏脂肪代谢机理的研究,为鱼类脂肪肝病确诊和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 鱼类脂肪肝病 脂肪肝病模型 防治 药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大型海底滑坡过程反分析

工程力学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大型海底滑坡,建立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理论的滑坡模型,对滑坡体动态运动过程开展模拟反分析。通过与BING程序和解析模型结果对比,考虑土体分段软化后的多相流模型能够较好的重现该滑坡体的运动过程,能获得与实际海底滑坡相近的沉积形态和滑动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滑动首先从坡角较大处开始,并逐渐推动中、前部坡度较小处土体滑动;滑坡体整体启动后沿斜坡逐渐加速,当滑动至斜坡底部时端部峰值速度达到最大值43 m/s,之后逐渐减速并在深海平原处停止运动;土体扰动以及混水后土体强度降低是海底滑坡长距离运移的根本原因,同时滑动过程中滑坡体端部发生的滑水效应,减小了海床摩擦力的影响,增加了滑坡体的运动距离。

关键词: 海底滑坡 数值模拟 反分析 动态过程 滑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中国典型对虾养殖区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株高变异区序列的分析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流行变异情况,本研究取用2013年3—12月从7个省市发病地区采集到的64份WSSV阳性样本,以特异的引物扩增目的片段,通过测序分析不同样本的缺失及变异差异。结果显示,在开放阅读框ORF14/15的扩增中,分别有6530 bp、6533 bp和5138 bp的片段缺失,而在ORF23/24扩增中有12070bp大片段的缺失,不同地区样本中未能成功扩增ORF75,而ORF94的重复单元数目分别为0、3、4、12不等,ORF125的重复单元数目为0、7。SNP分析表明,含有3个重复单元的ORF94在48位的碱基为T、T、T,重复单元数为4的在48位的碱基为T、T、T、T,重复单元数为12的在48位的碱基分别为T及11个A。而ORF125所有重复单元数为7的情况在8、18、25、66、69位置的碱基均为G、G、G、G、A,在9、50、53、61位的碱基也普遍出现了变异。结果表明,WSSV在中国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在序列中的缺失、重复单元数目以及SNP的差异较为明显。

关键词: WSSV ORF 缺失 变异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